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0 篇 期刊文献
  • 1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3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2 篇 工学
    • 21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 篇 机械工程
    • 4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80 篇 理学
    • 121 篇 化学
    • 46 篇 生物学
    • 28 篇 物理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35 篇 医学
    • 2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0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3 篇 农学
    • 9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植物保护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0 篇 dna
  • 9 篇 双金属催化剂
  • 9 篇 合成
  • 8 篇 蛋白质
  • 8 篇 单层分散
  • 8 篇 光催化
  • 8 篇 药物设计
  • 7 篇 选择氧化
  • 7 篇 催化剂
  • 7 篇 构效关系
  • 7 篇 晶体结构
  • 7 篇 氧化铝
  • 6 篇 囊泡
  • 6 篇 单个分子检测
  • 6 篇 虚拟筛选
  • 6 篇 小热休克蛋白
  • 5 篇 石墨烯
  • 5 篇
  • 5 篇 单分子检测
  • 5 篇 氧化钛

机构

  • 283 篇 北京大学
  • 21 篇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
  • 14 篇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
  • 6 篇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
  • 6 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
  • 6 篇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
  • 6 篇 南开大学
  • 6 篇 北京化工大学
  • 5 篇 特拉华大学
  • 5 篇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
  • 4 篇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4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华北制药集团新药...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

作者

  • 65 篇 来鲁华
  • 60 篇 赵新生
  • 53 篇 谢有畅
  • 45 篇 朱月香
  • 22 篇 黄建滨
  • 19 篇 刘莹
  • 18 篇 刘海超
  • 16 篇 王远
  • 14 篇 黄富强
  • 14 篇 魏芳
  • 12 篇 赵璧英
  • 10 篇 林莉
  • 10 篇 徐东升
  • 10 篇 曹傲能
  • 10 篇 林伟
  • 9 篇 徐筱杰
  • 8 篇 寇元
  • 8 篇 周璐
  • 8 篇 唐亚林
  • 7 篇 尉继英

语言

  • 326 篇 中文
  • 7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100871"
333 条 记 录,以下是211-220 订阅
排序:
单取代多金属氧酸盐有机亚胺衍生物(n-Bu_4N)_2[Mo_6O_(18)(≡NAr)](Ar=o-CH_3OC_6H_4)的合成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 2005年 第20期63卷 1931-1935页
作者: 夏芸 魏永革 郭洪猷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北京100029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采用N,N'-二环已基碳酰亚胺(DCC)脱水法,以(n-Bu4N)2[Mo6O19]∶DCC∶邻甲氧基苯胺=1.5∶1.1∶1.0的摩尔比,无水乙腈中加热回流12h,通过丙酮/乙醇溶液重结晶两次,得到橘红色片状晶体.探讨了最佳反应条件:DCC的量在1.0~1.1mmol,反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pⅧ展示系统改进噬菌体抗体芯片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 2005年 第5期21卷 508-511页
作者: 廖玮 洪龙 魏芳 朱圣庚 赵新生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系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100871
将展示单链抗体的重组噬菌体与羧基终止的硅片偶联,制成噬菌体抗体芯片,可用于检测多类蛋白质和蛋白质组.通常抗体被展示于噬菌体外壳蛋白pⅢ上,由此制备的芯片灵敏度和信噪比较低.我们选用凝血酶特异的单链抗体为代表,比较了pⅢ展示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及其3D-QSAR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年 第3期26卷 546-549页
作者: 任天瑞 沈斌 裴剑锋 汪永生 向文胜 国家生物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北京100080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磷脂酶A2与其抑制剂的结合机理研究
磷脂酶A2与其抑制剂的结合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研讨会
作者: 周璐 刘莹 来鲁华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磷脂酶A2(PLA2)是专一催化水解甘油磷脂sn-2位键的酶,在炎症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磷脂酶A2与抑制剂动力学结合机理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抑制剂的药理学作用。迄今为止未见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抑制剂与磷脂酶动力学结合机理的文献报道。我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子水平上低碳烷烃催化选择氧化的初步研究
分子水平上低碳烷烃催化选择氧化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作者: 刘海超 北京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作为从模型催化剂入手,获得分子水平上对催化剂活性位认识的一个例子,本文简要介绍了我们通过研究结构和组成明确的三个Re-Sb复合氧化物晶体在烷烃选择氨氧化中表现出的不同催化性能,发现了SbRe2O6的特定(100)晶面结构以及NH3与这个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寡聚酰胺PyPyPyβDp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动力学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B辑) 2005年 第4期35卷 275-279页
作者: 张慧娟 王津 吴义 袁谷 艾希成 汪力 张建平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0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中心 北京100080
通过稳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对寡聚酰胺分子PyPyPyβDp(简称PPP)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PPP的激发态性质受溶剂环境影响较大,在TKMC缓冲液中,PPP有较弱的荧光,其荧光寿命为16ps;随着溶剂极性逐渐降低,荧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tCo双金属的环己烯加氢和歧化催化反应研究
PtCo双金属的环己烯加氢和歧化催化反应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二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作者: 林伟 王松蕊 朱月香 谢有畅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利用氢气同时还原由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氧化物得到PtCo双金属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低温环己烯加氢和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其催化反应活性均高于单金属Co或Pt催化剂.
来源: 评论
碳酸钡在氧化铝载体上的分散及其NOx存储性能的研究
碳酸钡在氧化铝载体上的分散及其NOx存储性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作者: 王晖 王春明 段连运 谢有畅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分子动态与稳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稀燃汽油机和柴油机技术具有CO2排放量低、燃烧效率高、节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富氧气氛限制了TWC催化剂高效脱除NOx.随着尾气排放指标的日趋严格,富氧气氛下高效脱除NOx成为了环境催化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氮氧化物存储还原(NS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势控制在DNA定性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电势控制在DNA定性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研讨会
作者: 翟林 魏芳 赵新生 北京大学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北京大学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北京大学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DNA芯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点,比如较低的单点错配分辨率。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实验室发展了电势扫描和发卡型DNA分子设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有效地解决单点错配分辨的问题。如图1所示,在电势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面DNA杂交的动力学研究
表面DNA杂交的动力学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研讨会
作者: 陈旭东 魏芳 赵新生 北京大学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北京大学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北京大学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
我们实验室发明了利用发卡式探针设计与电场扫描技术进行DNA片断检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中间单个碱基错配的分辨。同时也发现了与常规认识不同的DNA在表面进行杂交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现象。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