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8 篇 期刊文献
  • 5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0 篇 农学
    • 242 篇 作物学
    • 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草学
  • 28 篇 理学
    • 14 篇 生物学
    • 13 篇 生态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4 篇 工学
    • 8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09 篇 产量
  • 55 篇 水稻
  • 32 篇 双季稻
  • 20 篇 早稻
  • 15 篇 稻米品质
  • 13 篇 施氮量
  • 13 篇 品质
  • 11 篇 晚稻
  • 10 篇 双季水稻
  • 9 篇 杂交稻
  • 8 篇 直播稻
  • 8 篇 秧苗素质
  • 8 篇 双季早稻
  • 8 篇 稻草还田
  • 7 篇 机插秧
  • 7 篇 养分吸收
  • 7 篇 氮肥运筹
  • 7 篇 早籼稻
  • 7 篇 生长发育
  • 7 篇 超级杂交稻

机构

  • 219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19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9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9 篇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
  • 8 篇 江西省超级稻工程...
  • 8 篇 双季稻现代化生产...
  • 6 篇 南昌市农业科学院...
  • 6 篇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6 篇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6 篇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 5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5 篇 江西省土壤肥料技...
  • 5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4 篇 赣南师范大学
  • 4 篇 江西天涯种业有限...
  • 4 篇 南昌市农业科学研...
  • 4 篇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
  • 4 篇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
  • 4 篇 江西省农业气象中...
  • 3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作者

  • 170 篇 潘晓华
  • 159 篇 石庆华
  • 93 篇 曾勇军
  • 88 篇 谭雪明
  • 47 篇 吴建富
  • 44 篇 曾研华
  • 44 篇 贺浩华
  • 43 篇 李木英
  • 34 篇 陈小荣
  • 34 篇 商庆银
  • 34 篇 黄山
  • 31 篇 傅军如
  • 30 篇 朱昌兰
  • 27 篇 吴自明
  • 25 篇 彭小松
  • 22 篇 欧阳林娟
  • 21 篇 吕伟生
  • 21 篇 胡丽芳
  • 20 篇 成臣
  • 19 篇 贺晓鹏

语言

  • 2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实验室"
289 条 记 录,以下是261-270 订阅
排序: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09年 第2期25卷 208-213,318页
作者: 付清 赵小敏 乐丽红 郭熙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昌330045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南昌330029
以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以及克里格插值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油菜、棉花和甘薯4种作物的生态适宜度值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生育阶段夜温升高对双季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09年 第12期28卷 2521-2525页
作者: 魏金连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330045
利用2间玻璃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水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物质生产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幼穗分化期夜温升高增加早的干物质积累,而减少晚的干物质积累;幼穗分化期-抽穗的夜温升高对早、晚的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中下游双季稻高产株型特征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09年 第3期35卷 546-551页
作者: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韩涛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5
以19个早和16个晚品种,通过方差分析对不同产量水平水的主要株型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类型双季稻具有库容量大、产量潜力高、物质生产能力和氮素吸收能力强的特点。高产类型早生育期110~115d,株高95~105cm,上节间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夜间温度升高对双季秧苗素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 第14期25卷 134-137页
作者: 魏金连 潘晓华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南昌330045
利用两间玻璃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夜间常温对照相比,夜温升高明显加快了早晚秧苗的出叶速率,提高干物质的积累量。但夜温升高降低晚秧苗的发根力,不利于秧苗的根系伸长。
来源: 评论
淦鑫688氮素营养特性及其与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2期31卷 183-193页
作者: 李木英 石庆华 方慧铃 潘晓华 谭雪明 曾勇军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5
通过不同氮肥运筹方式,探讨淦鑫688的吸氮特性及其对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淦鑫688是一个吸肥能力强、同时对氮肥运筹技术较敏感的组合。本试验条件下总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基蘖肥与穗粒肥配比处理对中期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耕作方式下施用有机肥对田土壤肥力及抛栽水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3期31卷 455-460页
作者: 王璐 吴建富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45
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施用有机肥对田土壤理化性状和抛栽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连续免耕2年以后土壤物理性状变差;在整个水生长期间,免耕田的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大于翻耕;成熟期免耕0—5cm土层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力提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杂交主季库源性状对再生发育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 第23期25卷 175-181页
作者: 李木英 石庆华 曾梅花 潘晓华 谭雪明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昌330045
选用6个不同类型杂交组合,通过常规高产栽培措施,探讨主季库源性状对再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每穗颖花数、实粒数、和粒重与主季库因素极显著相关,再生穗数与主季穗数负相关。随着主季灌浆进程,再生活芽率下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种植密度对Ⅱ优明86中蓄留再生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4期31卷 625-632页
作者: 李木英 石庆华 王忠明 潘晓华 谭雪明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学院 江西南昌330045
选用超级杂交组合Ⅱ优明86,研究双季稻区中蓄留再生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群体发育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24.43万蔸/hm2时,产量最高,较好地发挥了主季群体优势,有利协调个体与群体、主季与再生季的矛盾。主季成穗率与种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鄱阳湖区近40年来双季稻生长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 第27期37卷 12995-12997,13017页
作者: 魏金连 潘晓华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南昌330045
[目的]分析鄱阳湖区水生长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方法]根据鄱阳湖区18个气象站1965~2005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双季稻生长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结果]历年月均日最高气温与年份极显著相关,其相关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0.0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季超级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杂交水 2009年 第5期24卷 71-75,79页
作者: 袁小乐 潘晓华 石庆华 吴建富 漆映雪 江西农业大学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45 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江西南昌330046
以10个超级早、晚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双季超级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超级早、晚均具有明显的干物质生产优势,谷产量随生物产量的增加而提高,与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抽穗前各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