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4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2 篇 医学
    • 62 篇 中医学
    • 57 篇 中西医结合
    • 2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8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6 篇 证候
  • 6 篇 甘遂半夏汤
  • 5 篇 辨证
  • 5 篇 甘草
  • 4 篇 伤寒论
  • 4 篇 甘遂
  • 4 篇 大鼠
  • 4 篇 中医疗法
  • 4 篇 癌性腹水
  • 3 篇 临床应用
  • 3 篇 现代研究
  • 3 篇 慢性应激
  • 3 篇 十八反
  • 3 篇 仲景学说
  • 3 篇 脉诊
  • 3 篇 辨证论治
  • 3 篇 反药组合
  • 3 篇 非酒精性脂肪肝
  • 3 篇 综述
  • 2 篇 肾功能

机构

  • 105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2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10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5 篇 山西中医学院
  • 5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4 篇 中日友好医院
  • 3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3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3 篇 兰州大学
  • 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2 篇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
  • 2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2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2 篇 北京积水潭医院
  • 2 篇 北京中医医院
  • 2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教育部证候及方剂...
  • 2 篇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
  • 2 篇 潍坊市中医院

作者

  • 14 篇 王庆国
  • 13 篇 钟赣生
  • 12 篇 王雪茜
  • 12 篇 李峰
  • 11 篇 王茜
  • 11 篇 程发峰
  • 10 篇 陈家旭
  • 10 篇 穆杰
  • 9 篇 马捷
  • 7 篇 王天芳
  • 7 篇 柳海艳
  • 7 篇 刘佳
  • 7 篇 高源
  • 7 篇 刘晶
  • 7 篇 赵进喜
  • 7 篇 刘云翔
  • 6 篇 贾海忠
  • 6 篇 郭霞珍
  • 6 篇 胡素敏
  • 5 篇 欧丽娜

语言

  • 110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文献教研室"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论“诸痛不宜补气”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 2008年 第1期27卷 28-29页
作者: 于晓 武冰 严季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级博士研究生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100029
《丹溪心法·心脾痛七十》云:“心痛即胃脘痛……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诸痛不可补气。”其中“诸痛不可补气”之说,后世有不少医家遵循之,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杂病广要·胸痹心痛》等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未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未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国际中医治未病学术大会
作者: 杨萌 尹东奇 杨毅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10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教研室 南京200023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北京100029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确定"未病"的概念,调查和研究临床中常见未病与体质的关系,扩展中医辨证论治的范畴。方法选择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健康体检者523例,观察体检时出现的异常项目与其体质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 第1期25卷 127-130页
作者: 韩森 吕爱平 李健 姜淼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700 潍坊市中医院 山东潍坊26104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北京100029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中最具中医特色的部分,其现代化发展也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关键核心,然而研究方法的不足造成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发展的局限。网络药理学作为新兴的系统研究复杂药物生物学效应的技术,在多成分、多靶点药物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肝病脉象类型及脉图特征的现代文献研究
肝病脉象类型及脉图特征的现代文献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
作者: 王思颖 薛晓琳 王天芳 刘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北京100029
肝病种类较多,不同的肝病对脉象的表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肝病指发生于肝脏的各种西医疾病,具有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的特点.近些年,鉴于中医药在治疗肝病方面的一些优势,研究者以西医的肝脏疾病为切入点,对其进行了中医证、症特点的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舌形的探讨
收藏 引用
环球中医药 2013年 第12期6卷 911-913页
作者: 李静 陈家旭 池孟修 刘玥芸 赵宏波 李晓娟 白晓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博士研究生100029
一方面,从中医的角度,摘录了古代文献对每种舌形的形态、主证、成因及全身症状的相关论述,从而为中医辨证找到了文献依据和理论来源;另一方面,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列出了每种舌形的组织形态、病理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每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适应性不良疾病”探讨航天、航海常见健康问题的中医学探讨
收藏 引用
河北中医 2013年 第11期35卷 1711-1713页
作者: 马捷 李峰 刘晶 吴凤芝 韩晨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北京100029
对于进行特殊作业的人群,适应不良性疾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适应性不良疾病是机体为维持生存,对应激作最大变化适应,而在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疾病。适应不良性疾病由各种刺激所引起,持续时间较长,不同患者表现也有差异,有以躯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唐容川《血证论》咳血证治探析
收藏 引用
环球中医药 2014年 第11期7卷 856-860页
作者: 王蜀嘉 刘群 刘玥芸 陈家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博士研究生100029
唐容川《血证论》言咳血有寒热虚实内外因,其证候类型包括实咳、虚咳、痰咳、气咳、骨蒸咳、痨虫咳等,其辨证明确,治法用药在前人诊治杂病的基础上,加入血证的考虑,贯彻其"和法为血证第一良法"的主张。又提出"实证断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郭霞珍教授辨治失眠经验
收藏 引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 第5期32卷 10-12页
作者: 叶金竹 郭霞珍 贵阳中医学院基础部中医基础教研室 贵州贵阳550002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系 北京100029
介绍郭霞珍教授辨治失眠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强调培扶正气,调护脾胃,临床重视现代药理研究,药食同源。主张融汇古今,中西贯通。
来源: 评论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型、证素的分布规律
收藏 引用
中医药导报 2017年 第5期23卷 28-31页
作者: 连雅君 王庆国 程发峰 王雪茜 马重阳 穆杰 岳文超 杜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典方剂的应用基础研究”创新团队北京100029
目的:总结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证型、证素在临床中的常见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NAFLD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近5年与临床证型、证素的相关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分析,并进行中医理论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仲景脉法自成体系,平脉辨证,服务临床
收藏 引用
环球中医药 2018年 第12期11卷 1919-1923页
作者: 刘宁 杨桢 张保春 贾海忠 赵进喜 肖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 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方药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 慈方中医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100700
仲景脉法是仲景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张仲景在总结继承总结《内经》《难经》脉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仲景脉法,自成体系,切合实用,为后世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仲景脉法对我们理解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学好《伤寒论》提高临床疗效有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