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43 篇 期刊文献
  • 11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5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11 篇 理学
    • 372 篇 生态学
    • 112 篇 大气科学
    • 46 篇 地理学
    • 46 篇 地质学
    • 23 篇 生物学
    • 8 篇 数学
    • 8 篇 化学
  • 553 篇 工学
    • 19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37 篇 农业工程
    • 90 篇 城乡规划学
    • 70 篇 水利工程
    • 4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9 篇 建筑学
    • 2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81 篇 农学
    • 33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7 篇 林学
    • 17 篇 畜牧学
    • 17 篇 草学
    • 8 篇 作物学
  • 194 篇 管理学
    • 146 篇 公共管理
    • 2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6 篇 工商管理
    • 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9 篇 经济学
    • 41 篇 应用经济学
    • 29 篇 理论经济学
  • 18 篇 历史学
    • 13 篇 考古学
  • 14 篇 医学
  • 9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文学

主题

  • 84 篇 多环芳烃
  • 40 篇 土壤
  • 34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30 篇 中国
  • 29 篇 土地利用
  • 25 篇 气候变化
  • 25 篇 深圳市
  • 23 篇 黑河中游
  • 22 篇 可持续发展
  • 21 篇 生态风险
  • 20 篇 北京
  • 19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18 篇 天津
  • 18 篇 物种多样性
  • 17 篇 景观格局
  • 16 篇 生态安全格局
  • 15 篇 空间分布
  • 15 篇 吸附
  • 15 篇 物种丰富度
  • 14 篇 空间格局

机构

  • 1,170 篇 北京大学
  • 47 篇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
  • 3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1 篇 教育部地表过程模...
  • 19 篇 中国地理学学会自...
  • 19 篇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18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18 篇 云南大学
  • 17 篇 兰州大学
  • 15 篇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
  • 15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3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13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1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0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0 篇 中国土地学会土地...
  • 10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作者

  • 149 篇 陶澍
  • 119 篇 彭建
  • 106 篇 李双成
  • 102 篇 王学军
  • 96 篇 蒙吉军
  • 77 篇 许学工
  • 77 篇 方精云
  • 74 篇 吴健生
  • 63 篇 徐福留
  • 60 篇 刘焱序
  • 50 篇 沈泽昊
  • 43 篇 刘文新
  • 42 篇 张巍
  • 40 篇 王仰麟
  • 37 篇 李本纲
  • 32 篇 蔡运龙
  • 32 篇 曹军
  • 31 篇 唐志尧
  • 28 篇 高阳
  • 27 篇 沈伟然

语言

  • 1,25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地表过程与环境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57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观测与模型模拟的云南省植被制图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3期55卷 860-873页
作者: 夏侯明健 彭明春 沈泽昊 温庆忠 王崇云 刘彦男 张秋媛 彭磊 余昌元 欧晓昆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昆明650504 云南省森林资源调查规划院 昆明650051
植被图为生态学家和决策者提供了直观的植被类型及分布信息,在复杂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地球观测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快速发展,绘制大尺度、高精度植被图的数据资源和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在环境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鸡足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群落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与环境解释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3年 第11期31卷 29-44页
作者: 王晓凤 饶杰生 杨涛 刘文聪 田希 陈稀 刘其明 徐衍潇 张秋雨 张洪强 张旭 欧晓昆 沈泽昊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昆明65009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云南佑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650599
生物多样性格局是生物群落构建过程的反映,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物种共存机制。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西半湿润气候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对其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格局及影响因子的认识还比较缺乏,基于大样地的研究还未见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鸡足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林隙干扰格局与成因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3年 第11期31卷 56-70页
作者: 田希 刘文聪 饶杰生 王晓凤 杨涛 陈稀 张秋雨 刘其明 徐衍潇 张旭 沈泽昊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昆明65009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云南佑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650599
林隙(forest gap,FG)是森林干扰中的一种常见形式。作为森林景观流动镶嵌结构的基础,林隙对森林群落更新和物种共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22年对云南大理鸡足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植物群落调查结果,统计了所有活立木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理基因组学:研究方法与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5年
作者: 虎灵 沈泽昊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西南联合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随着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融合发展,由地质学、地貌学、古气候学、基因组学、系统发育学、种群遗传学和生物地理学等多学科关联形成的地理基因组学(geogenomics)将地表景观变化与生物演化联系起来,成为检验地质假设、重建地球历史及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拉丁美洲主要国家碳中和状况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4年 第2期40卷 106-115页
作者: 崔倩 杨晨 朱江玲 大连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学院 辽宁大连116044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4个拉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我国处于相似阶段,分析其碳排放特征、评估其碳中和政策的成效,对我国碳中和实现路径的探索具有借鉴意义。该文利用拉美4国的化石燃料碳排放、陆地碳收支等数据,分析其1990—201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功能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 第2期47卷 145-169页
作者: 李耀琪 王志恒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 江苏苏州215123
功能生物地理学研究性状及其多样性的时空分布变化、生态成因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近十来年,功能生物地理学领域发展迅速,性状数据呈指数增长,基于性状探索物种分布、群落结构和组成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取得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变迁及其对区域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 2022年 第12期31卷 2367-2373页
作者: 邢冉 沈国锋 程和发 陶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东北地区是中国取暖需求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区域生活能源消耗量大且生物质占比高。基于实地入户调查获取居民生活能源消耗情况的第一手数据,分析2002—2017年东北地区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和结构的变迁情况,估算生活源主要空气污染物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供应链转移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科技导报 2024年 第19期42卷 85-97页
作者: 王润雨 黄韬 凌再莉 任吉 魏梓建 宋世杰 马建民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兰州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院 兰州730020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供应链加速转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这对全球碳排放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定量估计了2004和2014年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转移及对中国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田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其量化方法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3年 第12期44卷 6857-6868页
作者: 孙昭安 朱彪 潍坊学院种子与设施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省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潍坊261061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已有研究表明除了作物碳(根际沉积碳和秸秆碳)对农田土壤有机碳(SOC)的输入外,土壤碳还来源于土壤自养微生物固定SOC的贡献以及土壤无机碳(SIC)的固定(无机化学途径和微生物的生物矿化途径).农田SOC的高低主要受到外源作物碳输入和原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机污染物的高铁酸盐氧化去除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22年 第6期35卷 1323-1333页
作者: 李宇 程和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高铁酸盐〔Fe(Ⅵ)〕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可以有效氧化具有不饱和官能团的有机污染物,但Fe(Ⅵ)直接氧化法具有诸多缺点亟待改善,如Fe(Ⅵ)在酸性条件下易于自分解、在碱性条件下反应速率低等.开发Fe(Ⅵ)氧化的强化技术可以通过生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