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0 篇 期刊文献
  • 6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4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1 篇 文学
    • 14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60 篇 工学
    • 15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56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0 篇 法学
    • 18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民族学
  • 13 篇 教育学
    • 12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 篇 管理学
    • 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5 篇 医学
    • 3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17 篇 自然语言处理
  • 15 篇 计算语言学
  • 12 篇 知识库
  • 10 篇 主观性
  • 10 篇 物性角色
  • 8 篇 综合型
  • 8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词汇化
  • 7 篇 中文信息处理
  • 7 篇 语料库
  • 6 篇 语言知识库
  • 6 篇 词汇语义
  • 6 篇 人工智能
  • 6 篇 语义构词
  • 6 篇 语义角色标注
  • 6 篇 国家科技进步奖
  • 6 篇 语义角色
  • 6 篇 深度学习
  • 6 篇 形容词
  • 5 篇 语义特征

机构

  • 329 篇 北京大学
  • 22 篇 郑州大学
  • 16 篇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
  • 11 篇 鹏城实验室
  • 10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8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8 篇 澳门大学
  • 7 篇 语言能力协同创新...
  • 4 篇 江苏高校语言能力...
  • 4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北京城市学院
  • 3 篇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江南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
  • 2 篇 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93 篇 袁毓林
  • 52 篇 yuan yulin
  • 40 篇 俞士汶
  • 31 篇 董秀芳
  • 28 篇 穗志方
  • 26 篇 詹卫东
  • 24 篇 王厚峰
  • 23 篇 常宝宝
  • 20 篇 sui zhifang
  • 20 篇 刘扬
  • 20 篇 朱学锋
  • 18 篇 昝红英
  • 17 篇 yu shiwen
  • 17 篇 项梦冰
  • 16 篇 zhan weidong
  • 14 篇 wang houfeng
  • 14 篇 张坤丽
  • 13 篇 liu yang
  • 13 篇 吴云芳
  • 13 篇 李素建

语言

  • 34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教育部计算语言学重点实验室"
343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大数据时代的汉语语言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山西大学报(哲社会科版) 2013年 第5期36卷 70-77页
作者: 詹卫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借助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文章通过回顾计算机科语言学的交叉科——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数据处理对科研究的冲击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未来之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念与概率:认识情态动词的语义差异及其功能分化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 2018年 第1期32卷 26-38页
作者: 李命定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助动词"会"和"可能、一定、应该"是典型的认识情态动词。但是,它们的语义及功能很不一样,如:他{会/*可能/*一定/*应该}生气的、{*会/可能/一定/应该}下雨了。通过考察真实文本语料,本文发现:"会"传递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中表示承诺的言语施为动词
收藏 引用
汉语 2010年 第2期 23-30页
作者: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本文考察了汉语中表示承诺的几个言语施为动词的语义功能及其历时发展,指出汉语中的言语施为动词在历史上是后起的,一般经历了从非言说动词到言说动词(准确的说是言语行为动词)、再从非施为性的言语行为动词发展为施为性的言语行为动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是一种“无时态语言”吗?
收藏 引用
当代语言学 2019年 第3期21卷 438-450页
作者: 朴珉娥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因为汉语没有明显的时态标记,所以不少者认为汉语是一种无时态语言。但是,我们通过实例分析和比较,发现现代汉语的动态助词“了 1 ”也可以满足如下时态语言的要求: 1)“了 1 ”作为时态标记,出现在动词之后,把事件时间锚定在时间轴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感叹副词对愿望句反事实意义的推动作用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 2021年 第4期35卷 452-465页
作者: 鞠晨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通过对大量真实文本语料的考察,本文发现:汉语愿望句的事实性会受到"真、多、多么"等感叹副词的影响。具体地说,在特定条件下,感叹副词能够使一般愿望句变为反事实或低事实愿望句;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感叹副词能推动或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及其概念结构基础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20年 第5期 515-526,638页
作者: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本文讨论汉语“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及其句法语义条件,揭示其叙实性漂移的概念结构基础;还构拟了动词“忘记”从叙实动词到反叙实动词,最后演变出反事实条件标记的语法化路径。文章发现,“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跟其宾语小句的现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语义类和物性角色建构名名组合的释义模板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 2013年 第2期27卷 172-181页
作者: 魏雪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文以现代汉语(特别是网络搜索词)中名名组合的语义关系及其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在《现代汉语语义词典》中名词的语义分类和"生成词库论"中物性角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搜集和分析语料、人工总结,来建立名名组合的语义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上古汉语议论语篇的结构与特点:兼论联系语篇结构分析虚词的功能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12年 第4期 356-366,384页
作者: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871
本文分析了上古汉语议论语篇的语篇结构,认为联系语篇结构才能更好地分析一些虚词的功能,指出议论语篇中常见的"夫"和"今"可以分析为话语标记,"夫"主要用于引入说话人或文本作者的观点,作为议论的前提;&q...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词类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语言与研究 2011年 第2期 83-90页
作者: 魏雪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871
本文讨论怎样借助计算机及相关的测试程序,来为汉语词类的划分提供一种方便和快速的途径。着重展示一种新的用计算机辅助发现词类知识的方法:把划分词类的语法功能标准组织成一套量表,再编制为软件程序,最终形成网络版词类测试平台。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什么”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 2016年 第3期30卷 303-317页
作者: 袁毓林 刘彬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文主要探讨疑问代词"什么"的否定用法及其成因,揭示表示否定意义的"什么"句的语义形成与识解机制。文章首先描写了"什么"句表示否定意义的七种主要环境,指出这种"什么"句主要表示对某种事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