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02 篇 期刊文献
  • 16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6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10 篇 医学
    • 53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6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0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91 篇 临床医学
    • 5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5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特种医学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32 篇 理学
    • 310 篇 生物学
    • 9 篇 生态学
    • 7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304 篇 农学
    • 156 篇 作物学
    • 55 篇 兽医学
    • 14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林学
  • 203 篇 工学
    • 153 篇 生物工程
    • 2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 篇 管理学
    • 10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53 篇 新种
  • 34 篇 原核表达
  • 32 篇 蠓科
  • 28 篇 登革病毒
  • 25 篇 双翅目
  • 24 篇 贝氏柯克斯体
  • 23 篇 单克隆抗体
  • 22 篇 疫苗
  • 21 篇 噬菌体
  • 20 篇 免疫原性
  • 19 篇 副溶血弧菌
  • 19 篇 中国
  • 19 篇 汉坦病毒
  • 18 篇 序列分析
  • 17 篇 hiv-1
  • 17 篇 西尼罗病毒
  • 17 篇 检测
  • 15 篇 流感病毒
  • 14 篇 气溶胶
  • 14 篇 抗原性

机构

  • 615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437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49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34 篇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
  • 21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20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8 篇 江苏大学
  • 16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16 篇 广西医科大学
  • 16 篇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
  • 15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14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14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13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
  • 12 篇 渤海大学
  • 11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11 篇 吉林大学
  • 10 篇 秦皇岛出入境检验...
  • 10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实...
  • 9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作者

  • 91 篇 秦鄂德
  • 84 篇 曹务春
  • 82 篇 王希良
  • 80 篇 赵彤言
  • 78 篇 秦成峰
  • 77 篇 杨瑞馥
  • 75 篇 李劲松
  • 71 篇 陈薇
  • 69 篇 童贻刚
  • 66 篇 李敬云
  • 62 篇 姜涛
  • 57 篇 周育森
  • 57 篇 祝庆余
  • 56 篇 温占波
  • 53 篇 邓永强
  • 52 篇 王洁
  • 51 篇 端青
  • 50 篇 周冬生
  • 49 篇 庄道民
  • 49 篇 安小平

语言

  • 1,266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免疫研究室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1269 条 记 录,以下是801-810 订阅
排序:
毒抗I型干扰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年 第4期33卷 473-475页
作者: 赵慧 秦鄂德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Ⅰ型干扰素(IFN)是毒感染过程中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抗毒蛋白,是机体防御毒感染的重要物质。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毒在感染过程中会对宿主细胞的Ⅰ型IFN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拮抗Ⅰ型IFN系统的抗毒能力,并且毒自身的毒力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登革1型毒广州06株基因组全长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鉴定
收藏 引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8年 第4期32卷 323-327页
作者: 刘然 韩剑峰 陈水平 于曼 姜涛 邓永强 秦成峰 秦鄂德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目的:构建本新分离的登革1型毒广州06株基因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为深入研究登革毒致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登革1型毒广州06株基因组全序列中单一酶切位点设计特异引物,分别扩增并克隆5个毒亚基因组cDNA片段,将其逐一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紧密黏附素保护性多肽的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8年 第4期32卷 316-318页
作者: 高翔 包士中 史晶 蔡昆 刘昊 侯晓军 王慧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目的:在基因工程菌中实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紧密黏附素(intimin)保护性片段(Int281)的高效表达,并进行抗原性的初步分析。方法:应用PCR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钓取int281基因,插入pMD18-T克隆载体。克隆质粒测序鉴定后,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肉毒梭菌神经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8年 第4期32卷 386-389页
作者: 康琳 王景林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肉毒神经毒素(BoNT)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物质,能引起人和动物以松弛性麻痹为主症的肉毒中毒,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生物毒素战剂和生物恐怖剂之一。研究和建立BoNT检测与鉴定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医学意义。本文综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外生物恐怖袭击应对处置演习的分析与启示
收藏 引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8年 第3期32卷 276-280页
作者: 孙丽萍 马静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目的:对近年来国内外重要的生物恐怖袭击应对处置演习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生物袭击应对准备和处置能力建设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演习事例,归纳分析演习情景设置中用的生物剂种类和袭击类型、演习产生的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总结演习的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x蛋白抗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8年 第5期32卷 475-477页
作者: 周鹏 侯利华 陈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Mx蛋白属于大GTP酶的动态蛋白(dynamin)超家族,在体内由I型IFN诱导。大多数的脊椎动物有1—3个不同细胞内定位的Mx蛋白异构体,一般定位于核内或胞质中。Mx蛋白具有广谱的抗毒能力,对RNA毒,如流感毒、水泡性口炎毒、托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尼罗毒多表位基因免疫保护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兽共患学报 2008年 第4期24卷 285-289页
作者: 刘志国 朱晓光 刘伯华 祝庆余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目的探讨西尼罗毒多表位基因诱导体液及细胞免疫的可行性及其免疫攻毒保护作用。方法将西尼罗毒多抗原表位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该多表位基因导入BHK细胞中,采用R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对多种强致毒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8年 第11期24卷 1076-1080页
作者: 康晓平 杨银辉 刘洪 李永强 孙庆歌 祝庆余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为了制备灵敏的可检测多种烈性毒性病原体的基因芯片,本研究设计了针对21种烈性毒性病原体的基因芯片检测探针,每种5条,长50 bp.并以甲毒属的基孔肯亚毒和黄毒属的黄热毒细胞培养物为检测模型,摸索了合适的毒基因处理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伯氏疏螺旋体活体成像动物模型穿梭载体的构建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8年 第2期28卷 170-171页
作者: 蒋宝贵 何静 褚宸一 张泮河 赵秋敏 詹琳 杨红 孙毅 曹务春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莱姆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又称莱姆螺旋体)引起的重要的动物疫源性疾。伯氏疏螺旋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缺乏相关载体,遗传学转化异常困难,因此对于伯氏疏螺旋体致因子的研究进展缓慢。伯氏疏螺旋体具有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洲大蠊对蓖麻粗毒的嗅觉行为反应
收藏 引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年 第1期19卷 8-9页
作者: 黄恩炯 郭晓霞 董言德 赵彤言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目的了解美洲大蠊对蓖麻粗毒的嗅觉行为反应。方法利用蜚蠊红外监测仪观察24h。结果美洲大蠊进入装有蓖麻粗毒活动小盒的平均频次为9.67,与蒸馏水(F=5.57)和空白对照(F=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P0.05)。结论美洲大蠊对蓖麻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