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35 篇 期刊文献
  • 285 篇 会议
  • 3 篇 成果
  • 1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2,0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73 篇 工学
    • 76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2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21 篇 林业工程
    • 10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0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49 篇 生物工程
    • 25 篇 农业工程
    • 9 篇 机械工程
    • 9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55 篇 农学
    • 307 篇 园艺学
    • 129 篇 作物学
    • 72 篇 畜牧学
    • 5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0 篇 兽医学
    • 29 篇 水产
    • 23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林学
  • 197 篇 医学
    • 12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1 篇 中西医结合
    • 3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7 篇 临床医学
  • 154 篇 理学
    • 67 篇 生物学
    • 44 篇 化学
    • 29 篇 物理学
    • 15 篇 生态学
  • 46 篇 管理学
    • 2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工商管理
  • 32 篇 经济学
    • 3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文学

主题

  • 89 篇 天然橡胶
  • 75 篇 品质
  • 34 篇 灵芝
  • 33 篇 香菇
  • 31 篇 小麦
  • 31 篇 天然胶乳
  • 30 篇 多糖
  • 29 篇 产量
  • 28 篇 超高压
  • 27 篇 复合材料
  • 27 篇 加工工艺
  • 26 篇 品种
  • 26 篇 优化
  • 24 篇 营养成分
  • 24 篇 牛肉
  • 24 篇 贮藏
  • 23 篇 提取
  • 22 篇 加工
  • 21 篇 环氧化天然橡胶
  • 21 篇 抗氧化

机构

  • 435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77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160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69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65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6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57 篇 海南大学
  • 56 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
  • 53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51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50 篇 农业部天然橡胶加...
  • 43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38 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
  • 37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36 篇 农业部渔业装备与...
  • 27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
  • 27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25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3 篇 西南大学
  • 23 篇 农业部热带作物产...

作者

  • 198 篇 周光宏
  • 173 篇 徐幸莲
  • 107 篇 张劲松
  • 98 篇 zhou guang-hong
  • 89 篇 胡小松
  • 83 篇 廖小军
  • 82 篇 xu xing-lian
  • 80 篇 杨焱
  • 75 篇 章建浩
  • 74 篇 陈美
  • 63 篇 唐庆九
  • 61 篇 谭琦
  • 61 篇 顾振新
  • 58 篇 尚晓冬
  • 56 篇 冯娜
  • 53 篇 王强
  • 52 篇 刘艳芳
  • 50 篇 张名位
  • 50 篇 韩永斌
  • 46 篇 zhang yan

语言

  • 2,0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
20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三次发酵培养料使用添加剂对双孢蘑菇产量及采后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菌物学报 2025年 第2期44卷 138-148页
作者: 张宇辰 肖婷婷 张忠 庄海宁 岳一鸿 郝海波 沈新芬 王倩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403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 上海201415 上海市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201599
本研究以没有使用添加剂的双孢蘑菇为对照(CK),对比了国产添加剂(N0)和进口添加剂(MC)的增产效果,重点从外观品质、营养成分、生理变化三方面比较分析了在3次发酵培养料中使用N0和MC后双孢蘑菇子实体的采后品质。使用N0后,双孢蘑菇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属离子辅助高静压钝化树莓多酚氧化酶研究
收藏 引用
高压物理学报 2012年 第5期26卷 595-600页
作者: 龚武霞 李淑燕 江俊 陈芳 张燕 胡小松 吴继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 果蔬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83
树莓多酚氧化酶具有较强的耐压性,在600MPa压力下处理45min,其残余酶活仍高达40%以上。为了进一步钝化树莓内源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了金属离子辅助高静压对树莓多酚氧化酶钝化的影响。在树莓多酚氧化酶粗酶液中添加对酶活性有抑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SRCD和FTIR分析超高压处理对蘑菇多酚氧化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年 第2期32卷 317-323页
作者: 易建勇 董鹏 王永涛 姜斌 廖小军 胡小松 张燕 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83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3
应用同步辐射紫外真空圆二色光谱(SRC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超高压(HHP)处理对蘑菇多酚氧化酶(PPO)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影响。HHP处理使蘑菇PPO的α-螺旋含量明显减少,二级结构发生改变。通过SRCD光谱和FTIR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高压杀菌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高压物理学报 2012年 第6期26卷 700-708页
作者: 王蓉蓉 孙传范 王婷婷 胡小松 张燕 廖小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食品中微生物是导致食品品质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超高压作为一种灭菌方式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介绍了超高压杀菌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了超高压对微生物细胞形态结构、代谢、遗传物质等造成的影响,并展望了超高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来源: 评论
超高压和高温短时处理对胡萝卜汁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15年 第1期15卷 108-114页
作者: 刘兴辰 张焱 李仁杰 蒋兵 廖小军 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研究了超高压(600 MPa/10 min)和高温短时(110℃/8.6 s)对胡萝卜汁微生物、类胡萝卜素、总酚、颜色、褐变度、生物利用度及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1)超高压和高温短时处理后胡萝卜汁的微生物符合国家标准;对亮度L*、红度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品种小米品质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17年 第7期17卷 248-254页
作者: 李星 王海寰 沈群 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选取包括陕西、河北、山西等地的15种小米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品质小米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小米淀粉的糊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米的蛋白和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粗蛋白含量范围10.09%~14.35%,粗淀粉含量范围70.90%~82.75%;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适宜超高压处理条件脱除大蒜臭味保持抗氧化和抑菌能力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7年 第19期33卷 308-314页
作者: 孙思成 刘璐璐 徐新星 廖小军 吴继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为了提升大蒜头产品的品质,该研究将超高压技术应用于大蒜头产品处理中,探究了在200、300、400、500 MPa压力条件下处理10 min,大蒜风味物质,尤其是含硫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同时考察超高压对大蒜主要活性成分大蒜素含量、抗氧化和抑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代表性厚皮甜瓜风味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差异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19年 第3期19卷 256-265页
作者: 罗东升 庞雪莉 高林 胡小松 廖小军 吴继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3
通过滋味指标、挥发性成分、香气轮廓构建呼吸跃变型与非呼吸跃变型甜瓜风味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明确不同类型甜瓜的特征香味差异及其关键挥发性成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甜瓜均具有高甜度与低酸度的滋味特征。两类甜瓜的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杀菌方式对即食猪肉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17年 第12期17卷 225-235页
作者: 米瑞芳 刘俊梅 胡小松 吴继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3
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对即食猪肉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运用SPME-GC-MS技术,分别对未杀菌和经3种杀菌方式处理的即食猪肉片及其贮藏期间(4℃,60 d)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即食猪肉片的挥发性成分丰富,包括醛类、醇类、酮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杀菌方式对即食胡萝卜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6年 第9期32卷 264-270页
作者: 米瑞芳 刘俊梅 胡小松 吴继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为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对即食胡萝卜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运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新鲜胡萝卜片和经巴氏杀菌、超高压杀菌、热辅助超高压杀菌处理的即食胡萝卜片及其贮藏期间(4℃,60 d)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对比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