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94 篇 期刊文献
  • 18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7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98 篇 医学
    • 59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9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1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03 篇 临床医学
    • 6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7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特种医学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53 篇 理学
    • 328 篇 生物学
    • 10 篇 生态学
    • 9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322 篇 农学
    • 160 篇 作物学
    • 60 篇 兽医学
    • 14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林学
  • 207 篇 工学
    • 155 篇 生物工程
    • 2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 篇 管理学
    • 11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61 篇 新种
  • 39 篇 蠓科
  • 35 篇 原核表达
  • 33 篇 双翅目
  • 29 篇 登革病毒
  • 29 篇 贝氏柯克斯体
  • 25 篇 噬菌体
  • 24 篇 疫苗
  • 23 篇 单克隆抗体
  • 21 篇 免疫原性
  • 21 篇 中国
  • 20 篇 汉坦病毒
  • 19 篇 蚊虫
  • 19 篇 副溶血弧菌
  • 19 篇 西尼罗病毒
  • 19 篇 序列分析
  • 18 篇 白纹伊蚊
  • 17 篇 hiv-1
  • 17 篇 检测
  • 16 篇 蚋科

机构

  • 615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461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55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34 篇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
  • 27 篇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
  • 2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1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19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18 篇 江苏大学
  • 17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16 篇 广西医科大学
  • 16 篇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
  • 14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14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13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
  • 12 篇 吉林大学
  • 12 篇 渤海大学
  • 11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11 篇 安徽理工大学
  • 10 篇 秦皇岛出入境检验...

作者

  • 96 篇 赵彤言
  • 94 篇 秦鄂德
  • 89 篇 王希良
  • 87 篇 曹务春
  • 84 篇 杨瑞馥
  • 79 篇 秦成峰
  • 77 篇 李劲松
  • 76 篇 陈薇
  • 72 篇 童贻刚
  • 67 篇 姜涛
  • 67 篇 李敬云
  • 60 篇 祝庆余
  • 58 篇 温占波
  • 58 篇 温博海
  • 58 篇 周育森
  • 57 篇 虞以新
  • 56 篇 邓永强
  • 52 篇 王洁
  • 52 篇 周冬生
  • 51 篇 端青

语言

  • 1,376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和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
1379 条 记 录,以下是1201-1210 订阅
排序:
感染布氏杆菌后的THP-1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报 2006年 第4期46卷 629-634页
作者: 高永辉 任昶 应天翼 王希良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免疫室 北京100071 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100043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北京100071
在布氏杆菌(Brucella)的感染免疫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的应答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毒力不同的布氏杆菌引起的宿主反应截然不同。用双向电泳技术对THP-1单核细胞受毒力不同的布氏杆菌株侵袭后的全细胞蛋白谱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共发现了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兽共患学报 2006年 第4期22卷 289-293页
作者: 张晶波 温博海 陈梅玲 朱丽娜 邱玲 牛东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采用新型TaqMan—MGB探针建立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方法。方法依据gltA基因序列设计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引物和探针,以克隆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gltA基因片段作DNA模板。在荧光定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重组工程技术标记鼠疫菌rpoS基因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年 第5期26卷 27-32页
作者: 张建山 陈泽良 宋亚军 郭兆彪 王津 王红霞 翟俊辉 杨瑞馥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目的:为便于研究鼠疫菌基因及其产物的功能,利用重组工程技术,建立一种表位标记细菌染色体基因的方法,以分析基因的表达规律。方法:将标签序列合成于引物中,通过融合PCR法将标签序列与抗性筛选基因连接,克隆到pBluescript载体,获得模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登革2型毒反向遗传系统的构建与鉴定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06年 第15期51卷 1764-1770页
作者: 朱武洋 陈水平 秦成峰 于曼 姜涛 邓永强 秦鄂德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为构建登革2型毒中国分离株(DEN2-43)的反向遗传系统,根据已测定的DEN2-43全基因组序列,利用长链RT-PCR及融合PCR扩增此毒基因组全长cDNA分子,并将其克隆至低拷贝载体pWSK29中构建该毒株的全长cDNA克隆.将此克隆体外转录后,经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登革2型毒中国分离株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与鉴定
收藏 引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6年 第2期30卷 116-121页
作者: 朱武洋 陈水平 秦成峰 于曼 姜涛 邓永强 秦鄂德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目的:构建登革2型毒中国分离株(DEN2-43)的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方法:根据我测定的DEN2-43株毒全基因组序列,利用长链RT-PCR及融合PCR技术扩增此毒基因组全长cDNA分子,并将其克隆至低拷贝载体pW SK29中构建该毒株的全长cDN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要呼吸道病原的多重RT-PCR检测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6年 第9期31卷 890-892页
作者: 赵海龙 姜涛 陈水平 赵慧 李晓峰 秦成峰 于曼 秦鄂德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引起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同时检测甲型流感毒(IA)、呼吸道合胞毒(RSV)和SARS冠状毒(SARS-CoV)的多重RT-PCR方法。结果该法可同时或分别扩增IA258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IV-1拉米夫定(3TC)耐药毒株的体外诱导培育和鉴定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6年 第3期26卷 220-223页
作者: 李珏 鲍作义 刘思扬 庄道民 李韩平 刘永健 李林 杨坤 李敬云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全军艾滋病检测中心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目的通过体外传代培养,将我国HIV1药物敏感毒株诱导为拉米夫定耐药毒株。方法在MT4细胞中国HIV1B′亚型CNHN24毒株培养系统中加入0.008μmolL拉米夫定,逐渐增加药物浓度进行传代和培养,每隔3~5代测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用RTPCR法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与HIV-1共感染的HHV-6毒株的分离、传代培养与鉴定
收藏 引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6年 第4期30卷 310-314页
作者: 李珏 鲍作义 董华凰 刘思扬 庄道民 李韩平 李豫川 李敬云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目的:对一株从中国河南省一名艾滋患者体内分离的、可在MT4细胞上稳定传代的未知毒29A进行鉴定,确定该毒种类及型别。方法:用从该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的毒株感染MT4细胞,获得可在该细胞上稳定传代的毒株29A。通过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起突发炭疽疫情的诊断和病原的分离鉴定
收藏 引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6年 第1期30卷 98-99页
作者: 何君 苏裕心 王争强 朱虹 端青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2005年6—7月,我国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发生了一起疑似炭疽疫情。6月29日,7名村民屠宰一死牛(死因不明),其中3人有伤口。7月5日,有伤口的3人出现发热,伤口红肿、中心变黑,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我对患者血清标本及死牛肉、屠宰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炭疽毒素受体及其与保护性抗原结合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6年 第1期30卷 87-90页
作者: 赵剑 徐俊杰 陈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本文阐述了炭疽毒素的细胞表面受体研究及其与保护性抗原结合分子机制等方面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两种炭疽毒素受体,分别由TEM8和CMG2基因编码。炭疽毒素受体的发现和鉴定对炭疽的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体外实验发现的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