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16 篇 期刊文献
  • 140 篇 会议
  • 7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1,16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00 篇 医学
    • 575 篇 中西医结合
    • 472 篇 临床医学
    • 428 篇 中医学
    • 16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7 篇 工学
    • 2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15 篇 管理学
    • 10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7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131 篇 冠心病
  • 55 篇 中医药
  • 48 篇 心力衰竭
  • 45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44 篇 高血压
  • 41 篇 慢性心力衰竭
  • 39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36 篇 meta分析
  • 31 篇 中西医结合
  • 31 篇 网络药理学
  • 28 篇 中药
  • 28 篇 心血管疾病
  • 28 篇 心肌梗死
  • 27 篇 络风内动
  • 27 篇 系统评价
  • 24 篇 citespace
  • 24 篇 大鼠
  • 24 篇 随机对照试验
  • 22 篇 中医
  • 22 篇 数据挖掘

机构

  • 701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407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330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
  • 14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13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66 篇 中日友好医院
  • 65 篇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
  • 58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57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
  • 31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
  • 2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2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
  • 22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2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17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
  • 15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 14 篇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
  • 14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2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
  • 12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作者

  • 134 篇 王显
  • 102 篇 徐浩
  • 80 篇 史大卓
  • 59 篇 陈可冀
  • 45 篇 李红梅
  • 44 篇 高铸烨
  • 37 篇 林谦
  • 36 篇 王亚红
  • 36 篇 刘红旭
  • 34 篇 王硕仁
  • 34 篇 朱海燕
  • 34 篇 胡元会
  • 33 篇 赵勇
  • 28 篇 曲华
  • 27 篇 王阶
  • 24 篇 常佩芬
  • 24 篇 赵明镜
  • 23 篇 刘玥
  • 23 篇 郭维琴
  • 22 篇 付长庚

语言

  • 1,16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心血管科"
1163 条 记 录,以下是891-900 订阅
排序:
春天来了为什么血压变得不稳了?
收藏 引用
家庭中医药 2014年 第4期21卷 40-41页
作者: 李玉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
很多患高血压的朋友可能发现,平时血压控制得很平稳,但随着春天的到来,不知道为什么血压也变得不稳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而且,最近脾气也突然变得特别急躁,爱发脾气,胃口也不好了,不太想吃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来源: 评论
心脏搭桥术后中医调理妙方
收藏 引用
家庭中医药 2014年 第3期21卷 42-43页
作者: 李玉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
和我住在同一个小区的老张,得心脏病好多年了,经常说话动累了就胸闷、胸痛,有时憋气得很厉害。
来源: 评论
白衣高血压对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白衣高血压对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首届海峡两岸气血理论高峰论坛暨2015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年会
作者: 杨光 郭实 权欣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目的 探讨白衣高血压对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测量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后分为正常血压(Con)组109例和白衣高血压(wCH)组39例.患者进行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和DR检查.结果 两组临床和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得了冠心病,必须放支架吗?
收藏 引用
家庭中医药 2014年 第2期21卷 26-27页
作者: 李玉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
有位姓郭的大妈来找我看病,她说近一个月常常感觉憋气、出不来气,有时连续一两天都不能缓解,尤其是天气不好、阴天或者去人多的商场、地铁等场所时,这种感觉更明显。
来源: 评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速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速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收藏 引用
首届海峡两岸气血理论高峰论坛暨2015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年会
作者: 杨光 郭实 权欣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速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比较血压变化速率和脉搏波分析参数反映血管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2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得到的血压数据计算血压变化速率.用脉搏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代中医教育方法新探索
收藏 引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 第6期10卷 863-865页
作者: 郑昭瀛 苏泽琦 胡镜清 路志正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内科 北京10005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 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科 北京100053
随着民众多样化健康需求进一步扩大、社会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中医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在回顾当代以师承和院校教育为主的中医教育模式基础上,讨论了现行中医教育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在充分了解中医学学特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合猪苓汤治疗下利验案分析
收藏 引用
现代中医临床 2014年 第2期21卷 45-46页
作者: 肖珉 李玉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 北京100700
葛根黄芩黄连汤与猪苓汤均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前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主治外有表邪未解,邪热入里证,症见身热,下利臭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天,降压药能停吗
收藏 引用
大众健康 2015年 第7期 50-50页
作者: 沈晓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
夏天到了,因天气炎热,人体血管扩张,和冬天相比,一些患者血压似乎有所下降,于是常有患者自行停掉降压药或自行减少药量,这种做法确实比较普遍.但是,这种做法实际上并不可取,有的还会带来严重后果.夏天能用冬季降压药吗?夏季自己测量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内质网应激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 第4期17卷 407-411页
作者: 潘国忠 杨士伟 周玉杰 高松涛 陈淑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心内科 1011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2病房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教育部心血管重构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 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院
目的通过体内大鼠模型观察低血糖水平对内质网应激(ERS)感受蛋白及凋亡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er大鼠40只中随机选2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另20只为假手术,再随机分为正常血糖假手术组(SN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瘀理论在皮肤病临床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 第11期34卷 1379-1381页
作者: 王宁 庄国康 陈可冀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100029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 北京100053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 北京100091
血瘀理论在中医皮肤应用十分广泛,多种常见皮损及现代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均可作为血瘀证的诊断依据和运用活血化瘀法的指征。治疗风邪、热邪引起的皮肤病和瘙痒性、出血性、顽固性皮肤病时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也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