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15 篇 期刊文献
  • 6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7 篇 医学
    • 215 篇 中西医结合
    • 163 篇 中医学
    • 11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00 篇 临床医学
    • 3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口腔医学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4 篇 教育学
    • 23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 篇 理学
    • 8 篇 生物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0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7 篇 工学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主题

  • 26 篇 大鼠
  • 13 篇 中药
  • 10 篇 脑缺血
  • 9 篇 脑出血
  • 9 篇 中医药疗法
  • 8 篇 证候
  • 8 篇 小鼠
  • 7 篇 利开灵
  • 7 篇 针刀
  • 7 篇 辨证论治
  • 7 篇 治疗
  • 7 篇 《伤寒论》
  • 6 篇 中医
  • 6 篇 三七总皂甙
  • 6 篇 动物模型
  • 6 篇 中医学
  • 6 篇 病理学
  • 6 篇 伤寒论
  • 6 篇 中草药
  • 6 篇 哮喘

机构

  • 445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40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26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17 篇 山西中医学院
  • 16 篇 中日友好医院
  • 15 篇 北京大学
  • 12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11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8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7 篇 煤炭总医院
  • 7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7 篇 暨南大学
  • 6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6 篇 河北大学
  • 6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6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6 篇 四川大学
  • 6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5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34 篇 黄启福
  • 24 篇 王庆国
  • 18 篇 李健
  • 16 篇 钟赣生
  • 16 篇 王谦
  • 16 篇 许红
  • 16 篇 司银楚
  • 15 篇 王天芳
  • 15 篇 王雪茜
  • 15 篇 吴海霞
  • 14 篇 贾旭
  • 14 篇 程发峰
  • 13 篇 陈家旭
  • 13 篇 穆杰
  • 13 篇 赵进喜
  • 12 篇 贾海忠
  • 12 篇 李峰
  • 11 篇 张宇忠
  • 11 篇 谢鸣
  • 11 篇 刘雪梅

语言

  • 482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483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芪蓝糖脂宁胶囊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肝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年 第4期20卷 211-213页
作者: 张德芹 张建军 钟赣生 王景霞 胡素敏 高学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中药学教研室 北京100029
目的: 探讨芪蓝糖脂宁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饲2个月, 小剂量(30mg/kg) 一次性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造模成功后, 灌胃给药, 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芪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阿拉伯香药在中医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 第4期32卷 312-313页
作者: 李少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中药学教研室 北京100029
阿拉伯香药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应用范围广泛,以其显著的活血定痛生肌作用,被外科各种疾病的多个发病环节广泛使用,且被多种剂型所采用,尤以丸散膏丹等成药多见。
来源: 评论
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年 第4期20卷 310-313页
作者: 史瑞 李晓红 刘礼剑 李健 李军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 北京市100078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与胚胎学教研室 北京市100029
目的:阐明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9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9只,替普瑞酮组9只,黄芪组9只,三七组9只,黄芪+三七组9只.运用幽门弹簧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大脑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对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通络救脑口服液的干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年 第10期25卷 1678-1680页
作者: 张晓杰 董海影 孙玉荣 李澎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齐齐哈尔101006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北京100029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对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通络救脑口服液的干预作用。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通络救脑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1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毒清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死亡率的剂量效应关系与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 第4期28卷 45-48页
作者: 王华东 李飞 陆大祥 王彦平 戚仁斌 付咏梅 黄启福 李楚杰 广东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广东510632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 北京10002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中药四毒清对内毒素血症小鼠死亡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0mg/kg)复制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四毒清,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率,并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_α和IL_10含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胆汁性肝硬化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收藏 引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8年 第21期26卷 1295-1300页
作者: 杜庆红 徐雅 刘芳 李姝玉 汤轶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北京市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数理系教研室 北京市100029
目的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角度观察大鼠胆汁性肝硬化模型的特点.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CBDL)的方法 ,制作胆汁性肝硬化模型.计算模型的肝、脾系数;Masson染色,观察纤维组织再生的情况;门静脉和股动脉插管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油红O及苏丹黑B对重度脂肪肝组织脂质染色效果的比较
收藏 引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年 第2期28卷 217-218页
作者: 杨美娟 蔡华丹 李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北京100029
目前,脂肪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诱发肝纤维化、硬化的常见原因,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近年来,本课题组开展了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时测脏”理论的分析和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06年 第2期47卷 85-87页
作者: 郭霞珍 刘晓燕 马淑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号100029
在总结前人和自身对中医脏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时测脏”,即指在中医“天人相应”观指导下,根据中医五脏与“时”(即天气、自然之气,时令、时辰等)相通应的特点,观察特定时相下机体的整体功能变化,从而推测归纳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敖氏伤寒金镜录》在日本流传情况的若干调查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史杂志 2003年 第1期33卷 3-6页
作者: 梁嵘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究室 北京100029
《敖氏伤寒金镜录》是中国现存第一部舌诊专著 ,该书传入日本后 ,于 16 5 4年被刊刻出版 ,并在刻本的基础上形成多种抄本。《敖氏伤寒金镜录》在日本的流传 ,不但对日本江户时代的汉方医学之诊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也为形成汉方医学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方剂学“反佐”概念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04年 第8期45卷 565-567页
作者: 张娜 谢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00029
“反佐”是中医组方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历代名方配伍中具有技巧性的内容之一。明确“反佐”概念及其内涵对于完善方剂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从对“反佐”概念的演变和有关“反佐”认识的分析,提出“反佐配伍”理论的哲学基础、概念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