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37 篇 期刊文献
  • 13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29 篇 教育学
    • 407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34 篇 教育学
  • 388 篇 管理学
    • 150 篇 公共管理
    • 10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8 篇 工商管理
    • 7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94 篇 经济学
    • 235 篇 应用经济学
    • 82 篇 理论经济学
  • 205 篇 工学
    • 4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6 篇 城乡规划学
    • 2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5 篇 软件工程
    • 1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88 篇 理学
    • 47 篇 物理学
    • 46 篇 数学
    • 29 篇 生态学
    • 2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44 篇 法学
    • 5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7 篇 社会学
    • 37 篇 民族学
    • 23 篇 政治学
  • 75 篇 医学
    • 50 篇 临床医学
    • 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9 篇 农学
    • 3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7 篇 历史学
    • 32 篇 中国史
  • 35 篇 文学
    • 1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5 篇 新闻传播学
  • 24 篇 哲学
    • 24 篇 哲学
  • 6 篇 艺术学

主题

  • 114 篇 大学生
  • 72 篇 内蒙古
  • 42 篇 信度
  • 42 篇 效度
  • 26 篇 乡村振兴
  • 25 篇 青少年
  • 23 篇 抑郁
  • 20 篇 影响因素
  • 18 篇 经济增长
  • 16 篇 第一性原理计算
  • 15 篇 心理健康
  • 15 篇 蒙古族
  • 14 篇 问题
  • 14 篇 民族地区
  • 14 篇 高质量发展
  • 13 篇 数字经济
  • 13 篇 城镇化
  • 12 篇 指标体系
  • 12 篇 高校
  • 12 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机构

  • 1,629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89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86 篇 内蒙古大学
  • 6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2 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
  • 62 篇 内蒙古工业大学
  • 52 篇 内蒙古自治区心理...
  • 29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27 篇 南开大学
  • 26 篇 北京大学
  • 2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22 篇 内蒙古科技大学
  • 20 篇 萍乡学院
  • 16 篇 内蒙古民族教育与...
  • 16 篇 中央财经大学
  • 15 篇 内蒙古医科大学
  • 13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
  • 12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12 篇 呼伦贝尔学院

作者

  • 94 篇 金童林
  • 74 篇 乌云特娜
  • 62 篇 杨伊生
  • 58 篇 jin tonglin
  • 54 篇 七十三
  • 53 篇 姜永志
  • 46 篇 李杰
  • 37 篇 成小平
  • 34 篇 王永明
  • 34 篇 甘月文
  • 32 篇 jiang yongzhi
  • 30 篇 张璐
  • 29 篇 黄明明
  • 29 篇 wu yuntena
  • 28 篇 侯友
  • 26 篇 zhang lu
  • 26 篇 li jie
  • 23 篇 qi shisan
  • 22 篇 张丽华
  • 22 篇 张玉柱

语言

  • 1,67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167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社会疼痛问卷的中文修订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收藏 引用
应用心理学 2025年
作者: 董耀华 杨晓峰 王湃 程香娟 包呼格吉乐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目的:修订社会疼痛问卷(Social Pain Questionnaire, SPQ),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中文版SPQ题目,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其结构,最后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解读能力的结构、表现与提升路径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管理 2025年 第11期 29-33页
作者: 马红斐 杨伊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呼和浩特010022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呼和浩特010022
教材解读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这一基础而内隐的能力对教学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教材解读应涵盖对教材内容的精细化分析、结构化组织、生活化还原和文化扩展四个方面,是教材立据、教学探源,实现教材落地的前提。然而,小学数学教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感觉寻求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收藏 引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
作者: 张煜 焦凯鑫 其格其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目的:探讨感觉寻求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无聊的中介作用和情绪失调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感觉寻求量表、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多维状态无聊量表和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对45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感觉寻求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消极完美主义和拖延的关系——心理弹性与自我控制的作用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前沿 2025年 第3期14卷 109-115页
作者: 黄文治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为探究消极完美主义、心理弹性、自我控制与拖延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3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消极完美主义与拖延显著正相关,消极完美主义分别与心理弹性和自我控制显著负相关,拖延分别与心理弹性和自我控制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学生自我同情、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心理学进展 2025年 第3期15卷 299-304页
作者: 张爽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本研究对某大学4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自我同情、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我同情中的社会适应和自我调节维度负向预测生命意义感;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自我同情中的自我宽容、自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语经验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
收藏 引用
心理学进展 2025年 第3期15卷 113-120页
作者: 秦芳芳 焦凯鑫 其格其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目的:探究执行功能在双语经验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将双语经验视为连续变量,采用语言历史问卷、执行功能问卷和情绪调节问卷对4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执行功能中转换功能在双语经验的第二语言熟练度与情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体像满意度对饮食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心理学进展 2025年 第2期15卷 210-218页
作者: 张雪迪 其格其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近年来,社交媒体及流行文化的传播强化了社会对“瘦”这一身体美学标准的关注,体像满意度问题逐渐成为心理学、营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体像不满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个体的饮食行为,包括诱发情绪性暴饮暴食或导致限制性饮食行为。本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智游移和自我控制在大学生压力知觉与问题性短视频使用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5年 第2期34卷 175-180页
作者: 黄楠 姜永志 毛峥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呼和浩特010022 内蒙古自治区学生欺凌防治研究中心 通辽028000
目的探讨大学生压力知觉与问题性短视频使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心智游移和自我控制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10—11月,采用压力知觉量表、问题性短视频媒体使用量表、心智游移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434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发展危机问卷的中文版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收藏 引用
应用心理学 2025年 第1期31卷 45-53页
作者: 王湃 杨伊生 张亚利 Sofya NARTOVA-BOCHAVER Victoria YEROFEYEVA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呼和浩特010022 内蒙古自治区心理学重点实验室 呼和浩特010022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石家庄050024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心理学院 莫斯科俄罗斯101000
本研究旨在修订发展危机问卷(Developmental Crisis Questionnaire,DCQ),并在成年群体中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研究首先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中文版DCQ题目,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其结构,最后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校教师科研长周期增值评价探索
收藏 引用
教师教育学报 2025年 第2期12卷 106-113页
作者: 于亚旭 杨晓峰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高校教师科研长周期增值评价是一种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评价方式,其目的是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教师学术贡献的提升,并实现科研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该评价体系强调高校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聚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