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0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 篇 农学
    • 18 篇 作物学
    • 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 篇 园艺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林学
    • 1 篇 草学
  • 10 篇 理学
    • 10 篇 生态学
  • 8 篇 工学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主题

  • 4 篇 丛枝菌根真菌
  • 4 篇 产量
  • 3 篇 硝态氮
  • 3 篇 根系
  • 3 篇 菌物量
  • 3 篇 氮素
  • 3 篇 玉米
  • 3 篇 夏玉米
  • 3 篇 大豆
  • 2 篇 重金属
  • 2 篇 冬小麦
  • 2 篇 15n
  • 2 篇 养分资源高效利用
  • 2 篇
  • 2 篇 累积硝态氮
  • 2 篇 环境保护
  • 2 篇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 2 篇 烤烟
  • 2 篇 小管出流
  • 2 篇 接种效应

机构

  • 26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7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6 篇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
  • 5 篇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
  • 4 篇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
  • 3 篇 青岛农业大学
  • 2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2 篇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
  • 2 篇 吉林农业大学
  • 2 篇 云南农业大学
  • 2 篇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 2 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1 篇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
  • 1 篇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
  • 1 篇 黑龙江省农科院土...
  • 1 篇 河北理工大学
  • 1 篇 福建烟草农业科学...
  • 1 篇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 1 篇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

作者

  • 21 篇 张福锁
  • 13 篇 江荣风
  • 11 篇 巨晓棠
  • 6 篇 张丽娟
  • 6 篇 陈清
  • 4 篇 冯固
  • 4 篇 杨勇
  • 4 篇 李俊良
  • 4 篇 李花粉
  • 4 篇 李晓林
  • 3 篇 高强
  • 3 篇 吉艳芝
  • 3 篇 高兵
  • 3 篇 李春俭
  • 3 篇 李隆
  • 3 篇 范明生
  • 3 篇 王敬国
  • 3 篇 刘庆花
  • 3 篇 寇长林
  • 3 篇 刘文科

语言

  • 4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一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4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Zn对Zn超积累植物遏蓝菜(Thlaspi caerulescens 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年 第B09期25卷 465-470页
作者: 刘美青 江荣风 赵方杰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94 英国洛桑实验站农业与环境系
Zn超积累植物遏蓝菜(Thlaspi caerulescens L.)是种珍贵的植物资源,对其体内酶活性的变化目前研究很少。采用Zn处理浓度为0、50、500、1 000 ***-1的土壤培养试验和Zn处理浓度为0、50、500、1 000μmol.L-1的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Z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日光温番茄氮素资源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年 第3期12卷 394-399页
作者: 何飞飞 肖万里 李俊良 陈清 江荣风 张福锁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山东莱阳265200
根据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原理,应用氮素供应目标值结合PSNT(Presidedress Soil Nitrate Testing)技术对日光温春、秋季番茄主要生育时期0—30 cm土壤硝态氮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氮素追施调控。试验设计为:当春季目标产量为84 t/hm2时,在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种土壤上六种丛枝菌根真菌生长特征和接种效应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年 第4期12卷 530-536页
作者: 刘文科 冯固 李晓林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以分离于华北、华中和华南3个生态区及法国引进的丛枝菌根真菌为试验菌株,采用三根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它们在华北、华中和华南3种典型土壤—褐土、棕壤和红壤上的菌根形成、接种效应、磷吸收贡献和根外菌物量情况。结果表明,6种菌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病性不同大豆品种根面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Ⅱ.连作大豆(重茬)根面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年 第1期12卷 104-108页
作者: 陈宏宇 李晓鸣 王敬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了两个抗根腐病连作大豆品种生育期间根面和根际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大豆根面细菌随生育期增加呈递减趋势,品种间无差异。合丰25(H25)的根际细菌数量随生育期呈递减趋势,绥农10号(S10)根际细菌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豆和蚕豆苗期根系生长特征的比较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 第11期16卷 2112-2116页
作者: 陈杨 李隆 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开放实验室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
大豆和蚕豆是西北地区间套作生产中广泛种植的豆科作物,但二者在与禾本科作物间作时差异十分明显,蚕豆相对于大豆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从大豆和蚕豆的根系入手,研究了大豆和蚕豆在苗期根系生长发育和形态的差异.采用PVC管砂培装置,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玉米苗期根系对氮胁迫反应的配合力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年 第6期11卷 750-756,763页
作者: 春亮 陈范骏 米国华 张福锁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94
研究利用7个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设计,分析了玉米苗期根系性状对氮胁迫反应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在2个氮水平下,玉米苗期根系性状的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都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而且不同的基因型在氮胁迫下的反应也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种集约化种植体系氮素平衡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 第4期16卷 660-667页
作者: 寇长林 巨晓棠 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选取中国北方3种重要的集约化种植体系小麦 玉米轮作、大棚蔬菜和果园,研究了3种体系年度氮素输入输出关系、土壤硝酸盐的累积、不同体系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棚蔬菜年度化肥氮、有机肥氮、灌水带入的氮和总氮输入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病性不同大豆品种根面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Ⅰ.非连作大豆(正茬)根面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年 第6期11卷 804-809,815页
作者: 陈宏宇 李晓鸣 王敬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 黑龙江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哈尔滨150086
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了3个抗病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在生育期内根面和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情况,并应用荧光计数法直接测定了根际细菌和真菌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土体的微生物种类最丰富、根际的次之、根面的较单。播种后从三叶期到鼓粒初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麦各生育期对土壤不同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利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05年 第11期38卷 118-124页
作者: 张丽娟 巨晓棠 张福锁 毕淑芹 高强 保定071001 北京100094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94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长春130118
在人为控制灌水的条件下,采用将15N标记到不同土壤层次的土柱试验,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土壤不同深度硝态氮的利用。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扬花、成熟4个生育时期,小麦对不同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吸收量及利用率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拔节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酸钠对丛枝菌根真菌生长及其接种效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年 第z1期24卷 232-235页
作者: 刘文科 冯固 李晓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
采用玻璃珠分培养装置,研究了植酸钠和磷酸二氢钾2种磷形态对Glomus m osseae(BEG167)、Glomus etuni-catum1(BEG168)、Glomus etunicatum2(BEG221)和Glomus intraradices(BEG141)接种效应和真菌根外菌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菌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