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对低龄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疗效及早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截至2014-11我院9例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低龄HOCM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诊断时平均年龄为(1.9±2.5)岁(1天~6.4岁),手术时平均年龄(5.1±2.1)岁(8个月~7岁),平均体重(19.3±9.8)kg(4.3 kg^38.2kg)。术前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79.4±40.0)mm Hg(1 mm Hg=0.133 k Pa)。二尖瓣收缩期前移9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7例。患儿在低温全麻体外循环下经升主动脉根部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术后接受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儿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1例,右室间隔心肌切除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3例,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1例。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效果良好。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66.0±18.4)min(36~90 min),术后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由(79.4±40.0)mm Hg降至(24.4±17.3)mm Hg(P<0.01)。二尖瓣反流分级由(2.6±1.4)级降至(0.4±0.5)级(P<0.01)。术后残余二尖瓣收缩期前移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流出道压差61 mm Hg)1例,短暂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1例低体重婴儿(4.3 kg)术后接受了120.8 h的体外膜肺支持。所有患儿均顺利出院。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11.1±8.7)个月(3~31个月),所有患儿症状改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Ⅰ~Ⅱ级。随访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为(24.7±20.7)mm 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患儿残余二尖瓣收缩期前移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分别为49 mm Hg和61 mm Hg)。1例患儿术后3个月置入永久性起搏器。结论: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对于解除低龄儿童HOCM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效果好,早期随访结果满意,但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6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将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舒张功能正常组[LVEDP≤15 mm Hg,(1 mm Hg=0.133 k Pa)]31例,舒张功能不全组(LVEDP>15 mm Hg)37例。采集心尖四腔全容积图像,运用4D Auto LVQ软件进行离线分析,得到左心室整体(四项三维应变指标)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及径向应变(GRS)。结果: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GLS、GCS、GAS、GRS较舒张功能正常组均明显减低(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四项三维应变指标与LVEDP中度相关:GLS(r=0.585,P<0.001),GCS(r=0.589,P<0.001),GAS(r=0.674,P<0.001)及GRS(r=-0.64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GLS在-15.5%时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68%;GCS在-17.5%时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和81%,GAS在-29.5%时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和68%。结论:3D-STE的相关应变参数可用来预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冠心病患者的LVEDP,并能作为新的超声诊断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