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 篇 医学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9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临床医学
    • 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4 篇 抗菌活性
  • 4 篇 次级代谢产物
  • 3 篇 链霉菌
  • 3 篇 放线菌
  • 2 篇 药物递送
  • 2 篇 粪肠球菌
  • 2 篇 新硫肽类抗生素16...
  • 2 篇 递送系统
  • 2 篇 斑马鱼
  • 2 篇 细菌
  • 2 篇 蛋白纯化
  • 2 篇 抗生素耐药
  • 2 篇 肿瘤
  • 2 篇 红树林
  • 2 篇 高产菌株
  • 1 篇 重组质粒
  • 1 篇 失调
  • 1 篇 新颖性
  • 1 篇 myosin light cha...
  • 1 篇 白细胞介素-1受体...

机构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广东医科大学
  • 2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桂林医学院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河北北方学院第一...
  • 1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 篇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作者

  • 18 篇 游雪甫
  • 11 篇 李聪然
  • 8 篇 胡辛欣
  • 7 篇 杨信怡
  • 6 篇 孙承航
  • 5 篇 甄永苏
  • 5 篇 王秀坤
  • 4 篇 邢东明
  • 4 篇 王璐璐
  • 4 篇 夏桂民
  • 4 篇 杜力军
  • 4 篇 王玉刚
  • 4 篇 蒋建东
  • 3 篇 柴玉爽
  • 3 篇 张伟新
  • 3 篇 李毅
  • 3 篇 李国庆
  • 3 篇 张靖溥
  • 3 篇 詹宏磊
  • 3 篇 雷帆

语言

  • 51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理毒理研究室"
5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低能离子注入诱变法选育新硫肽类抗生素166A高产菌株
收藏 引用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年 第9期49卷 995-1003页
作者: 戴剑漉 李艳青 李欣 蒋忠科 赫卫清 孙承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5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生素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5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化学研究室和抗感染药物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50 广东医科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湛江524023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产量,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166-MU1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研究不同离子注入参数对菌株存活率、正负突变率的影响,通过突变株抑菌活性变势参数分析,初步探讨N+离子注入对166A生产菌产生的诱变效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膜用于纳米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 第5期19卷 385-391页
作者: 杨斯童 王璐璐 蒋建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研究室 北京100050
生物膜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近年来在纳米药物递送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性,生物膜能够有效地提高药物递送的靶向性和降低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生物膜在纳米药物递送中的应用,包括红细胞膜、白细胞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菌在疾病治疗与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 第5期19卷 404-409页
作者: 任玲 孙亚男 王璐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研究室 北京100050
细菌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参与人体一系列重要的生理活动,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细菌已被广泛研究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由于细菌具有增殖迅速、能在组织内定植、易于进行基因改造和修饰等特性,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R-34a和米铂共载阳离子脂质体的构建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 第5期19卷 410-419页
作者: 王丹 孟月 王晓葳 王雪蕾 王晓波 苏嘉怡 夏桂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制剂研究室 北京100050
目的 构建共载miR-34a和米铂阳离子脂质体,以协同增效,用于肿瘤的化疗。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米铂阳离子脂质体(MCL),将MCL与miR-34a共孵育,构建共载miR-34a和米铂的阳离子脂质体(MCL/miR-34a)。以粒径及多分散系数、电位、米铂含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氢丹参酮I自微乳的制备及其肝靶向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 第5期19卷 420-431页
作者: 许宁 牛霞 李桂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制剂研究室 北京100050
目的 构建难溶性天然活性物质二氢丹参酮I(DHI)自微乳药物递送系统(DR),以提高DHI的溶解度,并使其具备一定的被动肝靶向性。方法 以药物在其中的溶解度为指标,初步筛选出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种类,并通过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和星点设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程序性坏死诱导剂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年 第2期44卷 338-347页
作者: 赵琪 杨利军 郑艳波 弓建华 山西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太原03000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肿瘤室北京100050
程序性坏死,是一种不依赖于Caspase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和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介导。近年研究表明,程序性坏死具有促进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通过调控程序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探索药物靶点:寻找“头雁分子”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 第6期19卷 489-492页
作者: 李瑞 任刚 韩燕星 王璐璐 蒋建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研究室 北京10005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重点室 北京100050
新药发现的关键之一是药物靶点,本文探讨了新药研究中对药物靶点的研究和一些思考。虽然一个哺乳动物细胞可以有几万个蛋白质分子,但真正起关键性作用的只有极少数,它们的功能配置如同大雁群在迁徙飞行中的“头雁效应”。从治疗疾病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南
收藏 引用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年 第1期48卷 1-7页
作者: 李聪然 杨信怡 王秀坤 胡辛欣 李国庆 游雪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抗感染药物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50 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 遵义563003
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属于抗菌药物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研究药物在体外或体内抑制病原菌生长和复制(抑菌)或使病原菌死亡(杀菌)的作用,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杀菌曲线、抗生素后效应和半数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塔克拉玛干沙漠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90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年 第7期47卷 654-660页
作者: 卢覃培 刘少伟 胡辛欣 游学甫 孙承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微生物化学研究室北京100050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西生物活性分子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抗感染药物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目的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90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方法分离纯化该菌株的发酵粗提物,通过ESI-MS、NMR等波谱数据分析并与文献对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常压温等离子体-紫外复合诱变选育新硫肽类抗生素166A高产菌株
收藏 引用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年 第5期47卷 514-520页
作者: 李艳青 戴剑漉 蒋忠科 罗辉 孙承航 广东医科大学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52402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微生物化学研究室北京10005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抗生素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目的通过对新硫肽类抗生素166A产生菌小单孢菌TMD166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以期获得产166A的高产菌株。方法使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ultifunctional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对出发菌株TMD166的孢子进行等离子体-紫外(MPMS-UV...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