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9 篇 期刊文献
  • 122 篇 学位论文
  • 47 篇 会议
  • 6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9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3 篇 医学
    • 352 篇 中医学
    • 270 篇 中西医结合
    • 10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8 篇 临床医学
    • 1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1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9 篇 工学
    • 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管理学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理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4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农学
    • 1 篇 兽医学

主题

  • 41 篇 伤寒论
  • 34 篇 临床应用
  • 25 篇 《伤寒论》
  • 24 篇 经方
  • 22 篇 数据挖掘
  • 20 篇 张仲景
  • 15 篇 用药规律
  • 14 篇 网络药理学
  • 14 篇 文献研究
  • 13 篇 学术思想
  • 12 篇 金匮要略
  • 11 篇 伤寒杂病论
  • 11 篇 方剂
  • 10 篇 方剂学
  • 9 篇 配伍
  • 9 篇 中药
  • 8 篇 医案
  • 8 篇 中医
  • 8 篇 临床经验
  • 7 篇 临床研究

机构

  • 28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18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18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17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17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5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14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14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1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
  • 10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10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9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
  • 9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9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9 篇 广东药科大学
  • 8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8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7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作者

  • 34 篇 王庆国
  • 30 篇 王雪茜
  • 24 篇 程发峰
  • 12 篇 穆杰
  • 12 篇 廖星
  • 12 篇 liao xing
  • 11 篇 李宇航
  • 10 篇 王琦
  • 10 篇 wang qingguo
  • 9 篇 wang qing-guo
  • 9 篇 张林
  • 9 篇 wang xueqian
  • 8 篇 赵琰
  • 8 篇 郑丰杰
  • 8 篇 段金廒
  • 7 篇 孙燕
  • 7 篇 李长香
  • 7 篇 cheng fafeng
  • 7 篇 wang qi
  • 7 篇 赵进喜

语言

  • 49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经典方剂的应用基础研究"创新团队"
494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张元素“心脾相关、火土并重”思想的理探讨及应用研究
张元素“心脾相关、火土并重”思想的理论探讨及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沈翊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目的:考察“心脾相关、火土并重”思想在金元以前医籍中的源流和张元素“心脾相关、火土并重”思想的主治特点、用药规律、临床应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而探讨张元素“心脾相关、火土并重”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发展脉络。方法:以文献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炳厚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地龟汤类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研究
张炳厚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地龟汤类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
收藏 引用
作者: 段昱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张炳厚老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有着近50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借助对中医临床实践的刻苦钻研,总结出一套以脏腑辨证为核心,遣方新颖、用药独特的辨证治规律。1张炳厚老师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典名方保元汤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经典名方保元汤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常阿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保元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组方严谨精炼,用药效专力宏。近年来,为了迅速适应国家药品的市场需求和促进中草药复方制剂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鼓励经典名方的开发,对出自古代经典名方中的中药复方制剂采用简化审核。本研究中医药基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方家曹颖甫方药剂量规律的研究
经方家曹颖甫方药剂量规律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邓秀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剂量是方药的灵魂,是医生的利刃,关乎中医的疗效和生死。目前中药剂量标准的设定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剂量与所规定的剂量标准存在较大偏差。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经方之所以作为中医方药的典范流传至今,源于它毋庸置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逍遥散证理研究临床宏观、微观指标的实验
逍遥散证理论研究及临床宏观、微观指标的实验论证
收藏 引用
作者: 嵇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本课题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肝郁证候客观指标评价体系与中药复方干预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的一部分。本学位文从文献研究入手,通过专家咨询、临床实验证等方案对逍遥散相关的宏观及微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虎汤及其类方治疗皮肤病之文献研究与运用
白虎汤及其类方治疗皮肤病之文献研究与运用
收藏 引用
作者: 郑易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1研究目的《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经典著作,仲景创立中医学辨证治的理基础和治疗法则,具备了理与实际的相互联系,至今仍有效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而白虎汤及其类方作为清阳明气分之主要方剂,重要性毋庸置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推理有效式的张仲景药物主治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 第10期39卷 807-810页
作者: 马思思 贾春华 郭瑨 庄享静 杨晓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100029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以麻黄、桂枝、芍药、半夏为例,探求《伤寒杂病》中药物主治。应用命题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有效式——肯定前件式及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式以及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有效式确认《伤寒杂病》中麻黄、桂枝、芍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伤寒杂病》与《脾胃》脾胃生理证治观的相关性研究
《伤寒杂病论》与《脾胃论》脾胃生理证治观的相关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陈素娥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历代医家都认为《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治的基础,《脾胃》则是东垣脾胃 观的集中体现,文中提出的“阴火”“脾胃元气”最有特色,完善了中医内伤病的治。本课题通过探讨《伤寒杂病》与《脾胃》(文中简称“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文献整理的外感病因之“燥邪”探讨
基于文献整理的外感病因之“燥邪”探讨
收藏 引用
作者: 高黎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燥,有关于病因病机、证候表现、诊治方药、五运六气等诸多方面,是中医的重要概念之一。本文总结了近现代医家对“燥”争的主要内容,包括燥的阴阳属性之争、燥的内外之、燥的季节性之辨以及治燥剂之析,并对这些理进行了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地区实验树晌的饲养管理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3年 第2期 64-68页
作者: 赵琰 吴婷婷 李翼飞 孙晔 孙慧 胡丽娜 屈会化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  北京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典方剂的应用基础研究”创新团队  北京  (100029)
树鼩作为低等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引起研究者重视,将其作为实验动物的实验需求越来越多。作为南方亚热带动物,树嗣如何适应北方地区的生活是北方地区将其用作实验动物的前提。本实验探索出适宜树购居住的饲养笼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