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6 篇 期刊文献
  • 5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2 篇 医学
    • 63 篇 中西医结合
    • 53 篇 临床医学
    • 4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中医学
    • 3 篇 口腔医学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1 篇 理学
    • 21 篇 生物学
  • 14 篇 农学
    • 7 篇 作物学
    • 3 篇 兽医学
  • 8 篇 工学
    • 5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6 篇 微循环障碍
  • 10 篇 缺血再灌注
  • 10 篇 改善作用
  • 9 篇 养血清脑颗粒
  • 8 篇 大鼠
  • 8 篇 细胞凋亡
  • 7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6 篇 阴道毛滴虫
  • 5 篇 复方丹参滴丸
  • 5 篇 心肌损伤
  • 5 篇 肝肿瘤
  • 4 篇 肝硬化
  • 4 篇 k562细胞
  • 4 篇 监测
  • 4 篇 过氧化物
  • 4 篇 huvecs
  • 4 篇 再灌注
  • 4 篇 筛查
  • 4 篇 丹酚酸
  • 3 篇 凋亡

机构

  • 180 篇 北京大学
  • 8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8 篇 温州医学院
  • 7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6 篇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6 篇 九江学院
  • 5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5 篇 郑州大学
  • 5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5 篇 吉林大学
  • 5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4 篇 海军军医大学
  • 4 篇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 4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4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4 篇 中国癌症基金会学...
  • 4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4 篇 内蒙古医学院
  • 3 篇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作者

  • 40 篇 韩晶岩
  • 24 篇 刘育英
  • 21 篇 王传社
  • 15 篇 胡白和
  • 14 篇 徐想顺
  • 13 篇 王芳
  • 12 篇 樊景禹
  • 11 篇 李学军
  • 11 篇 库宝善
  • 10 篇 孙凯
  • 10 篇 赵新荣
  • 9 篇 周长满
  • 9 篇 钱瑞琴
  • 8 篇 潘建春
  • 7 篇 刘艳霞
  • 7 篇 胡琴
  • 7 篇 鲁凤民
  • 7 篇 常昕
  • 6 篇 黄娉
  • 6 篇 廖福龙

语言

  • 1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用激光衍射法测量网织红细胞膜剪切弱性模量(E)和表面粘度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5年 第4期24卷 468-471,476页
作者: 王金华 喀蔚波 孙大公 文宗曜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物理教研室
按Bishop方法,在小鼠血液里诱导生成大量网织红细胞,然后提取网织红细胞。用激光衍射法测得小变形指数(DI)d和变形恢复过程(即松驰过程)中细胞变形恢复到最大值(DI)max一半的时间t0.5(变形恢复半时间),将测得结果分别代入细胞膜的膜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肿瘤乏氧与放射基因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年 第2期24卷 167-170页
作者: 赵慧云 杨姝雅 李五岭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 100083
氧效应决定了乏氧细胞的辐射抗性,人的实体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乏氧现象,从而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为改善肿瘤放疗效果,放射增敏剂成为放射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但半个世纪以来,所研发的有效制剂,多止步于或处于临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发育阶段红系造血细胞的生物力学特性和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C辑) 2002年 第3期32卷 282-288页
作者: 王金华 孙大公 姚伟娟 曾柱 文宗曜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物理教研室 北京100083
用可诱发小鼠贫血的病毒(anemia-inducing strain friend’s virus,FVA)感染BALB/c小鼠,15d后取其脾脏,分离出原红细胞,在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的培养基中培养门,24,48h,获得大量相对同步化的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L-1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年 第9期27卷 855-859页
作者: 卢月 曹雅晶 钱瑞琴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持续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发展伴随着滑膜细胞增生、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局部大量T细胞浸润[1]。IL-17是主要由Th17细胞分泌,并在RA滑膜中表现出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气活血中药调整应激大鼠免疫和血液流变性的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年 第5期21卷 364-366页
作者: 钱瑞琴 杨宇 蒋文跃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北京100083
目的 :探讨理气活血中药对应激大鼠免疫和血液流变性调整的作用机理。方法 :观察理气活血中药对应激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血液流变性影响。结果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及理气活血中药 ,可不同程度对抗应激所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甲状腺的病理学改变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05年 第10期85卷 667-670页
作者: 孙申 卫兰 张京 许耘 和凤军 顾江 北京大学医学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100083 云南中医学院解剖组胚教研室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目的通过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甲状腺的病理学改变及甲状腺细胞所含激素的变化,探讨SARS发病过程中内分泌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4例SARS患者的尸体解剖甲状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甲状腺的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1年 第1期17卷 54-56页
作者: 韦日生 石刚刚 张映娜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室 北京100083 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广东汕头515031
目的 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 (F2 )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影响。方法 用Ca2 +荧光染料Fluo 3 AM负载细胞 ,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 在含氯化钙 (1 2 6mmol·L-1)的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25)I/^(111)In标记的抗EGFR单克隆抗体Panitumumab的制备及其在正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收藏 引用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0年 第6期32卷 362-368页
作者: 刘妍 靳存敬 杨素娟 贾兵 王凡 刘昭飞 北京大学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 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 北京100191
用125I和111In标记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Panitumumab,在体外用EGFR阳性细胞UM-SCC-22B测定125I-Panitumumab和111In-DOTA-Panitumumab的放射免疫活性分数,并在正常小白鼠体内进行生物分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anitumumab的125I和111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靶点分子探针^(68)Ga-RGD-BBN用于乳腺癌的microPET显像
收藏 引用
生物物理学报 2011年 第4期27卷 335-344页
作者: 赵慧云 刘妍 贾兵 王凡 刘昭飞 北京大学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 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 北京100191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和蛙皮素(bombesin,BBN)多肽分别能够特异性识别整合素αvβ3和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我们用谷氨酸将RGD和BBN连接制备成RGD-BBN异源二聚体多肽,用双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肿瘤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微观流变特性并导致免疫应答恶化
收藏 引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年 第6期33卷 548-555页
作者: 曾柱 王国涛 许晓风 龙金华 邢俊杰 张颖娱 肖俊 段学燕 唐岩 唐军民 孙大公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系 北京100083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系 北京100083 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肿瘤科 凯里556000 贵州省贵阳医学院物理教研室 贵阳550004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教学部医学物理教研室 北京100083
现已证明,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司职抗原呈递的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存在缺陷和紊乱,从而导致了免疫系统的显著受抑和肿瘤的免疫逃逸.为了探索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利用生物物理学和微观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肿瘤来源因素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