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3 篇 期刊文献
  • 7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4 篇 工学
    • 177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51 篇 电气工程
    • 23 篇 机械工程
    • 2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0 篇 软件工程
    • 9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7 篇 管理学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理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9 篇 核电厂
  • 18 篇 反应堆
  • 14 篇 反应堆压力容器
  • 13 篇 压力容器
  • 12 篇 核电站
  • 11 篇 核反应堆
  • 10 篇 燃料组件
  • 10 篇 断裂力学
  • 9 篇 有限元
  • 7 篇 华龙一号
  • 6 篇 疲劳分析
  • 6 篇 数值模拟
  • 5 篇 地震分析
  • 5 篇 数字化
  • 5 篇 压水堆
  • 5 篇 应力分析
  • 5 篇 有限元分析
  • 5 篇 残余应力
  • 5 篇 冷却剂系统
  • 5 篇 超临界水冷堆

机构

  • 27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8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5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5 篇 清华大学
  • 9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5 篇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
  • 5 篇 南华大学
  • 5 篇 重庆大学
  • 3 篇 四川省核学会
  • 3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3 篇 南方增材科技有限...
  • 2 篇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
  • 2 篇 陕西省核级锆材重...
  • 2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 篇 国核宝钛锆业股份...
  • 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 篇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
  • 2 篇 国家能源核级锆材...
  • 2 篇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

作者

  • 22 篇 张毅雄
  • 22 篇 孙英学
  • 21 篇 臧峰刚
  • 17 篇 刘文进
  • 17 篇 卢岳川
  • 16 篇 姚栋
  • 14 篇 罗英
  • 13 篇 杨宇
  • 13 篇 郑连纲
  • 13 篇 毛庆
  • 12 篇 王伟
  • 11 篇 郑斌
  • 11 篇 zhang yi-xiong
  • 10 篇 张虹
  • 10 篇 王远隆
  • 10 篇 zhang hong
  • 10 篇 yao dong
  • 10 篇 luo ying
  • 10 篇 陈海波
  • 9 篇 邱天

语言

  • 3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冲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射流泵水力特性优化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4年 第4期35卷 129-132页
作者: 赵雪岑 王金涛 刘松亚 刘立志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由于射流泵泵体内部高雷诺数的强剪切湍流射流,没有准确的理论公式可以表达其内部流体的流动、混合和扩散过程。在有关射流泵设计、优化方法的研究基础上,选取面积比、喉管长径比、喉嘴距作为关键参数,以提高效率为优化目标,对射流泵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压水核电厂燃料元件破损诊断方法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8年 第4期29卷 135-139页
作者: 李兰 杨洪润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在核电厂运行管理中,如果在停前知道燃料棒的性能和状态,采用合适的燃料检测管理策略,可减少反应堆的停运时间。本文以燃料元件破损后裂变产物向冷却剂释放的理论为基础,开发了一种通过分析反应堆冷却剂中裂变产物放射性活度估算破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临界六角形双排燃料组件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3年 第1期34卷 31-34页
作者: 安萍 王连杰 潘俊杰 芦韡 姚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利用物理-热工水力耦合计算程序系统(MCATHAS)分析2种六角形双排超临界燃料组件,充分考虑了超临界水冷(SCWR)中冷却剂、慢化剂轴向温度、密度的剧烈变化和功率分布的相互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双排六角形组件具有均匀慢化和充分慢化性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积分切除法在核电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5年 第S2期36卷 69-72页
作者: 王殳 孙剑 李伟 陈柯 黄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针对控制系统最常用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中的积分饱和问题,提出了基于积分切除法的3种控制算法,并将3种算法应用于核电厂稳压器压力及蒸汽向大气排放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对不同的控制系统选用适当积分切除算法后,在满足系统功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流量下蒸汽发生器一次侧流量分配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9年 第S1期30卷 56-59,64页
作者: 张勇 宋小明 黄伟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采用CFD方法对低流量下倒U型管式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循环模拟试验装置的U型管结构参数条件下,倒流只发生在内层的短管内。低流量时,随单管平均流量的增大,倒流管内的流量相对减小,倒流管数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钆燃料组件能量计算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0年 第4期31卷 8-11页
作者: 王家翀 安萍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通过对钆元素中子物理特性和实例组件的计算分析,指出由于常规计算中对计算公式进行简化而忽略了核素俘获反应所带来的能量释放,以及某些核数据库无法提供完整的俘获吸收截面和相关释热参数数据,会给含钆燃料组件中各种物理参数计算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应堆压力容器断裂力学分析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与工程方法的比较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9年 第4期30卷 1-3,8页
作者: 孙英学 郑斌 臧峰刚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通过ABAQUS程序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裂纹进行了弹塑性断裂力学有限元分析,计算了在热击(PTS)瞬态作用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KI、J积分。同时,与工程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工程方法在PTS计算分析时较三维弹塑性断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裂纹悬臂输流管道颤振分析
收藏 引用
振动与 2011年 第9期30卷 169-173页
作者: 叶献辉 蔡逢春 臧峰刚 张毅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基于适用于含非材料体(non-material volumes)系统的Lagrange方程,采用由无裂纹悬臂梁的模态函数加入分段立方多项式构造的裂纹梁的模态函数,推导出了含裂纹的悬臂输流管道的线性运动方程,最后用Matlab编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裂纹参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ARCS-4程序系统临界物理模拟实验验证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8年 第3期39卷 166-170页
作者: 李满仓 陈长 姚栋 魏彦琴 吴文斌 赵文博 黄世恩 倪东洋 巨海涛 郑洪涛 秦冬 张知竹 汪量子 吴磊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SARCS-4程序系统是中核动力研究设计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中子学程序包,需对程序展开工程验证,完善理论模型,提高计算精度。利用成熟燃料元件,设计并制造出与新型燃料组件结构相似的模拟组件。利用模拟组件构造了3种芯布置并进行模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孔板诱发管道流致振动响应的计算方法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9年 第3期30卷 22-26页
作者: 毛庆 姜乃斌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根据孔板诱发流体脉动压力的试验测量结果,利用ANSYS软件的随机振动分析功能对孔板扰流诱发的管道振动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脉动压力的相关性对管道振动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并将其计算结果与详细方法的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