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6 篇 期刊文献
  • 6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4 篇 工学
    • 12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7 篇 建筑学
    • 6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6 篇 矿业工程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冶金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5 篇 理学
    • 19 篇 化学
    • 6 篇 物理学
    • 1 篇 数学
  • 6 篇 历史学
    • 6 篇 考古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12 篇 耐蚀性
  • 11 篇 铝合金
  • 9 篇 碳钢
  • 8 篇 涡流空气分级机
  • 7 篇 钢渣
  • 7 篇 缓蚀剂
  • 6 篇 交流阻抗
  • 6 篇 镁合金
  • 6 篇 腐蚀
  • 6 篇 不锈钢
  • 6 篇 数值模拟
  • 5 篇 电化学
  • 5 篇 eis
  • 4 篇 腐蚀行为
  • 4 篇 电化学阻抗谱
  • 4 篇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 篇 吸水率
  • 4 篇 海洋环境
  • 4 篇 涂层
  • 4 篇 防腐

机构

  • 224 篇 北京化工大学
  • 18 篇 材料电化学过程与...
  • 16 篇 文物保护领域科技...
  • 7 篇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
  • 6 篇 武汉工程大学
  • 6 篇 海军涂料分析检测...
  • 5 篇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
  • 4 篇 材料电化学过程与...
  • 4 篇 故宫博物院
  • 3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3 篇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
  • 3 篇 北京工商大学
  • 3 篇 防化研究院
  • 2 篇 材料电化学过程与...
  • 2 篇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
  • 2 篇 合肥城市学院
  • 2 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 2 篇 北京碧海舟腐蚀防...
  • 2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92...
  • 2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95...

作者

  • 40 篇 左禹
  • 38 篇 唐聿明
  • 35 篇 赵旭辉
  • 30 篇 刘家祥
  • 29 篇 王菊琳
  • 27 篇 熊金平
  • 26 篇 刘斌
  • 22 篇 liu jiaxiang
  • 20 篇 赵景茂
  • 19 篇 liu bin
  • 18 篇 王峰
  • 18 篇 xiong jin-ping
  • 14 篇 周勇
  • 14 篇 zuo yu
  • 13 篇 徐斌
  • 13 篇 zhou yong
  • 13 篇 李志林
  • 13 篇 吉静
  • 11 篇 吴玉清
  • 11 篇 刘岩

语言

  • 2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实验室"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连续还原法制备Au/Fe_3O_4纳米复合粒子
收藏 引用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 第1期43卷 45-50页
作者: 洛园 李敏 刘家祥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20~40 nm的Fe3O4颗粒。在Fe_3O_4悬浮液中分别利用柠檬酸钠单独作为还原剂、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和抗坏血酸共同作为还原剂还原HAu Cl4,生成10~90 nm的Au纳米颗粒,形成Au/Fe3O4复合颗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iO_2-B_2O_3-ZrO_2陶瓷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收藏 引用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 第6期40卷 50-55页
作者: 马国强 李友芬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采用料浆法以水玻璃为粘结剂在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主要组成为SiO2-B2O3-ZrO2的陶瓷涂层。利用XRD、TG-DTA、SEM分析了陶瓷涂层的相组成及显微组织,并测试了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当陶瓷骨料(g)与水玻璃(mL)的比例为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O_2^-及其浓度对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碳钢早期孔蚀的作用
收藏 引用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5年 第2期27卷 123-128页
作者: 唐聿明 牛犇 林冰 赵旭辉 左禹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应用动电位极化、Mott-Schottky曲线测试和XPS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含0.05 mol/L Cl-,p H值为11的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常用缓蚀剂亚硝酸盐对Q235碳钢小孔腐蚀早期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NO2-对稳定孔蚀和亚稳态孔蚀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亚稳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吸附-电解协同法处理铜氨络合废水
收藏 引用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6期41卷 52-57页
作者: 魏凯 魏刚 樊保民 张庆亮 乔宁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针对铜氨络合废水处理难度大、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吸附-电解协同处理的新方法。以模拟铜氨络合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电解温度等因素对电解法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将改性油酸吸附剂涂覆在阴极表面,采用正交试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常压脱水制备羟丙基-β-环糊精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5期41卷 53-58页
作者: 樊保民 魏刚 于永申 王宁 魏凯 乔宁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以β-环糊精(β-CD)与环氧丙烷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中合成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浓浆,并利用无水乙醇对其除盐,常压下(101.3kPa)采用丙烯酰胺类高吸水树脂对浓浆进行循环脱水以取代原有减压除水设备,干燥后得到HP-β-CD固体,产率为6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酸锆粉体及其表征
收藏 引用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 第2期42卷 65-69页
作者: 胡刚 李友芬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ZrSiO4粉体,研究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催化剂(铁离子)对ZrSiO4合成率的影响;采用XRD、SEM、激光粒度仪等分析了ZrSiO4的晶相组成、结晶形貌以及产物粒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未添加催化剂时,ZrSiO4的合成温度高达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涡流空气分级机进口风速和转笼转速匹配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工程 2015年 第3期43卷 41-45页
作者: 刘蓉蓉 刘家祥 于源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北京100029
为寻求涡流空气分级机进口风速和转笼转速的最佳匹配,利用Fluent软件对涡流空气分级机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当进口风速与转笼外缘的切向线速度相等或相近时流场最稳定。在流场较稳定的前提下,较高进口风速和转笼转速时,环形区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钢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放热和动力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 第4期43卷 40-45页
作者: 武伟娟 刘家祥 齐立倩 贾瑞权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通过测定钢渣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20%、30%、40%的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放热速率,根据Krstulovic-Dabic动力学模型得到几何晶体生长指数n、反应速率常数K、各阶段转换时的水化度α,进而研究钢渣掺量对钢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蒸汽凝结水中十八胺超分子缓蚀剂对碳钢的保护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3期41卷 69-75页
作者: 樊保民 魏刚 王宁 于永申 乔宁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分别采用分子动力学与半经验量子化学法,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十八胺(ODA)超分子包合体系的稳定构象进行了研究。以旋转挂片实验得到的碳钢腐蚀速率为基础,通过Arrhenius方程和过渡态理论,分析了该包合物在蒸汽凝结水中对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动态H_2S/CO_2体系中疏水链上的双键对咪唑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5年 第6期35卷 505-509页
作者: 赵景茂 赵雄 姜瑞景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029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分别用硬脂酸、油酸、山俞酸和芥酸4种脂肪酸与二乙烯三胺合成了4种咪唑啉化合物。通过动态失重、SEM、接触角、原子力力曲线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分析表征手段,研究了它们在动态H_2S/CO_2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及其在20#碳钢表面上的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