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用生物陶瓷盖髓剂对因龋露髓成熟恒牙行直接盖髓术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探讨对此类患牙行活髓治疗的可行性及适应证选择。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57例龋源性露髓患者(57颗患牙),所有病例的术前诊断均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且上橡皮障去腐露髓后出血鲜红,经2.5%次氯酸钠棉球轻压3 min内可止血;显微镜下以生物陶瓷盖髓剂(iRoot BP Plus)行直接盖髓术后即刻或2周复诊时行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术后12~50个月(平均30个月)复查,通过患者症状、临床检查及根尖X线片进行疗效评价。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治疗成功率,Log-Rank检验分析各种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50例患者[年龄(32±13)岁(13~68岁),男性12例,女性38例]接受了1年以上的复查,总体成功率为90%(45/5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术后1、2年及≥3年的成功率分别为98%、89%和81%。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是否有牙髓刺激症状、牙位和洞形、露髓孔大小以及冠方修复材料等因素对疗效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对诊断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的露髓成熟恒牙以生物陶瓷作为盖髓剂行直接盖髓术可获得良好疗效,年龄、性别、是否有牙髓刺激症状、患牙牙位与洞形、露髓孔大小等因素不影响疗效。
目的:通过磁激活分选法(magnetically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技术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teeth,SHED)进行分选,获得纯度较高的CD146阳性及阴性细胞亚群,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MACS技术对SHED...
详细信息
目的:通过磁激活分选法(magnetically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技术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teeth,SHED)进行分选,获得纯度较高的CD146阳性及阴性细胞亚群,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MACS技术对SHED进行CD146分选获得未筛选的混合细胞群、CD146阳性和阴性细胞亚群,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colony-forming unit,CFU)检测增殖能力;成骨诱导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OCN、BSP表达;成脂诱导后进行油红O染色,q PCR检测成脂相关基因LPL、PPARG表达;成神经诱导后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神经细胞标志蛋白nestin、NeuN、GFAP,qPCR检测成神经相关基因nestin、MAP2表达。结果:CD146阳性和阴性细胞亚群的增殖能力都显著低于混合细胞群。混合细胞群、阳性细胞亚群、阴性细胞亚群的集落形成率分别为28.6%±3%、17.1%±2.3%和27.5%±2.5%。诱导后,阳性细胞亚群的矿化物沉积最多、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升高最显著;阴性细胞亚群的脂滴形成最多、成脂相关基因表达升高最显著;未分选混合细胞群和阳性细胞亚群胶质细胞标志蛋白阳性表达,而阴性细胞亚群的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元标志蛋白和基因表达升高显著。结论:CD146阳性与阴性细胞亚群的增殖能力弱于混合细胞群;阳性细胞亚群的成骨潜能最佳,阴性细胞亚群具有更强的成脂分化潜能;混合细胞群与阳性细胞亚群倾向于胶质细胞分化,阴性细胞亚群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元分化潜能更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