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2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 篇 理学
    • 27 篇 生态学
    • 11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地质学
  • 40 篇 工学
    • 14 篇 城乡规划学
    • 1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0 篇 管理学
    • 19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4 篇 农学
    • 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林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草学
  • 17 篇 经济学
    • 14 篇 应用经济学
    • 8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7 篇 生态治理
  • 6 篇 碳中和
  • 6 篇 生态文明建设
  • 5 篇 能值分析
  • 5 篇 生态系统
  • 4 篇 小波分析
  • 4 篇 深圳市
  • 4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3 篇 土地利用
  • 3 篇 中国
  • 3 篇 区域差异
  • 3 篇 京津冀地区
  • 3 篇 ndvi
  • 3 篇 可持续发展
  • 3 篇 气温
  • 3 篇 碳排放
  • 2 篇 生态足迹
  • 2 篇 炎症效应
  • 2 篇 碳汇
  • 2 篇 人工神经网络

机构

  • 104 篇 北京大学
  • 19 篇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18 篇 中国地理学学会自...
  • 1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2 篇 教育部地表过程模...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9 篇 中国土地学会土地...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4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4 篇 山东大学
  • 4 篇 西北大学
  • 4 篇 南开大学
  • 4 篇 山西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3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3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作者

  • 37 篇 李双成
  • 15 篇 蒙吉军
  • 13 篇 彭建
  • 11 篇 高阳
  • 9 篇 吴健生
  • 7 篇 peng jian
  • 7 篇 吴秀芹
  • 7 篇 刘焱序
  • 6 篇 li shuangcheng
  • 6 篇 gao yang
  • 6 篇 冯喆
  • 6 篇 方精云
  • 6 篇 唐志尧
  • 5 篇 许月卿
  • 5 篇 康慕谊
  • 5 篇 王仰麟
  • 5 篇 gao xian-ming
  • 5 篇 高贤明
  • 5 篇 kang mu-yi
  • 4 篇 wang ren-qing

语言

  • 10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西南喀斯特地区近45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 第2期43卷 223-229页
作者: 王钧 蒙吉军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基于黔、桂、滇3省(区)72个气象站点45年(1960—2004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借助小波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近45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的特征和总体趋势。研究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神经网络在客源市场分区中的应用——以武夷山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 第2期43卷 240-244页
作者: 严汾 蒙吉军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客源市场分区对于旅游营销决策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对客源市场的分区缺乏定量化的方法。以武夷山市为例,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SOFM网络对其国内客源市场分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影响旅游需求的11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将得到的3个因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ORDB的地理空间对象模型M-L-E(S,A)改进研究
收藏 引用
测绘学报 2007年 第3期36卷 335-339页
作者: 王文博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针对地理数据中空间对象概念模型,尝试利用对象-关数据库(ORDB)的一些优势,对已有的地理数据中空间对象的M-L-E(S,A)分层模型进行了改进,实体之间可以通过类、继承等方式产生和关联,地图和图层之间、图层和实体之间采用引用方式实现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eta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统服务价值核算与转移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 第3期52卷 493-504页
作者: 张雅昕 刘娅 朱文博 李双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 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基于Meta-analysis方法,分别建立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水域和未利用地6个地类的生态统服务价值回归模型。除考虑年代和评估方法外,还引入分区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发现这两个变量在解释生态统服务价值变化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温带植被生长季节的空间外推估计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7年 第1期27卷 65-74页
作者: 陈效逑 胡冰 喻蓉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利用地面植物物候和遥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及一种物候-遥感外推方法,实现植被生长季节从少数站点到较多站点的空间外推。结果表明:(1)在1982~1993年期间,中国东温带地区植被生长季节多年平均起讫日期的空间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82~1999年我国东暖温带植被生长季节的时空变化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07年 第1期62卷 41-51页
作者: 陈效逑 喻蓉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利用1982~1996年5个站点的植物群落物候观测数据和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划分各站逐年的植被物候季节,并确定各季节初日对应的当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阈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物候站各年NDVI曲线的年型聚类分析和区内所有像元逐年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NOAA/AVHRR影像和地理空间数据的中国东北区景观分类
收藏 引用
资源科学 2004年 第4期26卷 132-139页
作者: 吴秀芹 蒙吉军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在借鉴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地理空间数据和NOAA AVHRR复合影像解译为基础,采用高程、坡度、土壤侵蚀强度等指标对中国东北区进行了景观分类:①根据≥10℃积温与干燥度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自然带、9个景观区;②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与遥感信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95~2000年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03年 第6期18卷 645-651页
作者: 蒙吉军 李正国 吴秀芹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目前,人类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都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有关。利用1995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的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0000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统,基于GIS软件平台ArcInfo7.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对PM_(2.5)浓度的影响——以深圳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1期53卷 160-170页
作者: 谢舞丹 吴健生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利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PM2.5浓度数据,选取类型水平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PLAND),边缘密度(ED),以及景观水平的蔓延度(CONTAG),斑块数量(NP)和斑块平均面积(AREA_MN)共5个景观指数,并结合道路长度、餐饮点分布数量、海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河流域近60年来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08年 第1期28卷 83-88页
作者: 王钧 蒙吉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基于莺落峡、正义峡水文站径流量数据及相关气候资料,借助小波分析、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黑河干流径流量变化周期、突变、趋势及原因。结果显示:1944—2005年莺落峡年均径流量变化长周期约7和25年,变化总体呈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