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6 篇 期刊文献
  • 12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4 篇 工学
    • 215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4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5 篇 光学工程
    • 3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7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2 篇 农业工程
    • 1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电气工程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机械工程
  • 115 篇 理学
    • 74 篇 物理学
    • 17 篇 化学
    • 8 篇 生态学
    • 5 篇 天文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海洋科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11 篇 农学
    • 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1 篇 医学
    • 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临床医学
  • 5 篇 管理学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8 篇 离子辐照
  • 7 篇 中子
  • 7 篇 剂量转换系数
  • 7 篇 氡子体
  • 7 篇 直接核反应
  • 6 篇 微波离子源
  • 6 篇 核数据
  • 6 篇 截面
  • 6 篇 集团结构
  • 6 篇 未结合态份额
  • 6 篇 注入器
  • 6 篇 静电加速器
  • 5 篇 壳演化
  • 5 篇 发射度
  • 5 篇 形状共存
  • 5 篇 形变
  • 5 篇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 5 篇 第一性原理
  • 5 篇 微分截面
  • 5 篇 geant4

机构

  • 418 篇 北京大学
  • 24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7 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
  • 13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2 篇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
  • 12 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篇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
  • 9 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 8 篇 兰州大学
  • 8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8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7 篇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
  • 7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山东大学
  • 7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7 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
  • 6 篇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
  • 6 篇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
  • 6 篇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

作者

  • 54 篇 郭秋菊
  • 32 篇 叶沿林
  • 30 篇 张磊
  • 22 篇 郭之虞
  • 21 篇 樊铁栓
  • 21 篇 张国辉
  • 19 篇 李湘庆
  • 19 篇 彭士香
  • 19 篇 陈佳洱
  • 16 篇 许甫荣
  • 15 篇 楼建玲
  • 15 篇 zhang lei
  • 15 篇 付恩刚
  • 15 篇 陈金象
  • 14 篇 薛建明
  • 14 篇 赵捷
  • 14 篇 王宇钢
  • 13 篇 任海涛
  • 13 篇 宋执中
  • 13 篇 guo qiuju

语言

  • 435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色散对双晶交叉偏振滤波输出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物理学 2017年 第4期66卷 45-49页
作者: 耿易星 李荣凤 赵研英 王大辉 卢海洋 颜学庆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超小型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系统上,通过压缩器对激光脉冲引入色散,研究了色散对双晶交叉偏振滤波(XPW)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正负色散的引入,XPW功率会减小、输出光谱带宽也会变窄、输出光谱中心波长会发生蓝移和红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希格斯物理研究:昨天、今天、明天
收藏 引用
物理学 2024年 第24期73卷 9-26页
作者: 周辰 朱永峰 郭倩颖 张轩豪 张铭滔 耿新月 何杰汉 潘程扬 王一品 杨楚雪 陈嘉华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希格斯物理是高能物理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希格斯机制赋予了基本粒子质量,并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和CMS实验在2012年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完成了标准模型的基本粒子谱.高能物理学家研究了希格斯玻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60和A-80质量区原子核磁转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3年 第9期68卷 1082-1089页
作者: 罗迪雯 徐川 吴鸿毅 张双全 李湘庆 李智焕 华辉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近年来,人们在很多原子核中发现了具有强M1跃迁、较弱E2跃迁的磁转动结构,这已经成为原子核高自旋态的研究热点.通过在束γ谱学实验,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研究组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和南非iThemba国家实验室回旋加速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离子注入辅助在6H-SiC表面制备石墨烯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 第3期57卷 407-413页
作者: 陈钰焓 赵子强 赵云彪 陈艺 周丹晴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为了寻找一种更便捷、更经济的在半导体SiC基底上直接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将5 keV C离子注入商用6H-SiC(0001)单晶,通过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研究石墨烯质量和生长过程。实验中还研究了不同降温速率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滴线区原子核第一性原理Gamow壳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核技术 2023年 第8期46卷 114-121页
作者: 张爽 耿一方 许甫荣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本文发展了第一性原理Gamow壳模型,并已经成功地用于描述滴线区原子核。该方法从现实核力出发,在Berggren基矢空间开展壳模型计算。由于Berggren基矢包含束缚态、共振态和散射连续态,所以Gamow壳模型可以很好处理连续谱耦合问题。在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大学静电加速器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3年 第9期68卷 1096-1103页
作者: 徐川 付恩刚 高原 任晓堂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加速器在核物理、材料科学、考古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北京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有3台静电加速器投入运行,分别是1.7 MV串列静电加速器、4.5 MV单级静电加速器和6 MV串列静电加速器.1.7 MV串列静电加速器配备有高频电荷交换负离子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性原理介质相似重整化群理论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3年 第9期68卷 1016-1025页
作者: 胡柏山 袁琪 范思钦 孙中浩 许甫荣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由于手征有效场论核力、量子多体关联方法和超级计算机能力的发展,原子核第一性原理计算或称从头计算(ab initio,first principles)在最近20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作为处理强关联多体问题的新秀,介质相似重整化群理论(in-medium similari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大学4.5 MV静电加速器核反应分析系统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年 第5期53卷 906-912页
作者: 高原 朱吉鹏 秦利青 肖璇 王宇钢 颜莎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为满足对聚变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中氘氚滞留问题的研究,北京大学4.5 MV静电加速器在原束线基础上新增核反应分析系统,该系统使用能量0.8~3.6 MeV的H^+、D^+、~3He^+和~4He^+粒子束流,可对核反应微分截面和样品中元素浓度的深度分布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于不稳定原子核研究的共线激光谱仪研制进展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3年 第9期68卷 1054-1065页
作者: 张鹏 刘寅绅 白世伟 杨晓菲 王姝婧 刘永超 胡晗睿 郭洋帆 林喆阳 严周 杜泽宇 梅文聪 叶沿林 李奇特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不稳定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是研究核结构的重要探针之一,有助于我们理解丰中子/丰质子核中出现的新奇物理现象,也是检验和发展核理论模型的重要依据.利用精密激光谱学技术测量核外电子的超精细结构光谱,可以精确提取不稳定原子核基态和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弱束缚原子核基态与集体激发态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6年 第20期61卷 2199-2206页
作者: 张一怒 朱怡 王楷 裴俊琛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弱束缚原子核是一个开放的量子多体体系,具有与稳定核很不一样的奇特结构和动力学.弱束缚核的相关研究是核物理的一个前沿热点问题,对进一步发展核理论和研究天体环境下的元素合成都很重要.本文介绍了连续谱能量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和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