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对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相关产物的热力学参数及激发态进行了计算,同时利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ESI-MS)对辐照后的TATB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TATB辐解生成含苯并呋咱结构的...
详细信息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对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相关产物的热力学参数及激发态进行了计算,同时利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ESI-MS)对辐照后的TATB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TATB辐解生成含苯并呋咱结构的产物是热力学自发过程,激发态的计算结果表明含苯并呋咱结构产物的紫外吸收峰会发生红移,高分辨电喷雾质谱(ESI-MS)的结果表明TATB在辐照过程中生成了含苯并呋咱结构的产物。结合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确认了TATB的主要辐解产物为含亚硝基苯并呋咱结构的产物,会在600~700 nm产生新的吸收峰,导致TATB的颜色由黄色变为绿色。
研究了用咪唑离子液体萃取铼(Re)及用硝酸溶液从负载铼的离子液体反萃取铼。结果表明:硝基咪唑离子液体对铼的萃取性能优于不含硝基的咪唑离子液体,铼萃取率最高可达99%;离子液体对铼的萃取受pH影响不大;硝酸溶液初始浓度越高,离子液体对铼的萃取率越低;初始硝酸浓度为3mol/L时,体系中其他阳离子(如Na+,Ni 2+,Sr2+或Eu3+)的存在对萃取效果影响不大;在有CH2Cl2存在时,随硝酸初始浓度提高,铼反萃取率提高;用8mol/L硝酸溶液反萃取铼,反萃取率可达98%;铼的萃取与反萃取符合阴离子交换机制。磁氢谱(1 H NMR)分析结果表明:硝基的引入增大了咪唑环对阴离子的亲和性,离子液体的烷基链越长(疏水性越高),对铼的萃取率越高。
利用?射线辐照引发含双键的丙烯酸12冠4醚酯(V12C4)与丙烯酰胺(AM)发生共聚和交联反应,制备了新型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酸12冠4醚酯(PAM-12C4)水凝胶。采用凝胶分析,显微红外,热重分析对PAM-12C4进行表征,并考察了PAM-12C4对水溶液中Li+的溶胀度响应性。研究表明,γ射线辐照可成功引发V12C4与AM发生共聚及交联反应,辐照至吸收剂量10 k Gy时得到PAM-12C4的凝胶分数为94%。该新型含冠醚基团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水溶液中对Li+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溶胀度响应。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