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044 篇 期刊文献
  • 1,945 篇 会议
  • 387 篇 学位论文
  • 43 篇 成果
  • 11 篇 专利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15,431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375 篇 工学
    • 2,155 篇 水利工程
    • 1,31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180 篇 农业工程
    • 1,130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006 篇 土木工程
    • 71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69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09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20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509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96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54 篇 机械工程
    • 444 篇 矿业工程
    • 36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3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1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05 篇 城乡规划学
    • 302 篇 建筑学
    • 26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1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489 篇 理学
    • 1,381 篇 大气科学
    • 1,178 篇 生态学
    • 686 篇 地质学
    • 411 篇 地理学
    • 308 篇 地球物理学
    • 199 篇 物理学
  • 2,710 篇 农学
    • 1,81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44 篇 林学
  • 800 篇 管理学
    • 481 篇 公共管理
  • 284 篇 经济学
    • 213 篇 应用经济学
  • 214 篇 医学
  • 153 篇 教育学
  • 61 篇 历史学
  • 47 篇 法学
  • 20 篇 艺术学
  • 13 篇 文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军事学

主题

  • 1,413 篇 数值模拟
  • 316 篇 气候变化
  • 160 篇 中国
  • 156 篇 泥石流
  • 141 篇 土地利用
  • 112 篇 多环芳烃
  • 100 篇 土壤侵蚀
  • 91 篇 地表沉降
  • 87 篇 青藏高原
  • 85 篇 影响因素
  • 81 篇 地下水
  • 68 篇 地表温度
  • 67 篇 空间分布
  • 65 篇 重金属
  • 63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61 篇 自然灾害
  • 59 篇 吸附
  • 57 篇 城市化
  • 57 篇 风险评估
  • 56 篇 温度场

机构

  • 2,07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779 篇 北京大学
  • 1,62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191 篇 清华大学
  • 665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551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529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420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348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46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337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29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295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272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269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52 篇 南宁师范大学
  • 243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217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215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210 篇 兰州大学

作者

  • 118 篇 胡宝清
  • 102 篇 李双成
  • 77 篇 蒙吉军
  • 73 篇 杜修力
  • 64 篇 彭建
  • 59 篇 夏军
  • 55 篇 许学工
  • 54 篇 沈泽昊
  • 53 篇 陶澍
  • 49 篇 柳百成
  • 46 篇 侯精明
  • 46 篇 崔鹏
  • 45 篇 游勇
  • 44 篇 刘昌明
  • 43 篇 史培军
  • 42 篇 王仰麟
  • 42 篇 孙莉英
  • 40 篇 张春来
  • 40 篇 张鹏
  • 40 篇 王中根

语言

  • 15,427 篇 中文
  •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431 条 记 录,以下是841-850 订阅
排序:
CaCO_(3)/Fe(OH)_(3)修复单一裂隙岩样的降渗试验
收藏 引用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4年 第1期41卷 151-159页
作者: 鞠金峰 李全生 许家林 李娟娟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互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江苏徐州221008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1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10001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116
采煤引起的覆岩导水裂隙广泛发育是导致地下水流失与生态损伤的重要原因,科学实施导水裂隙的修复降渗对于实现采损含水层生态功能修复与煤矿绿色开采意义重大。利用化学沉淀易发生吸附-固结而形成封堵降渗作用的特性,开展了CaCO_(3)/F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 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4年 第7期17卷 577-583页
作者: 杨帅 史尉利 陈临新 皮彦斌 赵峰 江东 谢兴 焦晨 胡跃林 郭秦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运动创伤治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91
目的:分析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 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20例Hepple Ⅴ型OL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为18~53岁,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横断山区暴雨型山洪灾害发育特征与形成模式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4年 第3期79卷 600-616页
作者: 李怡帆 张晨笛 张国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横断山区是中国山洪灾害发育最集中、灾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西南重大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署区。然而,现有研究对横断山区的山洪灾害发育特征与形成模式尚缺乏系统梳理和总结,制约了西南山区防洪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发展完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几字弯煤炭集中开采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5年
作者: 杨梦凡 黄磊 韩萱 李艳娜 朱廣岩 许江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水文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
矿区水资源是维持采矿活动正常运转和支撑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对矿区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黄河几字弯煤炭集中开采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基于2023年9月采集37组水样水化学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组合岩层结构失稳特征的地表沉陷扩展机理
收藏 引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4期43卷 559-566页
作者: 于健洋 荆洪迪 柳小波 单川 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沈阳110819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辽宁沈阳110169 中煤科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100013
将采场上覆岩层划分成若干组合岩层结构,通过组合岩结构失稳特征解析地表沉陷扩展机理.分析了组合岩层结构梁体和支撑体的破坏时序与地表沉陷扩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组合岩层结构后支撑体破坏滑入采空区是造成地表沉陷扩展的根本原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扰动松散砂层浅埋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破坏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土木工程学报 2024年 第S2期57卷 127-132页
作者: 黄昌富 赵庾成 孙丹丹 刘中欣 吕玺琳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200070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针对扰动松散砂层中浅埋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特性,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盾构隧道开挖面处水平变形逐渐增大,土压力从静止土压力降低到一个极限值,开挖面失稳呈现为贯通至地表的整体模式。采用理想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柴达木盆地典型风蚀区土壤质量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3年 第3期43卷 199-209页
作者: 黄梦真 鲁瑞洁 赵瑾 马罗 北京师范大学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开展土壤质量评价是有效保护土壤的关键环节,对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和区域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土壤风蚀最严重的地区,风蚀导致的土壤系统的变化深刻影响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本研究基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24年 第9期44卷 1630-1642页
作者: 裴广廷 李夏 贺同鑫 黎俊 庞榆 胡宝清 张伟东 孙建飞 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530001 弄岗喀斯特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广西崇左532499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西南宁530001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服务功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会同418307
对广西喀斯特地区5种植被恢复模式,即澳洲坚果模式(Macadamia integrifolia)、核桃(Juglans regia)模式、桑葚(Morus alba)模式、苏木(Caesalpinia sappan)模式和封育林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真菌的α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固液两相实验的泥石流对底床冲击力与流动特征关联分析
收藏 引用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5年
作者: 向斌 周开来 唐辉 严炎 杨洋 代志强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4.7地表过程模拟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随着环境地震学的发展,基于地震动信号的泥石流监测预警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方式,其优点是远距离、无接触、蕴含动力学信息。目前泥石流产生的地震动信号与对底床冲击力的关系已经开展了许多研究,但底床冲击力与流动特征之间的定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干旱趋势及其对生态系统碳固定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4年 第3期79卷 747-764页
作者: 陈世亮 李霞 钱钊晖 王绍强 王苗苗 刘侦海 李卉 夏烨 赵紫祺 李亭谕 朱彤彤 陈璇 蒋赟浩 谷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区域生态过程与环境演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自然资源部国土碳汇智能监测与空间调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武汉430074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北京1000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 福州350000
全球变暖导致干旱事件频发,强度不断增大,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评估了2000—2019年澜沧江—湄公河(澜湄)流域的干旱趋势,并通过标准化异常指数(SA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潜在蒸散(PET)、饱和水汽压差(VP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