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20 篇 期刊文献
  • 12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4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1 篇 理学
    • 391 篇 生态学
    • 114 篇 大气科学
    • 70 篇 地质学
    • 51 篇 地理学
    • 22 篇 生物学
    • 10 篇 化学
    • 9 篇 数学
  • 590 篇 工学
    • 19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48 篇 农业工程
    • 94 篇 城乡规划学
    • 72 篇 水利工程
    • 4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8 篇 建筑学
    • 2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17 篇 农学
    • 37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9 篇 林学
    • 17 篇 畜牧学
    • 17 篇 草学
    • 10 篇 作物学
  • 205 篇 管理学
    • 153 篇 公共管理
    • 2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6 篇 工商管理
    • 1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0 篇 经济学
    • 42 篇 应用经济学
    • 29 篇 理论经济学
  • 18 篇 历史学
    • 13 篇 考古学
  • 14 篇 医学
  • 9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文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93 篇 多环芳烃
  • 45 篇 土壤
  • 35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33 篇 土地利用
  • 32 篇 中国
  • 29 篇 气候变化
  • 24 篇 深圳市
  • 23 篇 天津
  • 23 篇 黑河中游
  • 23 篇 北京
  • 22 篇 可持续发展
  • 21 篇 生态风险
  • 18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18 篇 物种多样性
  • 17 篇 景观格局
  • 17 篇 生态安全格局
  • 16 篇 空间分布
  • 16 篇 吸附
  • 15 篇 空间格局
  • 15 篇 物种丰富度

机构

  • 1,262 篇 北京大学
  • 49 篇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
  • 3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1 篇 教育部地表过程模...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9 篇 中国地理学学会自...
  • 19 篇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18 篇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
  • 18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8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18 篇 云南大学
  • 17 篇 兰州大学
  • 13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13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13 篇 石油大学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0 篇 中国土地学会土地...
  • 10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作者

  • 169 篇 陶澍
  • 118 篇 彭建
  • 105 篇 李双成
  • 103 篇 王学军
  • 97 篇 蒙吉军
  • 79 篇 许学工
  • 79 篇 方精云
  • 72 篇 吴健生
  • 68 篇 徐福留
  • 60 篇 刘焱序
  • 54 篇 沈泽昊
  • 54 篇 周力平
  • 50 篇 蔡运龙
  • 44 篇 刘文新
  • 42 篇 张巍
  • 40 篇 王仰麟
  • 40 篇 李本纲
  • 38 篇 曹军
  • 32 篇 沈伟然
  • 31 篇 唐志尧

语言

  • 1,348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1349 条 记 录,以下是191-200 订阅
排序:
城市滑坡灾害生态风险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管理——以深圳市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0年 第11期40卷 3612-3621页
作者: 吴健生 罗宇航 王小玉 赵宇豪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剧了建设活动强度,强烈改变自然地表,破环原本稳定的地质环境,导致滑坡灾害日益频繁。本研究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基于"危险性-脆弱性-潜在损失"三维评价框架评价深圳市街道尺度滑坡灾害生态风险、运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麦和玉米生长对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贡献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年 第10期40卷 2257-2265页
作者: 孙昭安 朱彪 张译文 李梦雨 孟凡乔 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省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潍坊26106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3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山东省招远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招远265499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区分土壤外源碳输入和内源碳输出是量化土壤碳平衡的前提。借助碳同位素方法,可以精确区分不同碳源对土壤有机碳(SOC)和二氧化碳(CO_(2))的贡献,一方面定量根际沉积碳对土壤碳的输入,另一方面还可以量化根系生长对SO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地生物圈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20年 第4期44卷 436-448页
作者: 彭书时 岳超 常锦峰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712100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IIASA) A-2361 LaxenburgAustria
陆地生物圈与大气圈和水圈之间能量、水和碳氮等元素的交换和循环对整个地球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陆地生物圈模型(TBM)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和反馈全球变化的重要方法和工具。通过对从生态系统到区域和全球陆地生物圈不同空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兴安岭北满归泥炭孢粉重建的过去2100年古气候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9年 第4期39卷 1034-1041页
作者: 李宜垠 李博闻 徐鑫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大兴安岭地处季风气候的尾闾区,是一个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区域.但由于该地区古气候代用指标(树轮、孢粉、石笋等)获取比较困难,历史文献也缺乏,使得古气候研究受到了限制.本研究通过大兴安岭北的漠河县满归镇附近一个厚88 cm的泥炭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旧石器遗址强烈化学风化沉积物细粒混合矿物的光释光信号特征及其测年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9年 第2期39卷 438-447页
作者: 黄先可 罗泊宁 周力平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从湖南省北赤山岛枫树嘴旧石器遗址剖面第2、第3和第4考古层位采集的3个沉积物样品中提取的细粒混合矿物,尝试对其红外释光(IRSL)信号进行研究。实验表明,虽然长石IRSL信号很弱,但仍可以测得信噪比足够高的红外激发后高温红外激发释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十一世纪的理论生态学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0年 第11期28卷 1301-1303页
作者: 张大勇 王少鹏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生态学是关于自然模式的科学,主要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类型的生物在分布、多度和动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或模式(Mac Arthur,1972)。从大量的观察描述中识别模式,如遗传/物种多样性的纬度梯度等,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涑水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供需关系量化评估
收藏 引用
资源科学 2020年 第12期42卷 2451-2462页
作者: 杨丽雯 王大勇 王勇智 梁泽 吴舒尧 李双成 山西能源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晋中030060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临汾041004 山西省气候中心 太原030006
土壤保持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其供需关系量化评估对流域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计算涑水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供给量,使用土壤侵蚀导致的单位面积土壤营养元素损失和水库库容损失价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炭去灰分对萘和1-萘酚的吸附动力学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年 第12期39卷 2806-2814页
作者: 张萌 吕耀斌 朱一滔 罗雅琪 李威 李萍萍 王喜龙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37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为探究生物炭矿物组分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过程的影响机制,考察(非)极性有机污染物萘和1-萘酚在不同温度(300、400、500℃)下制得的小麦秸秆原始生物炭以及去灰分后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拟二级和双一级动力学模型能较精确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景观生态学在国土空间治理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20年 第1期35卷 14-25页
作者: 吴健生 王仰麟 张小飞 彭建 刘焱序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鉴于当前国土空间治理面临复杂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态风险与空间利用问题,基于景观生态学学科特质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当前国土空间治理工作进行梳理,归纳了明确的生态系统服务定位、高效的建成空间结构、适宜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圳市近20年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20年 第8期39卷 1725-1738页
作者: 吴健生 罗可雨 赵宇豪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基于深圳市1996—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景观指数、景观转移矩阵和景观扩张指数等方法探究了深圳市近20年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主要景观类型转移和建筑用地扩张模式,最后使用Binary Logit模型考察了市级和区级建筑用地景观扩张的主要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