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艺术学
    • 8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3 篇 电影
  • 2 篇 前卫电影
  • 1 篇 德勒兹
  • 1 篇 机体
  • 1 篇 影像
  • 1 篇 媒体考古学
  • 1 篇 科学技术
  • 1 篇 安德烈·巴赞
  • 1 篇 沉浸感
  • 1 篇 新媒体
  • 1 篇 赤裸
  • 1 篇 欢愉
  • 1 篇 媒体理论
  • 1 篇 影像世界
  • 1 篇 话语建构
  • 1 篇 感官体验
  • 1 篇 心理分析
  • 1 篇 反应场
  • 1 篇 奥利弗
  • 1 篇 位所

机构

  • 7 篇 加州大学
  • 5 篇 美国加州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明尼苏达大学
  • 1 篇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
  • 1 篇 英国科学院
  • 1 篇 上海大学

作者

  • 4 篇 陈剑青
  • 3 篇 包卫红
  • 3 篇 mary ann doane
  • 3 篇 chen jianqing
  • 2 篇 huang tian-le
  • 2 篇 玛丽·安·多恩
  • 2 篇 黄天乐
  • 1 篇 玛丽.安.多恩
  • 1 篇 王梦姣
  • 1 篇 许志源
  • 1 篇 尹乐
  • 1 篇 huang wangli
  • 1 篇 li chi
  • 1 篇 刘效庭
  • 1 篇 thomas elsaesser
  • 1 篇 李迟
  • 1 篇 liu xiaoting
  • 1 篇 任慧
  • 1 篇 bao weihong
  • 1 篇 黄望莉

语言

  • 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媒体系"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VR眼镜:后媒体时代的视觉装置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 2016年 第5期 31-35页
作者: 陈剑青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媒体系
本文从眼镜这个VR系统的最显著特征着手,研究作为"眼睛的假体"的VR视觉装置在观影体验甚至更为根本的观看模式方面带来的革新。同时,本文关注虚拟现实的最重要的感官体验沉浸感和超越沉浸感的丰富杂陈的感官体验,并指出虚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影是什么?戏剧是什么?--试论中国电影理论的“戏剧情结”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 2015年 第1期 25-38页
作者: 包卫红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媒体研究系
本文回溯20世纪中国有关电影与戏剧关系的几次讨论,借以剖析媒体特质论的误区及其在世界电影史和电影理论上造成的深远影响。通过对1920年代无声电影、1930年代有声电影、1950年代戏曲电影,及1970年代末新时期电影理论中对电影戏剧看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本雅明式的收藏家,或新电影/媒体史学
收藏 引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6期16卷 54-59页
作者: 陈剑青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媒体系
本文试图通过阐释"收藏"这一本雅明史学的重要概念,以理解本雅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学,进而探索其作为电影史学研究新思路、新方法的可能性。文章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收藏"的三个步骤:"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不是药神》中的性快感、赤裸生命与生命政治
收藏 引用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8年 第5期 94-99页
作者: 陈剑青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媒体系
电影《我不是药神》(2018)中,靠倒卖印度仿制的格列宁大赚一笔后,"治愈小队"来到思慧(谭卓饰)跳舞谋生的夜店庆祝狂欢。散场后,程勇(徐峥饰)以护送为借口随思慧来到她家中。脸部特写镜头捕捉到思慧在推辞程勇相送好意时突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中的波动艺术”:电影、以太和战时重庆的宣传电影理论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16年 第8期 73-80页
作者: [美]包卫红(文/校) 刘宇清(译) 王梦姣(译)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媒体系 西南大学文学院 400715 西南大学 400715
"白话现代主义"(vernacular modernism)的概念,特别是其中"白话"的要素,可以通过米莲姆·汉森(Miriam Hansen)提供的一系列重要的同义词——习语、方言、话语、可译性——归结为一种语言学的隐喻(MP,60)。后来,汉森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影像之位所:现代性中的电影投射与尺度(下)--精神分析与1960年代旁若电影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 2020年 第6期36卷 132-137页
作者: [美]玛丽·安·多恩 黄天乐(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媒介学院 伯克利94720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北京100024
安迪·沃霍尔与安东尼·麦考等前卫艺术家受到1920年代前卫艺术的影响,重新展现出对于投射与光的痴迷。文章以《雀西女郎》《绘线成锥》《环境光长片》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扩延电影”与“旁若电影”为研究对象,论述“投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智游戏电影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17年 第1期 29-37页
作者: 托马斯.爱尔塞泽尔 尹乐 陈剑青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电影电视系 英国科学院 明尼苏达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媒体系
2006年12月,拉斯·冯·提尔的电影《真假老板》上映。该片讲述了某IT公司老板为掩盖自己卖掉公司的行径,雇佣一位演员冒充“董事长”的故事。冯·提尔号称片中有若干格格不入的事物,可称之为“匙眼装置”(Lookey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尺度:电影中的影像及其空间的协商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17年 第4期 43-48页
作者: 玛丽.安.多恩 黄望莉 刘效庭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电影中的场景并不是指真正的地理上的空间位置,最起码它是不值得相信的。它们和真实的情况都不成比例。电影中尺度的扩大或收缩能达到一种令人不安的程度。我们在塔的顶端和无底洞之间徘徊,我们在内心的深渊和外界无边的视野中迷失。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影像之位所:现代性中的电影投射与尺度(上)——光学玩具与1920年代前卫电影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 2020年 第5期36卷 122-126页
作者: [美]玛丽·安·多恩 黄天乐(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媒介学院 加利福尼亚 伯克利94720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北京100024
影院向公众放映大尺度影像标志着动态幻象生产中电影对光学玩具、视觉对触觉、抽象性对物质性的取代,此移转显示出影像传播与交流的去物质化趋向。该趋向亦为1920年代的前卫电影作者所觉察,视其为一种独特的新兴美学语言,能够以去物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6美国大选所透射的“过滤气泡”现象与启示
收藏 引用
传媒 2017年 第16期 54-56页
作者: 许志源 唐维庸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16年美国大选自始至终伴随着两党候选人支持者们的激烈对抗,双方在社交网络上都出现了“信息茧房”的现象,滋生出极端主义情绪,加剧了社会的撕裂。因此,与回声室效应和网络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过滤气泡”现象在此背景下,再次成为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