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医学
    • 5 篇 中医学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2 篇 日本
  • 1 篇 史学类网页
  • 1 篇 《医学疑问》
  • 1 篇 朝鲜
  • 1 篇 丹羽正伯
  • 1 篇 《两东笔语》
  • 1 篇 网络资源
  • 1 篇 中医类检索
  • 1 篇 中医史料
  • 1 篇 目录查找
  • 1 篇 《洄溪医案》
  • 1 篇 传统社会
  • 1 篇 小儿
  • 1 篇 脉象
  • 1 篇 中国
  • 1 篇 医学史料
  • 1 篇 伤寒论
  • 1 篇 朱丹溪
  • 1 篇 文献研究
  • 1 篇 叙事医学

机构

  • 9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1 篇 中国中医研究院信...
  • 1 篇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

作者

  • 4 篇 梁永宣
  • 2 篇 严季澜
  • 1 篇 王天芳
  • 1 篇 钟赣生
  • 1 篇 wang tian-fang
  • 1 篇 于晓
  • 1 篇 马健
  • 1 篇 陈昱良
  • 1 篇 康晓梅
  • 1 篇 薛晓琳
  • 1 篇 zhao fu-cheng
  • 1 篇 葛舰
  • 1 篇 陈丽平
  • 1 篇 li liu-ji
  • 1 篇 于晓飞
  • 1 篇 chen li-ping
  • 1 篇 万芳
  • 1 篇 liang yongxuan
  • 1 篇 武冰
  • 1 篇 xue xiao-lin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伤寒论》《金匮要略》“缓脉”及兼脉辨解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 第1期37卷 9-11页
作者: 陈丽平 王天芳 薛晓琳 赵绂诚 葛舰 于晓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各家教研室 四川610075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缓脉"及其兼脉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进行辨析,指出缓脉一脉被赋予多种含义并见于不同疾病的认识,存在概念和逻辑上的混淆。为规范认识,建议将缓脉不同含义剥离,如其"不快不慢,从容和缓&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日本《沪吴日记》所载清末中国中医史料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史料 2002年 第2期23卷 139-148页
作者: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北京100029
日本著名儒冈田篁所 ,于明治维新后的 1872年 2— 4月 ,前往中国江南上海、苏州畅游 ,回国后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 ,出版了《沪吴日记》 ,受到日本学者的关注。文章以原收藏于日本的《沪吴日记》为依据 ,通过研究作者与几位中国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资源在史文献学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史杂志 2003年 第2期33卷 125-128,F003页
作者: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北京100029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资源已被各学科广泛应用,成为进行专业研究的重要手段.将现化的网络资源应用于传统的史文献学研究,提高研究效率,拓宽研究视野,已成为史文献研究者应当了解的知识.在长期应用网络资源过程中,笔者总结积累了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日本《两东笔语》所载笔谈医学史料研究——以药物、诊疗为核心
收藏 引用
中医药文化 2015年 第1期10卷 8-12页
作者: 李敏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有丹羽正伯所著《两东笔语》一书,详细记载了日本江户宽延元年日本东都官丹羽正伯与朝鲜通信使者笔谈的经过,对双方探讨药物、诊治疾病等内容都有详细记述,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医学史料,真实、生动地呈现了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诸痛不宜补气”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 2008年 第1期27卷 28-29页
作者: 于晓 武冰 严季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级博士研究生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100029
《丹溪心法·心脾痛七十》云:“心痛即胃脘痛……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诸痛不可补气。”其中“诸痛不可补气”之说,后世有不少家遵循之,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杂病广要·胸痹心痛》等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阳痿证治观点的发展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 第10期33卷 905-907页
作者: 李柳骥 严季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文献教研室 100029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为后世阳痿从肾论治奠定了基础,阳痿“。肾虚说”成为历代论治阳痿的主流;金明时代家多从肝论治阳痿;清代陈士铎从心论治阳痿,韩善徵偏重于养阴治疗,后世家或辨证论治,或专方专药因病施治,或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儿咳喘病证古代中医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 第6期23卷 15-17页
作者: 万芳 马健 刘玉玮 孟凡红 康晓梅 钟赣生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药教研室 北京100029
来源: 评论
朝鲜《林撮要》所载中朝医学交流史料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史杂志 2001年 第1期31卷 17-17页
作者: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北京100029
由朝鲜内郑正先撰、杨礼寿校正 ,成书于 16~ 17世纪时期的《林撮要》一书 ,共 13卷12 8门 ,它引用了大量李朝前期的朝鲜书及当时已成书的中国书资料 ,是一部非常切合临床应用的综合性方书。特别是书中所收载的“中朝质问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任与认同:徐大椿与病人们的叙事医学考察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收藏 引用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2024年 第1期 260-278页
作者: 陈昱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文章以《洄溪案》中的案为基础,旁及相关资料,从患双方的叙事内容出发,发掘患之间的情感共享经历,深入个案从叙事医学视角考察徐大椿如何构建信任共情的患关系,提供充满尊重与共情的疗照护以及一群对徐大椿颇为推崇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