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7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2 篇 医学
    • 58 篇 临床医学
    • 2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0 篇 中西医结合
    • 1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中医学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3 篇 教育学
    • 13 篇 教育学
  • 9 篇 理学
    • 8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7 篇 工学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13 篇 同型半胱氨酸
  • 8 篇 病理生理学
  • 7 篇 婴儿双歧杆菌
  • 6 篇 大鼠
  • 6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5 篇 半胱氨酸
  • 5 篇 血管平滑肌细胞
  • 4 篇 肿瘤坏死因子
  • 4 篇 靶向性
  • 4 篇 谷胱甘肽
  • 4 篇 冠心病
  • 4 篇 肿瘤
  • 4 篇 dna甲基化
  • 4 篇 5,10-亚甲基四氢叶...
  • 3 篇 凋亡
  • 3 篇 内毒素血症
  • 3 篇 4-氨基喹啉类化合...
  • 3 篇 动物模型
  • 3 篇 别构调节
  • 3 篇 基因治疗

机构

  • 102 篇 四川大学
  • 22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6 篇 河南省人民医院
  • 6 篇 包头医学院
  • 4 篇 泸州医学院
  • 3 篇 武警医学院
  • 3 篇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
  • 3 篇 宁夏医学院
  • 3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3 篇 银川妇幼保健院妇...
  • 3 篇 川北医学院
  • 2 篇 成都医学院
  • 2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
  • 2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2 篇 兰州第一人民医院
  • 2 篇 郑州大学
  • 2 篇 内蒙古医科大学
  • 2 篇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
  • 2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2 篇 济宁医学院

作者

  • 52 篇 王树人
  • 27 篇 黄英
  • 22 篇 wang shu-ren
  • 20 篇 黄宁
  • 13 篇 易成
  • 11 篇 王玉芳
  • 10 篇 huang ning
  • 9 篇 陈军利
  • 7 篇 姜怡邓
  • 7 篇 王秋林
  • 6 篇 wang qiu-lin
  • 6 篇 刘丽艳
  • 6 篇 智艳芳
  • 6 篇 黄彦生
  • 5 篇 huang ying
  • 5 篇 杨志梅
  • 5 篇 苏娟
  • 5 篇 张敬各
  • 5 篇 王丽珍
  • 5 篇 张萧萧

语言

  • 12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包头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婴儿双歧杆菌对小鼠黑色素瘤模型肿瘤组织的靶向性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 第3期34卷 435-438页
作者: 吴瑜 易成 王树人 张敏 张静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同位素室
目的 探讨婴儿双歧杆菌对黑色素瘤组织是否具有靶向特性。方法 采用荷瘤鼠尾静脉推注 3H-Td R标记婴儿双歧杆菌示踪分析、组织培养和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观察婴儿双歧杆菌的瘤组织靶向性。结果 瘤组织内放射性强度持续增强 ,正常组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的抑瘤实验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 第2期36卷 165-168页
作者: 易成 郭志英 黄英 王浩毅 王树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目的 观察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 / 5 -氟胞嘧啶 (CD/ 5 - 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的体内、外抑瘤效果。方法 含重组 CD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中加入 5 - FC,厌氧条件下培养 2 4 h后取其上清液 ,加到黑色素瘤 B16 - F10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L-精氨酸诱导急性胰腺炎小鼠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 第6期35卷 839-842页
作者: 赵秋玲 黄承钰 黄英 王俊芳 刘静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目的 建立大剂量 L-精氨酸诱导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小鼠模型 ,并探讨 TNF- α和 ICAM- 1对该模型小鼠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给胰腺炎组小鼠腹腔注射 L-精氨酸 (2 g/ kg) ,间隔 1h后同量再注射 1次 ,末次注射后 12 h采用比色法检测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同型半胱氨酸对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株细胞TNFSF4基因及白细胞介素10因子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 第15期12卷 2887-2890页
作者: 黄丹丹 王树人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四川省成都市610041
背景:炎症反应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分子机制之一,但其具体机制还有待阐明,TNFSF4基因及白细胞介素10因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相关因子,两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报道较少。目的:实验拟验证同型半胱氨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量冠心病患者血浆谷胱甘肽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年 第5期26卷 936-940页
作者: 黄彦生 智艳芳 孔沈燕 王秋林 许波实 王树人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四川成都610041 成都中医药大学 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河南郑州450003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标准品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激发(λex)波长为334·4nm,发射(λem)波长为424nm以及5nm的谱带宽度,以pH8·3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缓冲液,用100μL10mmo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初探
收藏 引用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 第1期33卷 65-67页
作者: 黄英 顾玲 王树人 康焰 吴淑红 崔巍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加强医疗科
目的 观察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鲎试剂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对照组〔仅静脉输注内毒素 (5 0 0 EU/kg)〕和治疗组〔血压下降后给予 HDL(75 mg/kg)治疗〕大鼠血压、存活时间、血浆内毒素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sKDR原核克隆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 第5期40卷 784-786,802页
作者: 毛淑华 姬玲玲 刘洪 徐一洲 黄煌 黄英 易成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
目的构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sKDR基因肿瘤靶向性转运系统并观察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PCR扩增sKDR基因,提取与纯化pET32a质粒。EcoRⅠ和XhoⅠ对sKDR基因和pET32a质粒分别进行双酶切,用T4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连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同源重组构建人肺鳞状细胞癌旁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 第28期12卷 5490-5493页
作者: 彭媛媛 邓璐霞 石艳娥 赵媛 陈军利 王薇 冯云 吴琦 王伯瑶 黄宁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感染免疫教研室 四川省成都市610041
背景:酵母双杂交技术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平台。目的:运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人肺鳞状细胞癌旁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血红蛋白及其片段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 第3期39卷 355-359页
作者: 周新娥 欧阳运薇 潘小玲 何跃东 李恒 邓璐霞 石艳娥 彭媛媛 赵媛 黄宁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感染免疫研究室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
目的分离人血红蛋白及其片段,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分析和比较,并对血红蛋白体内抗菌活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利用阳离子交换及分子筛分离人血红蛋白α、β链;溴化氰法裂解α/β链,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纯化其片段;琼脂糖弥散法抑菌实验检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肿瘤厌氧靶向双自杀基因治疗系统pTRKH2-PsT/CD、pTRKH2-PsT/UPRT的构建
收藏 引用
肿瘤防治研究 2009年 第2期36卷 86-90页
作者: 叶鹏 李华 杨彦彪 王树人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成都610041 泸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兰州第一人民医院
目的利用婴儿双歧杆菌对实体瘤低氧区的靶向效应,构建肿瘤厌氧靶向双自杀基因治疗系统pTRKH2-PsT/CD和pTRKH2-PsT/UPRT。方法用PCR的方法从质粒pGEX/CD和pGEX/UP-RT中扩增出CD基因和UPRT基因,双酶切CD基因、UPRT基因和质粒pTRKH2-Ps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