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5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2 篇 医学
    • 134 篇 临床医学
    • 1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中西医结合
    • 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9 篇 工学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3 篇 高血压
  • 12 篇 危险因素
  • 10 篇 心力衰竭
  • 8 篇 心血管疾病
  • 7 篇 心房颤动
  • 7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6 篇 心肌梗塞
  • 6 篇 肾上腺髓质素
  • 5 篇 再灌注损伤
  • 5 篇 基因
  • 5 篇 心肌缺血
  • 5 篇 心电图
  • 5 篇 脂质体
  • 5 篇 糖尿病
  • 4 篇 脑血管意外
  • 4 篇 一氧化氮
  • 4 篇 内皮素
  • 4 篇 脑卒中
  • 4 篇 心肌保护
  • 4 篇 长qt综合征

机构

  • 24 篇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
  • 23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22 篇 北京医科大学
  • 19 篇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
  • 18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15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13 篇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
  • 1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2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9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9 篇 西安医科大学第一...
  • 9 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
  • 8 篇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7 篇 海军总医院
  • 7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7 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6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25 篇 唐朝枢
  • 17 篇 孟照辉
  • 14 篇 龙村
  • 12 篇 马爱群
  • 11 篇 孟庆玲
  • 11 篇 惠汝太
  • 10 篇 徐宁生
  • 9 篇 胡大一
  • 7 篇 廖玉华
  • 7 篇 郭夏玲
  • 7 篇 周秀娟
  • 7 篇 霍勇
  • 7 篇 石湘芸
  • 7 篇 meng zhaohui
  • 6 篇 党瑜华
  • 6 篇 汪道文
  • 6 篇 桂鸣
  • 6 篇 庞永正
  • 6 篇 李世康
  • 5 篇 苏静怡

语言

  • 19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放射性核素^(45)Ca^(2+)示踪技术测定核Ca^(2+)摄取和释放功能
收藏 引用
核技术 1999年 第11期22卷 659-662页
作者: 郝胜利 张孙曦 唐朝枢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100083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所
介绍细胞核45Ca2+摄取、释放功能测定,45Ca2+向内核膜囊泡转运测定等技术,从而为研究核Ca2+摄取和释放系统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的作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
来源: 评论
白细胞介素-8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3年 第2期9卷 107-109页
作者: 张力 董林旺 周宝宏 马大龙 邢德智 张钧华 苏静怡 汤健 唐朝枢 北京医科大学心肺内分泌研究室 北京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100083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100083
人白细胞介素—8cDNA在大肠杆菌表达,制备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8(rhIL-8),用以治疗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发现其明显改善动物低血压状态,抑制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增加.降低小肠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延长动物存活时间.用rhIL—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巴曲酶的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8年 第3期14卷 229-231页
作者: 苏加林 姜志胜 唐朝枢 苏静怡 刘乃奎 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离体大鼠主动脉环测定张力,主动脉薄片孵育测定NO生成、血管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L-精氨酸(L-Arg)转运。结果巴曲酶(0.1~20Bu·L-1)浓度依赖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生物膜对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及血脂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2年 第1期24卷 65-66页
作者: 徐宁生 刘晓勤 孟庆玲 赵春玉 赵蕊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的胆固醇酯(CE)水解为自由胆固醇(FC)后才能从细胞内清除。仅由大豆磷脂制成的人工生物膜(脂质体Liposomes)不含胆固醇(Ch),是斑块内FC很好的受体。Williams等报道,FC被固定在脂质体的磷脂双层中间;脂质体夺取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精氨酸转运和脂质体对转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理学报 1997年 第1期49卷 67-72页
作者: 姚兴海 吕小燕 张灵芝 牛大地 高莲茹 庞永正 苏静怡 唐朝枢 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 北京100083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100034 海军总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037
本工作在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对照WKY大鼠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上,观察细胞L-精氨酸(L-Lrg)转运特征,并观察脂质体作为L-Arg载体对L-Arg细胞转运的影响。结果发现:SHR的SMC转运L-Arg明显低于WKY大鼠。SHR的S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缺氧复氧致心肌AC16细胞损伤途径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9年 第7期35卷 1232-1235页
作者: 戴文芝 叶文峰 何原 陈灿 黄石安 雷桅 郭军 广东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室 广东湛江524000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中心 广东湛江524000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条件下不同复氧时间致心肌细胞损伤的途径。方法:培养人心肌AC16细胞,先置入1%O2、无糖无血清条件下培养24 h,再更换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联合21%O2进行不同时间的复氧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通过Western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胆固醇转移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0年 第4期10卷 38-40,46页
作者: 徐宁生 郭夏玲 孟庆玲 薛琳 赵春玉 曾青 李琳 赵似兰 耿惠敏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本工作测定了正常人及与动脉粥样硬化(AS)有关疾病患者的胆固醇转移率(Rate of CholesterolTransfer, RCT)。证实患者的RCT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季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年龄、吸烟、遗传家族史、病种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蝙蝠葛碱对豚鼠缺氧心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9年 第2期13卷 123-126页
作者: 张彦周 冯义柏 黄恺 毛焕元 曾繁典 胡崇家 同济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同济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室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为探讨蝙蝠葛碱(Dau)对缺氧心脏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影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不同缺氧条件下豚鼠离体心脏流出液中NE含量.结果显示:Dau组(n=13)停灌时心脏NE释放显著低于对照组(n=11,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生物膜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 第1期23卷 15-18页
作者: 赵蕊 陈明哲 郭静萱 徐宁生 刘晓勤 赵春玉 孟庆玲 胡大鹏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黑龙江牡丹江温春制药厂
21只日本大耳白兔喂以高脂饲料,灌流脂质体,观察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其有关检测指标。结果表明,脂质体组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血脂各项指标及血液流变学等均显著改善。说明脂质体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
来源: 评论
脂质体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杂志 1992年 第6期27卷 343-345页
作者: 刘晓勤 徐宁生 孟庆玲 赵春玉 薛琳 曾青 赵蕊 文宗曜 胡大鹏 邹凯莉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100034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 北京医科大学物理教研室 黑龙江牡丹江温春制药厂研究室 157041
向进食高脂兔耳静脉多次注射脂质体(人工生物膜 liposomes)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下降,体内过多的磷脂(PL)排出增加,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下降,改善红细胞硬度和变形性,使动脉粥样硬化(AS)显著减轻。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