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结合蒙特卡洛抽样法,构建小儿消食颗粒(Xiaoer Xiaoshi Granules,XXG)提取工艺最优参数。方法采用鱼骨图对XXG提取工艺的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进行筛选,通...
详细信息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结合蒙特卡洛抽样法,构建小儿消食颗粒(Xiaoer Xiaoshi Granules,XXG)提取工艺最优参数。方法采用鱼骨图对XXG提取工艺的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进行筛选,通过正交试验探究CPPs对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的影响,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对提取工艺持续优化并验证,根据试验结果,结合蒙特卡洛抽样法,建立稳健设计空间,并构建成本函数,计算得到其在稳健设计空间范围内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确定CPPs为第1次加水倍量、第2次加水倍量和提取时间;CQAs为总固体提取量、总黄酮提取量;XXG提取工艺稳健设计空间参数范围为第1次提取水倍量10.8~14.0倍,第2次提取水倍量10.8~14.0倍,提取时间72.0~81.4 min;依据成本函数计算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第1次提取水倍量13.9倍,第2次提取水倍量11.9倍,提取时间81.4 min,总固体提取率为230.1 mg/g,总黄酮提取率为5.1 mg/g,与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提取方法比较,提取成本降低了11.82%。结论基于QbD理念和蒙特卡洛抽样法优化得到的XXG提取工艺参数具有可行性,且提取成本经过持续优化后有所降低,为中药制剂工艺开发参数精确化,工艺高效化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目的建立银杏叶片体外溶出度与空间分布均匀度评价方法,探究体外溶出行为对空间分布均匀度的影响,实现银杏叶片质量控制。方法首先,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完成银杏叶片溶出度测定,并基于模型依赖法对银杏叶片体外溶出特性进行评价;其次,通过对称参数图像分析法(symetry parameterimage analysis,SPIA)和均匀度百分比指数法(percentage of homogeneity,H%)对银杏叶片空间分布均匀度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和标准正则变换(standardized normal variate,SVR)模型对银杏叶片体外溶出度与活性药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空间分布均匀度进行关联辨识研究。结果银杏叶片在45 min内完全溶出且累积溶出率大于70%,且不同批次溶出行为存在差异;银杏叶片API空间分布均匀度范围为64.09%~76.54%,其中5个批次银杏叶片质量差异较大;银杏叶片体外溶出度与API空间分布均匀度PLS和SVR模型R^(2)值分别为0.1110和0.2540,两者没有相关性。结论所建方法可客观评价中药固体制剂的溶出度与空间分布均匀度,实现银杏叶片与空间分布均匀度的关联辨识研究,为银杏叶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及提升提供了方向。
针对中药制造过程原料单元蜜炙饮片水分含量关键质量属性离线静态检测具有滞后性及破坏性等问题,以蜜炙款冬、蜜炙黄芪、蜜炙甘草为载体,采用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作为参考值,采用运动载物台模拟实际现场传输带生产过程样品运动过程,采集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多品种蜜炙饮片水分含量NIR现场动态检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二阶导数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决策树数量(ntree)、随机特征数量(max feature)、生成叶节点的最小样本数(node size)分别选择46、76、8时,建立的水分含量定量分析模型效果最优。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the prediction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pre)及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9032和0.3302。本研究建立的多品种蜜炙饮片水分含量NIR通用定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实现同时对蜜炙款冬、蜜炙黄芪、蜜炙甘草水分含量的快速检测,为中药制造过程原料单元蜜炙饮片的水分测定提供方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