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艺术学
    • 7 篇 美术学
    • 2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主题

  • 3 篇 中国画
  • 1 篇 包头美术
  • 1 篇 境界
  • 1 篇 印象派
  • 1 篇 风格类型
  • 1 篇 策展人
  • 1 篇 山水画教学
  • 1 篇 中国画学
  • 1 篇 艺术家
  • 1 篇 艺术研究
  • 1 篇 传统山水画
  • 1 篇 问题
  • 1 篇 现代性
  • 1 篇 摄影
  • 1 篇 发展
  • 1 篇 书画
  • 1 篇 导演
  • 1 篇 艺术博物馆
  • 1 篇 空白
  • 1 篇 表现探索

机构

  • 15 篇 包头美术馆
  • 2 篇 包头市美术家协会
  • 2 篇 包头市文联
  • 2 篇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
  • 1 篇 文化部中国画学会
  • 1 篇 包头美术馆展览部
  • 1 篇 内蒙古中国画学会
  • 1 篇 内蒙古大学
  • 1 篇 中国·水墨艺术研究...
  • 1 篇 包头市美术馆

作者

  • 5 篇 孙殿君
  • 4 篇 郄山
  • 2 篇 刘闻波
  • 2 篇 刘江
  • 2 篇 刘柯
  • 1 篇 张唯
  • 1 篇 荆建设
  • 1 篇 杨月娥

语言

  • 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包头美术馆"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综论魏碑墓志与摩崖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 2017年 第11Z期 176-177页
作者: 孙殿君 包头美术馆
魏碑书体最早出现于我国南北朝,其中涵盖了东魏、北魏、北齐、西魏以及北周的各类石刻书迹,因为盛行于北朝元魏阶段,因此统称'魏碑'。魏碑书体包括墓志、摩崖、造像记以及碑竭,而下述我们将侧重于墓志与摩崖的研究。
来源: 评论
试论美术馆策展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 2014年 第1期 72-74页
作者: 郄山 包头美术馆
探讨展览的艺术史脉络和策展人独立、包容的态度,是展览价值体现的重要元素。而展览的机制仍然需要完善:如策展人的专业性的培养、策展人的生存机制、资源整合能力、展览程序的细化和分工等构成展览的生态链条都需要去形成体系。一、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意象在油画中的表现探索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北画报 2023年 第5期 13-15页
作者: 杨月娥 包头美术馆
新形势下,纵观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史,对意象油画的研究已经蔚然兴起.中国意象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将传统美学思想融入于画面,实现意象表达.中国意象在油画中的表现探索研究是必要的,审美体系特征主要以色抒情,画面洋溢着音乐般的节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写意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分析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 第11期 15-17页
作者: 刘闻波 包头美术馆
写意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写意山水画的创作并非简单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导演如何帮助演员创造角色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 2012年 第1期 92-95页
作者: 张唯 包头市美术馆
在一出戏的排演过程中,导演与之合作时间最长,工作最频繁的莫过于演员,演员是导演工作的主要对象。导演对剧本的解释,对人物形象的构思,最终都要通过演员的表演呈现在舞台上。就戏剧这门综合艺术而言,离开了演员的表演,整个戏剧就不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人格精神体现
收藏 引用
金山 2011年 第3期 8-9页
作者: 孙殿君 包头美术馆 内蒙古包头014010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具有抽象人格的特点,可以从局部或某个角度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情感以及生活的态度和状态,本文主要结合书法艺术的特征,从书法艺术体现出的人格象征意味、情感与个体人格精神、渗透与丰富的人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六法”绘画理论与现代工笔画解析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 2013年 第11期26卷 148-149页
作者: 郄山 包头美术馆 内蒙古包头014010
南齐画家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论,微言大义,为历代中国画创作提供了实践和理论支持,但在继承发展过程中,后代画者特别是文人画家们对六法的理解产生了偏离。在当下,纠偏归正,重新解析六法本意,对于现代工笔画家借古开今,继承和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
收藏 引用
职大学报 2009年 第2期 35-36页
作者: 刘柯 包头美术馆 内蒙古包头014010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千锤百炼的结晶。这种艺术思想源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中虚实相生的原理。中国画论关于黑与白的辩证关系,不仅使中国画主体更突出,形象更引人注目,更通过虚实的对立统一,扩展中国画画面的意境,使其意境更为深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国画看建国后包头美术发展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 2014年 第9期 279-280页
作者: 郄山 包头美术馆展览部 内蒙古包头014010
地区美术史作为全国美术史的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一直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积淀的差异等原因,我国的美术史写作形成了南多北少,东重西轻的特点,很多西部地区、边远山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因美术史人才的缺失和多方面的原因,美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水墨写意山水画教学的思考与分析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09年 第11期 62-63页
作者: 荆建设 刘柯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包头美术馆
中国山水画是一部'有形'的文化思想史,早期山水画是人物画的附属物、陪衬,后来才成为独立画种。山水画在继承的同时融入时代精神,反映现代生活。写意是中国特色的。写意就是写情,有情谓之有境界。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