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6 篇 期刊文献
  • 3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9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1 篇 农学
    • 213 篇 作物学
    • 5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 篇 园艺学
    • 10 篇 植物保护
    • 6 篇 畜牧学
    • 6 篇 林学
    • 5 篇 草学
  • 23 篇 工学
    • 16 篇 农业工程
    • 9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16 篇 理学
    • 12 篇 生态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生物学
  • 6 篇 管理学
    • 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主题

  • 84 篇 产量
  • 35 篇 水稻
  • 28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22 篇 小麦
  • 22 篇 玉米
  • 16 篇 冬小麦
  • 16 篇 棉花
  • 14 篇 宁南旱区
  • 14 篇 土壤水分
  • 13 篇 春玉米
  • 10 篇 光合特性
  • 10 篇 施氮量
  • 9 篇 油菜
  • 9 篇 籽粒产量
  • 8 篇 秸秆还田
  • 8 篇 光合作用
  • 7 篇 黄瓜
  • 7 篇 氮肥利用率
  • 7 篇 渭北旱塬
  • 7 篇 耕作方式

机构

  • 54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54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35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28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23 篇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
  • 16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14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13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12 篇 石河子大学
  • 10 篇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8 篇 农业部西北作物抗...
  • 8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8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7 篇 长江大学
  • 6 篇 江苏省现代作物生...
  • 5 篇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
  • 4 篇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
  • 4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4 篇 湖南农业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作者

  • 53 篇 贾志宽
  • 40 篇 jia zhi-kuan
  • 30 篇 丁艳锋
  • 29 篇 韩清芳
  • 25 篇 李刚华
  • 25 篇 王绍华
  • 24 篇 李少昆
  • 22 篇 han qing-fang
  • 18 篇 赵明
  • 18 篇 唐设
  • 18 篇 刘正辉
  • 18 篇 于振文
  • 18 篇 yang bao-ping
  • 16 篇 杨宝平
  • 15 篇 聂俊峰
  • 15 篇 潘晓华
  • 14 篇 侯贤清
  • 14 篇 周宝元
  • 13 篇 马玮
  • 13 篇 丁承强

语言

  • 29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29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催枯剂敌草快对油菜脱水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5年 第1期47卷 135-142页
作者: 唐浩蓝 张金盔 丁晓雨 孙科 程勇 徐劲松 许本波 张学昆 长江大学农学院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绿色高效生产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荆州4340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62 钟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 湖北钟祥431900
我国油菜品种抗裂角能力较差,联合机收损失高达20%左右,对油菜收获产量和效率影响严重,已成为当前油菜单产提升的重要障碍。成熟期催枯,可以促进作物成熟一致,以快速收割、减少损失。本研究针对当前获得农业农村农药登记的2种敌草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模拟雨量下微集水种植对农田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0年 第3期26卷 75-81页
作者: 任小龙 贾志宽 陈小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杨凌712100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杨凌712100
为了探索微集水种植的增产机理及其适宜的雨量范围,通过大田模拟降雨试验,在2006-2007年研究了作物生长期间不同降雨量下微集水种植玉米对农田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30~440mm雨量下,微集水种植玉米可提高其籽粒产量及水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棉纤维发育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时间窗口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 第8期26卷 2428-2436页
作者: 郭林涛 徐波 周治国 赵文青 王友华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95
以温度弱敏感性棉花品种(科棉1号)和温度敏感性棉花品种(苏棉15)为材料,在人工气候模拟自然温周期设置高温(34℃[38/30℃],HT)和对照(26℃[30/22℃],CK)2个温度处理,研究了花铃期不同时段进行高温胁迫后纤维发育重要相关物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推迟拔节水对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和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2年 第6期32卷 1861-1870页
作者: 王红光 于振文 张永丽 王东 石玉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泰安271018
2007—2008年度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2个拔节水灌溉时期,为拔节期和拔节后10 d;3个目标相对含水量,灌水后0—1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达到65%、75%、80%,以W1、W2、W3表示拔节期灌水处理,DW1、DW2、DW3表示拔节后10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耕作方式对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2年 第4期38卷 675-682页
作者: 王红光 于振文 张永丽 石玉 王东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黄淮海地区旱地小麦种植面积较大,降水少且年际间变化幅度大造成其产量低而不稳。耕作措施可影响土壤的蓄水,于2009—2011年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设置条旋耕、深松+条旋耕、深松+旋耕和旋耕4种耕作方式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黄淮海地区旱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秸秆不同还田量对宁南旱区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1年 第3期31卷 777-783页
作者: 高飞 贾志宽 路文涛 韩清芳 杨宝平 侯贤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杨凌712100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杨凌712100
在宁南半干旱区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水分、春玉米生长性状、关键生育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为3个秸秆还田量水平,小麦秸秆按3000 kg/hm2(L)、6000 kg/hm2(M)、,9000 kg/hm2(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秸秆还田对宁南半干旱地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2年 第8期45卷 1513-1520页
作者: 张鹏 贾志宽 王维 路文涛 高飞 聂俊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目的】探明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为宁南半干旱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4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了不同秸秆粉碎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还田量为3 000 ***-2(低,L)、6 000 ***-2(中,M)、9 0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高光谱的膜下滴灌小麦氮素营养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年 第5期32卷 1362-1366页
作者: 刁万英 李少昆 王克如 金秀良 王方永 陈兵 王琼 王楷 肖春华 石河子大学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扬州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新疆石河子832003
通过小麦氮素和品种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氮素和品种处理小麦生育期氮肥偏生产力与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建立小麦氮肥偏生产力的光谱参数估算模型,结果表明绿度植被指数(GREENNDVI)在拔节期与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640 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肥运筹对稻茬冬小麦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0年 第9期30卷 2434-2442页
作者: 石祖梁 李丹丹 荆奇 姜东 曹卫星 戴廷波 李建辉 李向楠 陈琳 杜红 赫英俊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5
以宁麦9号和豫麦34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基追比对土壤无机氮时空变化、氮素表观盈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基肥提高了越冬期0-60 cm土层NO3--N和NH4+-N含量,拔节期追肥对孕穗期各土层无机氮含量无显著影响,追施孕穗肥显著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轮耕模式对旱地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2年 第5期28卷 85-94页
作者: 侯贤清 贾志宽 韩清芳 孙红霞 王维 聂俊峰 杨宝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杨凌712100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杨凌712100
为了探索免耕与深松隔年轮耕对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性能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与连年翻耕3种耕作模式,对土壤体积质量、团聚体、入渗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