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8 篇 期刊文献
  • 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8 篇 理学
    • 105 篇 生态学
    • 9 篇 大气科学
    • 9 篇 生物学
    • 3 篇 地理学
    • 2 篇 地质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92 篇 农学
    • 7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 篇 畜牧学
    • 12 篇 草学
    • 10 篇 林学
    • 2 篇 作物学
  • 42 篇 工学
    • 1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城乡规划学
    • 7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公安技术
  • 17 篇 管理学
    • 13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6 篇 物种多样性
  • 14 篇 物种丰富度
  • 11 篇 新疆
  • 9 篇 海拔梯度
  • 8 篇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 8 篇 青藏高原
  • 8 篇 氮沉降
  • 7 篇 碳排放
  • 6 篇 碳汇
  • 6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土壤呼吸
  • 6 篇 植物群落
  • 6 篇 气候
  • 6 篇 全球变化
  • 5 篇 碳循环
  • 5 篇 温带草地
  • 5 篇 生物多样性
  • 5 篇 地形
  • 5 篇 群落结构
  • 5 篇 温度

机构

  • 191 篇 北京大学
  • 1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6 篇 云南大学
  • 13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篇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
  • 9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8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7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6 篇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 6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 5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5 篇 兰州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5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5 篇 西北大学

作者

  • 63 篇 方精云
  • 42 篇 沈泽昊
  • 25 篇 唐志尧
  • 23 篇 王志恒
  • 20 篇 zehao shen
  • 19 篇 贺金生
  • 17 篇 fang jing-yun
  • 16 篇 朱彪
  • 15 篇 朱江玲
  • 14 篇 吉成均
  • 13 篇 fang jingyun
  • 13 篇 zhu biao
  • 12 篇 tang zhi-yao
  • 12 篇 杨元合
  • 11 篇 王少鹏
  • 11 篇 王襄平
  • 10 篇 彭建
  • 10 篇 刘焱序
  • 9 篇 曾辉
  • 9 篇 马文红

语言

  • 2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中国陆栖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09年 第6期17卷 652-663页
作者: 林鑫 王志恒 唐志尧 赵淑清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物种丰富度的大尺度地理格局及其成因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利用中国陆栖哺乳动物分布数据,结合高分辨率的气候、地形、植被等环境信息,探讨了中国陆栖哺乳动物及主要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学代谢理论:基于个体新陈代谢过程解释物种多样性的地理格局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09年 第6期17卷 625-634页
作者: 王志恒 唐志尧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生理过程生态学代谢理论(metabolic theory of ecology)基于生物个体大小和环境温度对个体新陈代谢过程的影响,使用尺度推移(scaling)的方法来解释多种生态学格局和过程。James Borwn等将这一理论用于解释物种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群落的种—面积关系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09年 第6期17卷 549-559页
作者: 唐志尧 乔秀娟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种—面积关系主要探讨物种数量随面积扩大而变化的规律,它联系不同尺度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尺度转换的重要依据。利用种—面积关系可以估算群落或区域的物种数量、评价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由于构建方式、尺度效应以及区域差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群落生态学迎来新的辉煌时代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09年 第6期17卷 531-532页
作者: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与分析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20世纪中叶以来,日趋凸显的环境问题把生态学推向了学科前沿,“生态”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词,“生态”的环境成了人们理想的伊甸园。进入90年代,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和可持续生物圈三大科学命题更是开启了生态学研究的新时代。
来源: 评论
云南鸡足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与更新特征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3年 第11期31卷 71-81页
作者: 刘文聪 田希 杨涛 饶杰生 王晓凤 钱恒君 涂梦灵 单子铭 欧晓昆 沈泽昊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昆明65009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中国西南地区独特的森林类型,研究群落优势种更新的时空格局和策略对理解其动态特征和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云南鸡足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第一次群落调查数据,我们对5个优势树种的幼苗、幼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群落构建的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09年 第6期17卷 579-593页
作者: 牛克昌 刘怿宁 沈泽昊 何芳良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Department of Renewable Resources University of Alberta
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论题。基于物种生态位分化的群落构建理论已经发展了近一个世纪,但我们对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机理仍然不清楚。近年来,群落中性理论以其简约性和预测能力成为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残体输入改变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 第2期57卷 361-370页
作者: 何可宜 沈亚文 冯继广 韩孟光 周益奇 朱彪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对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人工林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照(CK)、凋落物移除(-L)、凋落物添加(+L)、根系去除(-R)、凋落物和根系同时去除(-R-L)、凋落物添加和根系去除(-R+L)),基于处理后第一个生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质及碳组分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4期53卷 765-774页
作者: 杨新宇 林笠 李颖 贺金生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100871 高原生物进化与适应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8
自2011年起,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实施人工模拟增温和降水改变实验,2013年7月采集实验区土壤样品,监测土壤物理特性(土壤粒径和pH值)以及碳组分(全碳、有机碳、可提取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得到如下结果。1)增温显著改变0~20 c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未来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茶适宜分布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9年 第6期27卷 595-606页
作者: 张晓玲 李亦超 王芸芸 蔡宏宇 曾辉 王志恒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茶是对气候变化敏感的重要经济作物,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茶分布和生产的影响对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茶农的生计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全球858个茶分布点和6个气候因子数据,利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全球茶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及其在2070年的不同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布现状及合理布局的探讨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09年 第6期17卷 664-674页
作者: 陈雅涵 唐志尧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与分析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为了保护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经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评价这些保护区的布局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收集了截至2007年底我国建立的2,047个保护区的有关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这些保护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