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硝酸铈和尿素为原料,1,3,5苯三甲酸为配体,采用简单的静电自组装法合成了铈金属有机框架(Ce-BTC)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复合材料(Ce-BTC/g-C_(3)N_(4)),用于二氧化碳还原制一氧化碳的研究,并探索Ce-BTC的复合对g-C_(3)N_(4)性能的影响机制。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阻抗、光电流测试和CO_(2)还原性能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光电学性能及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BTC与g-C_(3)N_(4)的复合可能使得g-C_(3)N_(4)层间距发生改变,在细化晶体颗粒的同时提高样品比表面积,使复合样品获得更高的可见光捕获能力且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更高;在仅加入1 mL H2O作为质子提供源的前提下,Ce-BTC/g-C_(3)N_(4)-3拥有最优光催化性能。CO产率为19.02μmol/(h·g),是g-C_(3)N_(4)的2.25倍,循环测试后催化性能基本保持稳定。
传统SOFC阴极材料广泛使用LSM/YSZ复合电极,但随着SOFC工作温度的降低,会使LSM阴极材料的催化活性下降,从而使燃料电池的性能出现严重的衰退。LaSrCoFeO(LSCF)阴极材料因在中温工作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氧催化活性,被认为是中温最具有潜力的阴极材料。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LSCF电极表面通过浸渍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增大LSCF阴极材料三相界面的长度,降低电极的极化阻抗,提高阴极材料的氧还原活性,并提高LSCF阴极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在本研究中,通过在LSCF阴极材料表面浸渍La(NO)、Ni(NO)、Fe(NO)混合溶液制备表面修饰阴极材料,模拟了阴极材料在SUS430金属连接体下的运行环境,分析了阴极材料氧催化活性的衰减机理。结果表明,使用LSCF为阴极材料的单电池在750℃下最高功率密度为542.7 m W/cm,而通过浸渍手段表面修饰后,单电池的功率密度提升至698.1 m W/cm,功率密度较未表面修饰的阴极材料单电池性能提升了28.6%。表面修饰LSCF阴极材料在800℃下Cr毒化120h后,极化面电阻ASR由初始的0.12Ωcm增长到0.18Ωcm,而相同条件下LSCF的极化面电阻ASR由初始的0.25Ωcm增长到2.17Ωcm,表明表面修饰阴极材料显著提升了LSCF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Cr耐受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