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4 篇 期刊文献
  • 4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3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5 篇 工学
    • 20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3 篇 软件工程
    • 9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1 篇 管理学
    • 2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9 篇 理学
    • 4 篇 数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12 篇 软件复用
  • 11 篇 软件体系结构
  • 9 篇 中间件
  • 7 篇 软件维护
  • 7 篇 机器学习
  • 6 篇 隐私保护
  • 6 篇 特征模型
  • 5 篇 无线射频识别(rfi...
  • 5 篇 程序分析
  • 5 篇 软件资源库
  • 5 篇 web服务
  • 5 篇 网构软件
  • 5 篇 软件开发
  • 4 篇 建模
  • 4 篇 验证
  • 4 篇 云计算
  • 4 篇 互联网
  • 4 篇 车辆自组网
  • 4 篇 同步网
  • 4 篇 自适应

机构

  • 221 篇 北京大学
  • 135 篇 高可信软件技术教...
  • 7 篇 软件工程国家工程...
  • 6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5 篇 教育部高可信软件...
  • 4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 篇 ibm中国研究院
  • 3 篇 网络和软件安全保...
  • 2 篇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
  • 2 篇 广州大学
  • 2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 篇 深圳市云计算关键...
  • 2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2 篇 软件工程国家工程...
  • 2 篇 高可信软件技术教...
  • 2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2 篇 高可信软件技术

作者

  • 43 篇 梅宏
  • 28 篇 mei hong
  • 25 篇 黄罡
  • 20 篇 谢冰
  • 18 篇 张伟
  • 17 篇 金芝
  • 17 篇 huang gang
  • 17 篇 郭耀
  • 17 篇 陈钟
  • 16 篇 张世琨
  • 16 篇 孙艳春
  • 16 篇 王亚沙
  • 15 篇 赵文
  • 14 篇 邹艳珍
  • 14 篇 zhang wei
  • 13 篇 jin zhi
  • 13 篇 赵俊峰
  • 13 篇 邵维忠
  • 13 篇 zhao wen
  • 12 篇 wang li-fu

语言

  • 23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31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一种基于双向选择的多Agent系统自动集成方案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0年 第6期32卷 68-73页
作者: 方汐 马剑竹 王茂光 焦文品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 北京100871 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多Agent系统集成方案的选择能极大程度地影响多Agent系统的性能。目前大多数的多Agent系统集成方案只关注于系统级的行为与性能。本文在关注多Agent系统性能的同时,也关注各个Agent的收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选择的多Agent系统集成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智能手机上下文信息获取的代价模型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14年 第11期41卷 132-136页
作者: 谌国风 孔俊俊 郭耀 陈向群 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所 北京10087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长,智能手机中嵌入了各种传感器和网络接口,它们是获取上下文信息,进而构建智能型移动应用的关键。尽管在智能手机中获取上下文信息的代价很大,但是这种代价却通常被移动应用开发者忽视。提出了一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最大边染色的指数时间算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8年 第Z1期45卷 62-66页
作者: 凤旺森 张立昂 王捍贫 汤传喜 陈霄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最近,凤旺森,张立昂,曲婉玲,王捍贫对源于无线Mesh网络中的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最大边染色问题——提出了常数比近似算法.最大边染色问题要求对图的有边染色,满足对任一顶点v,与其相关联的有边染的颜色种数不超过正整数q(q≥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P2P支持检索条件重构的构件库互联技术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7年 第12期44卷 2122-2129页
作者: 李琰 李田 谢冰 张路 孙家驌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 北京100871 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软件复用是解决软件危机的有效途径.随着软件复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Internet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软件构件库.复用者需要的构件往往分散在多个构件库中,而各个库中构件的描述方式也各不相同;这给复用者获取构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精细电子地图定位的信息安全边界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 2009年 第16期35卷 1-3页
作者: 武勇 胡建斌 唐礼勇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提出一种利用传感器网络精细电子地图定位建立信息安全边界的方法。在离线阶段,采用离散概率密度函数统计接收信号强度,绘制精细电子地图并定义信息安全边界,在线运行阶段,用位置概率矩阵描述目标位置,用矩阵运算融合多观测点、不同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交叉视图的Windows Rootkit检测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09年 第8期36卷 133-137页
作者: 白光冬 郭耀 陈向群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Rootkit被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用来隐藏其在被入侵系统上的踪迹,使得它们能够在系统中潜伏较长时间,它的存在给系统及其使用者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首先对Windows rootkit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从rootkit的行为入手,提出了基于进程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三个多服务器环境下匿名认证协议的分析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18年 第7期29卷 1937-1952页
作者: 汪定 李文婷 王平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北京100260 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871 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北京100871
设计安全、高效的多服务器环境下匿名身份认证协议是当前安全协议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广泛接受的攻击者模型,对多服务器环境下的3个代表性匿名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1)Wan等人的协议无法实现声称的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且未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特征的软件复用技术——发展与现状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4年 第1期59卷 21-42页
作者: 张伟 梅宏 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 北京100871
传统产业的工业化生产主要关注如何实现物理产品的大规模复制性生产.实现软件产业的工业化生产,达到其发展需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软件复用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软件复用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实现软件产品的大规模定制性生产.面向特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现状与趋势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0年 第13期55卷 1214-1220页
作者: 梅宏 刘譞哲 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 北京100871
互联网(Internet)的快速发展为信息技术与应用扩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传统的软件开发理论、方法和技术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回顾了现有基于网络的新型计算范型和应用模式.探讨了软件模型、软件运行平台和支撑机制、软件开发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对象/关系映射隐式持久化框架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 2007年 第B12期35卷 179-184页
作者: 陈兴润 滕腾 黄罡 梅宏 北京大学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 北京100871
对象/关系映射持久化框架实现了对象属性与关系数据库表项之间的自动映射,极大简化了面向对象系统中的数据持久存储问题.但是,现有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要求显式调用持久化接口,这就需要在业务逻辑代码中插入大量持久化代码,不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