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7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8 篇 医学
    • 59 篇 临床医学
    • 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主题

  • 8 篇 冠心病
  • 7 篇 预后
  • 6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6 篇 心肌梗死
  • 4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3 篇 单核苷酸多态性
  • 3 篇 危险因素
  • 3 篇 meta分析
  • 3 篇 心肌再灌注损伤
  • 3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 篇 高血压
  • 2 篇 急性肺栓塞
  • 2 篇 生物学标记
  • 2 篇 阿托伐他汀
  • 2 篇 微血管通透性
  • 2 篇 心律失常
  • 2 篇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
  • 2 篇 起搏
  • 2 篇 诊断
  • 2 篇 肺动脉高压

机构

  • 2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6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 篇 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2 篇 杜克临床研究中心
  • 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 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北京同仁医院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新乡市中心医院
  • 1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1 篇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廊坊市人民医院

作者

  • 20 篇 杨跃进
  • 9 篇 李卫
  • 9 篇 钱海燕
  • 8 篇 王杨
  • 7 篇 金辰
  • 6 篇 李娜
  • 6 篇 黄觊
  • 6 篇 高晓津
  • 6 篇 杨进刚
  • 6 篇 yang yue-jin
  • 6 篇 吴元
  • 5 篇 张京梅
  • 5 篇 宋雷
  • 5 篇 董秋婷
  • 5 篇 杨艳敏
  • 5 篇 李志忠
  • 5 篇 许海燕
  • 5 篇 伏蕊
  • 4 篇 张璇
  • 4 篇 张朝阳

语言

  • 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冠心病中心"
70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3年 第1期13卷 443-446页
作者: 李娜 李向东 杨跃进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支架置入术后再内皮化延迟与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随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研究的深入,EPC捕获支架诞生了。理论上其可以捕捉血液中的EPC,使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调节性T细胞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6年 第4期16卷 1776-1781页
作者: 贾镭 王晓建 王继征 孙凯 惠汝太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冠心病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在人类冠心病的研究中,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水平存在争议。实验证明FOXP3基因的去甲基化状态保证其基因能够稳定表达,是调节性T细胞发挥抑制性功能的基础。研究还发现了一项新的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方法,即基于调节性T细胞FOXP3基因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合并右束支阻滞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4年 第2期14卷 857-859页
作者: 金辰 李卫 杨跃进 唐欣然 李娜 王杨 唐晓芳 乔树宾 吴永健 颜红兵 袁晋青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目的分析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189例心电图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为本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入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例。最小年龄38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钙激活钾通道在EDHF介导的血管内皮源性舒张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4年 第1期14卷 834-838页
作者: 陈蒙蒙 黑飞龙 吴蓓 王世磊 秦春妮 杨胜男 王晨 龙村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体外循环科 北京100037
目的探索猪的冠状动脉中,钙激活钾通道(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K_Ca)在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血管舒张中的作用。方法 K_Ca通常分为三类:大电导K_Ca(Large-Conduc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基因C10orf97血浆自身抗体与心衰相关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2年 第4期12卷 222-224页
作者: 王晓建 王继征 苏明 孙凯 王怡璐 祝领 田涛 包镜汝 俞莉萍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德实验室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100037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71006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100037
目的血浆自身抗体是调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C10orf97基因与理性心脏重构和心衰密切相关,但心衰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抗C10orf97自身抗体目前完全未知。方法采用例-对照研究策略,纳入107例心衰患者和163例正常对照。人工合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肺成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 第20期33卷 1589-1593页
作者: 陈蒙蒙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037
肺损伤以及慢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肺动脉高压以及肺癌等,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除肺移植外,目前大多数治疗方法只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却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由于供体来源和外科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体外膜肺氧合在过敏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 第1期16卷 53-55页
作者: 陈书弘(综述) 黑飞龙(审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体外循环科北京100037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发急骤,可出现导致威胁生命的呼吸循环衰竭,患者情危重。目前,过敏性休克的一线治疗用药是肾上腺素[1]。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药、类固醇激素、垂体后叶素等药物治疗以及容量补充。但是,这些现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阿托伐他汀抗缺氧无血清条件下小鼠心肌干细胞凋亡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6年 第4期16卷 1787-1791页
作者: 李清 李娜 田夏秋 黄沛森 陈桂浩 徐珺 杨跃进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冠心病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在体外缺氧无血清条件下模拟心肌缺氧微环境,研究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V)对小鼠心肌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s,CSCs)的抗凋亡作用及可能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CSCs,在缺氧无血清条件下用ATV处理12 h,应用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肺栓塞早期危险分层和预后预测的价值
收藏 引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 第4期31卷 433-436页
作者: 钱海燕 黄觊 杨跃进 杨艳敏 张朝阳 李志忠 张京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冠心病诊治中心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急诊科胸痛中心 10003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100037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起24 h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危险分层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至急诊就诊的发24 h内的APE患者,按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记录各组基线资料,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预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 第6期27卷 533-535页
作者: 钱海燕 黄觊 杨跃进 杨艳敏 张朝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预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年龄≥6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75例,分为H-FABP阳性组48例和阴性组127例,记录并分析2组资料及12个月随访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