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23 篇 期刊文献
  • 6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47 篇 医学
    • 166 篇 中西医结合
    • 132 篇 中医学
    • 8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9 篇 临床医学
    • 3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口腔医学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0 篇 教育学
    • 19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8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6 篇 工学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主题

  • 22 篇 大鼠
  • 9 篇 脑出血
  • 9 篇 脑缺血
  • 8 篇 证候
  • 8 篇 中药
  • 7 篇 利开灵
  • 7 篇 针刀
  • 7 篇 辨证论治
  • 6 篇 三七总皂甙
  • 6 篇 甘遂半夏汤
  • 6 篇 小鼠
  • 6 篇 中医疗法
  • 6 篇 中医药疗法
  • 6 篇 《伤寒论》
  • 5 篇 临床应用
  • 5 篇 方剂学
  • 5 篇 营养学
  • 5 篇 细胞因子
  • 5 篇 伤寒论
  • 5 篇 神经元

机构

  • 374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4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21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14 篇 中日友好医院
  • 12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11 篇 山西中医学院
  • 11 篇 北京大学
  • 10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7 篇 煤炭总医院
  • 6 篇 河北大学
  • 5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5 篇 四川大学
  • 5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4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4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内蒙古医科大学
  • 4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3 篇 西安医学院
  • 3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作者

  • 21 篇 王庆国
  • 18 篇 黄启福
  • 18 篇 李健
  • 16 篇 钟赣生
  • 16 篇 许红
  • 16 篇 司银楚
  • 15 篇 吴海霞
  • 13 篇 王天芳
  • 13 篇 王雪茜
  • 12 篇 李峰
  • 12 篇 程发峰
  • 11 篇 陈家旭
  • 11 篇 穆杰
  • 11 篇 胡素敏
  • 11 篇 王茜
  • 11 篇 王民生
  • 10 篇 朱培纯
  • 9 篇 潘彦舒
  • 9 篇 张宇忠
  • 9 篇 谢鸣

语言

  • 386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教研室"
387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清开灵有效组份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04年 第6期35卷 666-669页
作者: 徐丽荣 马世彬 李澎涛 唐启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 北京100029 泰山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山东泰安271000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北京100078
脑缺血后脑组织的炎症损伤反应因其预后差,死亡率高,而且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此炎症反应是以脑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并穿越血管壁,浸润脑组织,同时伴有微血管功能紊乱,局部脑组织中液体和血浆蛋白积聚为标志的急性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柏及其主要成分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年 第1期22卷 156-159页
作者: 吕燕宁 邱全瑛 王毅 郝钰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北京100029
目的:观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黄柏及其3种主要成分:小檗碱、药根碱与巴马汀对正常小鼠脾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以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作为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偏振法测定脾细胞膜脂质区的流动性。结果:在无ConA刺激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芪、三七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HSP70及其转录因子GAF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年 第7期21卷 559-566页
作者: 张会存 史瑞 李健 李晓红 李军祥 杨美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 北京市100078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与胚胎学教研室 北京市100029
目的:明确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及其转录因子GAF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替普瑞酮组、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运用幽门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脑缺血血脑屏障损伤与蛋白水解酶的相关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5年 第6期21卷 679-682页
作者: 唐卉凌 李澎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北京100029
血脑屏障(brain blood barrier,BBB)主要也括三层结构:脑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有学者认为BBB包括两道屏障:一为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做静脉腔面的内皮细胞,包括内皮之间的紧密连接,它们的作用是限制血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龙芩草喷雾剂对油酸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年 第6期21卷 377-378页
作者: 李海燕 牛欣 司银楚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北京100029
龙芩草喷雾剂是由地龙、黄芩、甘草组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其药理学研究结果,采用现代科技工艺精制而成的新型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痰止咳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祛痰方剂的源流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 第8期17卷 839-840页
作者: 郑璐玉 张玉华 李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体质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南京210029
参考历代文献的相关记载,对祛痰方剂的源流进行了初步研究,因痰病的范围甚广,明晰痰病方剂的源流及其发展,其目的是为我们现代临床辨别及治疗痰病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奠定基础
来源: 评论
黄芪糖蛋白、雷公藤甲素、雷帕霉素和氢化考的松体外免疫抑制作用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年 第10期26卷 2411-2414页
作者: 杨向竹 赵俊云 崔向青 胡秀华 冯前进 刘亚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100029 山西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太原030024
目的:比较黄芪糖蛋白与雷公藤甲素、雷帕霉素、氢化考的松的体外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黄芪糖蛋白、雷公藤甲素、雷帕霉素、氢化考的松作用于小鼠脾细胞,MTT法测定4种药物对ConA、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4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与蒙药药性理论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 第5期33卷 606-608页
作者: 佟海英 高学敏 王淳 钟赣生 张建军 那生桑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中药教研室 北京100029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通过对中药与蒙药的药性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两种药物学体系的异同,以期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拓展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从而促进民族传统医药事业的发展。
来源: 评论
IGF2BP3对儿童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收藏 引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 第3期56卷 233-239页
作者: 王阳 申亮亮 封琳 樊巧玲 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儿科 铜川727100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医学免疫学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儿科
目的分析调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展的关键基因,探讨m6A甲基化修饰阅读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3,IGF2BP3)调控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Oexpl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种炎性递质与休克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 第9期13卷 1014-1015,1018页
作者: 尹旭 张宇忠 杨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市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 北京市100029
本文综述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10、IL-4四种细胞因子与休克的关系。TNF-α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是初始致休克因子。血清IL-6的水平较TNF-α延迟,可以反映严重感染的程度。IL-10对休克时TNF-α和IL-6水平起到下调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