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8 篇 期刊文献
  • 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8 篇 理学
    • 105 篇 生态学
    • 9 篇 大气科学
    • 9 篇 生物学
    • 3 篇 地理学
    • 2 篇 地质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92 篇 农学
    • 7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 篇 畜牧学
    • 12 篇 草学
    • 10 篇 林学
    • 2 篇 作物学
  • 42 篇 工学
    • 1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城乡规划学
    • 7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公安技术
  • 17 篇 管理学
    • 13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6 篇 物种多样性
  • 14 篇 物种丰富度
  • 11 篇 新疆
  • 9 篇 海拔梯度
  • 8 篇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 8 篇 青藏高原
  • 8 篇 氮沉降
  • 7 篇 碳排放
  • 6 篇 碳汇
  • 6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土壤呼吸
  • 6 篇 植物群落
  • 6 篇 气候
  • 6 篇 全球变化
  • 5 篇 碳循环
  • 5 篇 温带草地
  • 5 篇 生物多样性
  • 5 篇 地形
  • 5 篇 群落结构
  • 5 篇 温度

机构

  • 191 篇 北京大学
  • 1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6 篇 云南大学
  • 13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篇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
  • 9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8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7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6 篇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 6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 5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5 篇 兰州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5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5 篇 西北大学

作者

  • 63 篇 方精云
  • 42 篇 沈泽昊
  • 25 篇 唐志尧
  • 23 篇 王志恒
  • 20 篇 zehao shen
  • 19 篇 贺金生
  • 17 篇 fang jing-yun
  • 16 篇 朱彪
  • 15 篇 朱江玲
  • 14 篇 吉成均
  • 13 篇 fang jingyun
  • 13 篇 zhu biao
  • 12 篇 tang zhi-yao
  • 12 篇 杨元合
  • 11 篇 王少鹏
  • 11 篇 王襄平
  • 10 篇 彭建
  • 10 篇 刘焱序
  • 9 篇 曾辉
  • 9 篇 马文红

语言

  • 2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云南省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 2024年 第10期48卷 1243-1255页
作者: 黄玫 石岳 孙文娟 赵霞 常锦峰 方精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杭州310058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昆明650500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碳汇特征对指导地方政府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云南省生态系统的实测数据和各类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云南省1981–2020年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碳排放以及碳汇对碳中和的贡献,并研究了清洁能源生产和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凋落叶和磷添加对马尾松林土壤碳激发效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22年 第4期59卷 1089-1099页
作者: 梅孔灿 陈岳民 范跃新 周嘉聪 张秋芳 程蕾 曾泉鑫 徐建国 元晓春 崔琚琰 刘苑苑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350007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350007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泉州362500
探究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的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PE)对了解森林土壤碳吸存具有重要意义。凋落叶输入是调节激发效应的重要因素,其对激发效应的影响可能受到关键养分(如磷)的制约。在亚热带低磷土壤中,凋落叶和磷添加如何影响森林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栌幼苗根系构型对土壤养分胁迫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年 第3期42卷 65-77页
作者: 李金航 周玫 朱济友 徐程扬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7
【目的】通过研究黄栌幼苗根系构型对土壤养分胁迫环境的适应性,探讨黄栌根系构型在土壤养分供应不足环境中的适应对策。【方法】试验材料为一年生黄栌幼苗,采用盆栽模拟控制试验,设置养分充足(即全土,土壤含沙比例0,CK),轻度养分胁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省玛沁县冬虫夏草适生地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收藏 引用
草地学报 2013年 第3期21卷 467-473页
作者: 杨莉 师生波 贺金生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鉴于研究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生境资源保育和人工促繁技术的需要,在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东倾沟乡建立密集和稀疏2个冬虫夏草分布区域作为试验样地,分别设立2条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和草地植被的试验样带。结果表明:密集和稀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沙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其结构分异的环境解释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6年 第4期24卷 407-420页
作者: 刘晔 许玥 石松林 彭培好 沈泽昊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成都610058
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异质生境条件下物种性状、种间相互作用等生态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其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群落构建进程。本文基于金沙江流域干旱河谷116个样点562个样方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采用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的方法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分析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6年 第4期24卷 378-388页
作者: 刘晔 李鹏 许玥 石松林 应凌霄 张婉君 彭培好 沈泽昊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成都610058
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植被是我国西南横断山区特有的植被类型,目前关于西南干旱河谷植被还没有整体性的群落类型划分研究。根据对甘肃、四川、云南三省九条主要河流的干旱河谷段野外调查和文献来源的1,339个植物群落样方数据,采用自适应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费用区间法的延庆区A级自然景观休闲旅游价值评估
收藏 引用
生态经济 2019年 第3期35卷 129-133页
作者: 牟雪洁 张箫 赵昕奕 饶胜 柴慧霞 朱振肖 汤文豪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北京10001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 北京100812
文章以延庆区7个主要A级自然景观为代表,采用旅行费用区间法(TCIA)核算其休闲旅游价值。结果表明:(1)2015年延庆区A级自然景观总旅游价值为12.33亿元,其中旅行费用最高,为9.22亿元,消费者剩余为3.11亿元,二者分别占旅游总价值的75%、2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地区胡桃楸林分布规律及群落构建机制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 2019年 第9期43卷 753-761页
作者: 唐丽丽 张梅 赵香林 康慕谊 刘鸿雁 高贤明 杨彤 郑璞帆 石福臣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天津30007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试验室 北京100093
探究植物分布规律和群落构建机制是揭示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华北地区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84个样方的调查数据,通过径级分析、典范对应分析等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多样性理论最新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2年 第10期30卷 21-33页
作者: 王少鹏 罗明宇 冯彦皓 储诚进 张大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复杂性的重要特征,理解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一直是理论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本文从三方面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理论的最新进展。一是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总结了现代共存理论和基于过程的群落构建理论的新进展。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冻融对土壤氮素损失及有效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16年 第4期36卷 1083-1094页
作者: 陈哲 杨世琦 张晴雯 周华坤 井新 张爱平 韩瑞芸 杨正礼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团队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81000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土壤冻融交替是寒冷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已有研究表明冻融交替作用能够促进氮素周转,从而缓解因土壤有效氮素缺乏而引起的植物生长限制。即便如此,冻融环境下土壤有效氮素供应量远高于其利用量,过剩的氮素会通过气态(N2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