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罹患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风险增加,并且受气管插管、镇静镇痛等因素的影响,DVT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使其难以识别。由于重症患者生理储备受损严重,在出现...
详细信息
[目 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罹患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风险增加,并且受气管插管、镇静镇痛等因素的影响,DVT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使其难以识别。由于重症患者生理储备受损严重,在出现DVT后导致不良预后的风险也更高。本研究对ICU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 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为各个专科及ICU进行DVT的预防性治疗提供依据。[方 法]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号楼ICU 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47例患者为样本人群,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确定研究对象131例。在入院24h内行床旁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有无血栓形成将研究对象分为血栓组(A组)32例和无血栓组(B组)99例。B组患者中排除未能进行第二次超声检查便出院或死亡的患者8例,对B组剩余患者继续行床旁血管超声检查(每周1次直至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或患者出院、死亡),根据有无新的血栓形成分为新血栓形成组(B1组)35例和无新血栓形成组(B2组)56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Myocardial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吸烟情况、基础疾病、血型、实验室检验结果、治疗用药情况等相关资料。A组和B组间比较分析ICU外LEDVT的危险因素,B1组和B2组间比较分析ICU内LEDVT的危险因素。使用spss1 7.0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t检验、二分类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出各种因素与LEDVT的相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LEDVT入科时的发生率为24.4%,ICU内的发生率为38.5%。左侧血栓形成的比例高于右侧,血栓中周围型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最常见。血栓形成后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2、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B两组间比较:吸烟、肥胖、恶性肿瘤、既往VTE病史、脑卒中病史、肾脏疾病病史、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年龄、肥胖、吸烟、既往VTE病史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B1、B2两组间比较:吸烟、肥胖、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COPD病史、脑卒中病史、血型、脓毒血症、年龄、APACHEⅡ评分、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D-二聚体、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制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吸烟、糖尿病、脓毒血症、制动时间、未抗凝治疗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1、ICU患者LEDVT发生率较高,左侧血栓形成的比例高于右侧,血栓中周围型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最常见,血栓形成后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2、研究表明年龄、肥胖、吸烟、既往VTE病史是ICU外LEDVT的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脓毒血症、制动时间、未抗凝治疗是ICU内LEDVT的危险因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