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医学
    • 7 篇 中医学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2 篇 宋代
  • 1 篇 医德医风
  • 1 篇 史学类网页
  • 1 篇 日本
  • 1 篇 《医学疑问》
  • 1 篇 网络资源
  • 1 篇 中医类检索
  • 1 篇 中医史料
  • 1 篇 目录查找
  • 1 篇 《洄溪医案》
  • 1 篇 教育
  • 1 篇 传统社会
  • 1 篇 围绝经期综合征
  • 1 篇 中国
  • 1 篇 名医经验
  • 1 篇 绝经综合征
  • 1 篇 朱丹溪
  • 1 篇 文献研究
  • 1 篇 叙事医学
  • 1 篇 医史文献学

机构

  • 9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2 篇 慈方中医馆
  • 2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1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
  • 1 篇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
  • 1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
  • 1 篇 邯郸市肥乡区中医...

作者

  • 5 篇 梁永宣
  • 2 篇 贾海忠
  • 2 篇 王凤兰
  • 2 篇 迟芬芳
  • 2 篇 liang yongxuan
  • 2 篇 赵进喜
  • 1 篇 孙孟章
  • 1 篇 于晓
  • 1 篇 陶晓华
  • 1 篇 史云
  • 1 篇 陈昱良
  • 1 篇 严季澜
  • 1 篇 马堃
  • 1 篇 曹东义
  • 1 篇 刘宁
  • 1 篇 谢琪
  • 1 篇 赵艳
  • 1 篇 chi fenfang
  • 1 篇 武冰
  • 1 篇 阮智超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致力临床文献学,创立临床通治方——中医文献与临床大家余瀛鳌大师
收藏 引用
环球中医药 2025年 第4期18卷 751-754页
作者: 王凤兰 陶晓华 谢琪 赵进喜 曹东义 贾海忠 赵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慈方中医馆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余瀛鳌先生,字荣成,号未病,祖籍江苏阜宁,出身中医世家,一门三代名,师从秦伯未先生,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倡导者与开拓者,是中医文献大家与临床大家。余瀛鳌先生治学严谨,倡导文献研究应密切结合临床,力求“去粗存精,择善而从”,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宋代官选任制度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医药文化 2018年 第2期13卷 67-72页
作者: 迟芬芳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
宋代医学发达,建立众多政管理机构,选任大量医学人才充任官。通过梳理宋代选任官的方法,包括试选法、征召法、萌补法、荐举法等,分析宋代政府选任官时禁止携带书籍、锁试、通行试卷等严格的措施,认为宋代官选任制度较为成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宋代“太医学三舍法”教育制度探析
收藏 引用
世界中西结合杂志 2018年 第1期13卷 12-14,47页
作者: 迟芬芳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 北京100029
宋徽宗较为重视医学,于崇宁三年(1104年)创设太医学,使之隶属于国子监,以培养具有较高治水平的者,并在其中实施王安石"三舍法"学校教育模式,从而建立了中国古代医学特有的"太医学三舍法"教育制度。在教学制度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日本《沪吴日记》所载清末中国中医史料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史料 2002年 第2期23卷 139-148页
作者: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北京100029
日本著名儒冈田篁所 ,于明治维新后的 1872年 2— 4月 ,前往中国江南上海、苏州畅游 ,回国后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 ,出版了《沪吴日记》 ,受到日本学者的关注。文章以原收藏于日本的《沪吴日记》为依据 ,通过研究作者与几位中国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资源在史文献学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史杂志 2003年 第2期33卷 125-128,F003页
作者: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北京100029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资源已被各学科广泛应用,成为进行专业研究的重要手段.将现化的网络资源应用于传统的史文献学研究,提高研究效率,拓宽研究视野,已成为史文献研究者应当了解的知识.在长期应用网络资源过程中,笔者总结积累了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诸痛不宜补气”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 2008年 第1期27卷 28-29页
作者: 于晓 武冰 严季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级博士研究生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100029
《丹溪心法·心脾痛七十》云:“心痛即胃脘痛……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诸痛不可补气。”其中“诸痛不可补气”之说,后世有不少家遵循之,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杂病广要·胸痹心痛》等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朝鲜《林撮要》所载中朝医学交流史料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史杂志 2001年 第1期31卷 17-17页
作者: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北京100029
由朝鲜内郑正先撰、杨礼寿校正 ,成书于 16~ 17世纪时期的《林撮要》一书 ,共 13卷12 8门 ,它引用了大量李朝前期的朝鲜书及当时已成书的中国书资料 ,是一部非常切合临床应用的综合性方书。特别是书中所收载的“中朝质问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更年期综合征病机多变,辨证当分清层次;临床症状复杂,治疗当内外合治
收藏 引用
环球中医药 2024年 第6期17卷 1079-1084页
作者: 马堃 史云 王凤兰 赵进喜 李成卫 孙孟章 贾海忠 刘宁 阮智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 北京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二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邯郸市肥乡区中医院国医馆 慈方中医馆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又称“绝经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退行性改变、脑垂体功能亢进、雌激素水平低下所导致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心理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任与认同:徐大椿与病人们的叙事医学考察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收藏 引用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2024年 第1期 260-278页
作者: 陈昱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文章以《洄溪案》中的案为基础,旁及相关资料,从患双方的叙事内容出发,发掘患之间的情感共享经历,深入个案从叙事医学视角考察徐大椿如何构建信任共情的患关系,提供充满尊重与共情的疗照护以及一群对徐大椿颇为推崇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