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 篇 医学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9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临床医学
    • 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4 篇 抗菌活性
  • 4 篇 次级代谢产物
  • 3 篇 链霉菌
  • 3 篇 放线菌
  • 2 篇 药物递送
  • 2 篇 粪肠球菌
  • 2 篇 新硫肽类抗生素16...
  • 2 篇 递送系统
  • 2 篇 斑马鱼
  • 2 篇 细菌
  • 2 篇 蛋白纯化
  • 2 篇 抗生素耐药
  • 2 篇 肿瘤
  • 2 篇 红树林
  • 2 篇 高产菌株
  • 1 篇 重组质粒
  • 1 篇 失调
  • 1 篇 新颖性
  • 1 篇 myosin light cha...
  • 1 篇 白细胞介素-1受体...

机构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广东医科大学
  • 2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桂林医学院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河北北方学院第一...
  • 1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 篇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作者

  • 18 篇 游雪甫
  • 11 篇 李聪然
  • 8 篇 胡辛欣
  • 7 篇 杨信怡
  • 6 篇 孙承航
  • 5 篇 甄永苏
  • 5 篇 王秀坤
  • 4 篇 邢东明
  • 4 篇 王璐璐
  • 4 篇 夏桂民
  • 4 篇 杜力军
  • 4 篇 王玉刚
  • 4 篇 蒋建东
  • 3 篇 柴玉爽
  • 3 篇 张伟新
  • 3 篇 李毅
  • 3 篇 李国庆
  • 3 篇 张靖溥
  • 3 篇 詹宏磊
  • 3 篇 雷帆

语言

  • 51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理毒理研究室"
52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基于白蛋白的纳米递送系统在肿瘤诊断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9年 第1期14卷 58-63页
作者: 林东方 夏桂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制剂研究室 北京100050
白蛋白是血浆蛋白中最丰富的蛋白,在维持血浆渗透压和多种内源性物质转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1],例如一些亲水性的维生素和激素类药物可以在血液循环过程中与白蛋白结合。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白蛋白因其自身的低毒性、低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癌药物吉西他滨纳米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9年 第1期14卷 83-88页
作者: 罗芳 王丹 夏桂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制剂研究室 北京100050
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图1)属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药物,外观为白色至类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几乎不溶,主要作用于S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胞嘧啶核苷衍生物,首先由美国礼来公司于1996年研制成功并获准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DP-3-O-(R-羟基十四酰)-N-乙酰氨基葡萄糖脱乙酰基酶的表达、纯化及与ACHN-975复合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9年 第5期14卷 406-411页
作者: 李丹阳 樊帅 金媛媛 杨兆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室
目的以 UDP-3-O-(R-羟基十四酰)-N-乙酰氨基葡萄糖脱乙酰基酶(LpxC)-ACHN-975 晶体复合物结构为基础,研究小分子与靶蛋白的结合位点与方式,进而依据复合物结构设计该化合物,以获得活性强、毒性低的药物小分子。方法运用大肠杆菌表达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果糖诱导斑马鱼肝脏脂肪变性的转录组学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9年 第4期14卷 308-315页
作者: 陈博 张靖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理室/卫生健康委员会抗生素重点实验室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呈低龄化趋势,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模拟低龄人群的高糖诱导的NAFLD模型,揭示其基因表达谱特征,为疾病的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基础。方法采用高果糖饮食诱导斑马鱼产生肝脏脂肪变性,油红O染色分析肝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株红树林根际土壤放线菌的鉴定和抗菌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年 第6期33卷 813-818页
作者: 吴越 李小俊 陈建宏 蒋莲秀 何玉林 韦晗宁 孙承航 黄大林 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化学研究室 北京100050
目的对分离自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根际土壤的两株放线菌(B200、B205)进行抗菌活性研究及鉴定。方法观察两株放线菌的形态特征;通过PCR扩增、测定并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分析;通过液体发酵、萃取等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ntracellular Insulin and Impaired Autophagy in a Zebrafish model and a Cell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
Intracellular Insulin and Impaired Autophagy in a Zebrafish ...
收藏 引用
2018年中国药学大会
作者: 张靖溥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理毒理研究室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s characterized by insulin ***,the complete molecular mechanism remains *** this study,zebrafish were fed a long-term highfat diet to induce type 2 diabetes,which resulted in a higher body w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银用于牙科根管消毒的抗菌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年 第3期42卷 J0002-J0007页
作者: 董立民 聂彤颖 胡辛欣 李聪然 侯晓玫 游雪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理研究室抗感染药物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50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 北京100101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引起牙科根管治疗失败的致病菌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的抑菌、杀菌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为纳米银应用于根管消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微稀释法测定纳米银及其对照药物对粪肠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多卡因对hERG钾通道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 2016年 第11期51卷 1698-1703页
作者: 王玉红 邱博 蒋建东 许彦芳 江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050 河北医科大学新药药理和毒理重点实验室 河北石家庄050017
研究利多卡因对克隆h ERG钾通道的作用,探讨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利多卡因对稳定表达h ERG钾通道的HEK 293细胞h ERG电流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利多卡因对离体兔心脏心电图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RSA大鼠感染性心内膜炎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 第4期11卷 289-294页
作者: 白羽 李雪 杨信怡 李聪然 卢曦 胡辛欣 聂彤影 庞晶 王秀坤 游雪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理室 北京100050
目的选用ATCC43300标准菌株,建立MRSA感染的大鼠心内膜炎模型。方法大鼠经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术后24 h,尾静脉注射10^3、10^4和10^5 CFU/只感染量的ATCC43300菌液,分别在感染后的1、3、5和7 d处死大鼠,采集心脏赘生物、脾脏和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肠道菌群对机体营养物质的代谢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 第4期11卷 340-345页
作者: 郭慧慧 黄帅 王璐璐 韩燕星 蒋建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室 北京10005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室 北京100050
人体肠道内寄居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以厌氧菌为主,而且数量巨大,约为人体细胞总和的10倍。正常的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栖息于肠道内部,彼此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共同维持人体肠道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人类机体通过摄食从外界获得的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