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4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8 篇 理学
    • 112 篇 生态学
    • 10 篇 大气科学
    • 9 篇 生物学
    • 4 篇 地质学
    • 3 篇 地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98 篇 农学
    • 7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 篇 畜牧学
    • 12 篇 草学
    • 10 篇 林学
    • 5 篇 作物学
  • 46 篇 工学
    • 1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城乡规划学
    • 7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8 篇 管理学
    • 13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6 篇 物种多样性
  • 14 篇 物种丰富度
  • 11 篇 新疆
  • 9 篇 海拔梯度
  • 8 篇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 8 篇 青藏高原
  • 8 篇 氮沉降
  • 7 篇 碳汇
  • 7 篇 碳排放
  • 6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土壤呼吸
  • 6 篇 植物群落
  • 6 篇 气候
  • 6 篇 全球变化
  • 6 篇 陆地生态系统
  • 5 篇 碳循环
  • 5 篇 尺度
  • 5 篇 温带草地
  • 5 篇 土地利用
  • 5 篇 中国

机构

  • 206 篇 北京大学
  • 1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6 篇 云南大学
  • 13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篇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
  • 9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8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8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7 篇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 6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 5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5 篇 兰州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5 篇 西北大学

作者

  • 67 篇 方精云
  • 43 篇 沈泽昊
  • 26 篇 唐志尧
  • 23 篇 王志恒
  • 21 篇 朱彪
  • 20 篇 zehao shen
  • 19 篇 贺金生
  • 18 篇 fang jing-yun
  • 18 篇 zhu biao
  • 15 篇 朱江玲
  • 14 篇 吉成均
  • 14 篇 fang jingyun
  • 12 篇 彭建
  • 12 篇 tang zhi-yao
  • 12 篇 杨元合
  • 12 篇 王襄平
  • 11 篇 王少鹏
  • 10 篇 peng jian
  • 10 篇 刘焱序
  • 9 篇 曾辉

语言

  • 24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2 条 记 录,以下是211-220 订阅
排序:
北京及周边地区植物叶的碳氮磷元素计量特征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8年 第4期 67-72页
作者: 韩文轩 吴漪 汤璐瑛 陈雅涵 李利平 贺金生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通过测量北京及周边地区358种植物的叶碳、氮和磷(C,N,P)含量,系统分析了该区域不同生长型植物的叶C,N,P的计量规律。结果显示,本区植物叶C,N,P的几何均值分别是45.1%,2.61%和0.20%(干重),且叶片中C,N,P含量分别是叶柄中相应元素含量的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地区荆条灌丛分布及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异规律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 2019年 第9期43卷 825-833页
作者: 唐丽丽 杨彤 刘鸿雁 康慕谊 王仁卿 张峰 高贤明 岳明 张梅 郑璞帆 石福臣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天津30007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济南250100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太原03000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试验室 北京100093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69
生境差异是影响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基于370个荆条(***)灌丛的野外调查样方,结合多元回归树(MRT)、显著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华北地区荆条灌丛及其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东北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 2008年 第5期32卷 1031-1040页
作者: 张新平 王襄平 朱彪 宗占江 彭长辉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与分析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吉林省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吉林安图133613 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环境科学研究所 加拿大蒙特利尔H3C 3PB
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帽儿山、凉水、根河的主要森林类型中设置27个样地,连续3年(2004~2006年)观测森林凋落物的生产量,以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森林凋落物产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泥河湾盆地油房遗址MIS 5阶段人类活动与气候、植被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24年 第5期44卷 1322-1337页
作者: 李冰 杜天愉 梅惠杰 吴玥洁 马卿皓 郭玉杰 弋双文 李月丛 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24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河北石家庄050024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24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新的研究表明,油房遗址是泥河湾盆地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是一处既包含华北传统石片石器工业,又富含细石叶和细石核的文化遗址,为研究华北传统石片石器文化向细石器传统文化转变提供了新线索。油房遗址探沟2剖面(YFTG2)(0~5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麦和玉米生长对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贡献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年 第10期40卷 2257-2265页
作者: 孙昭安 朱彪 张译文 李梦雨 孟凡乔 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省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潍坊26106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3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山东省招远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招远265499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区分土壤外源碳输入和内源碳输出是量化土壤碳平衡的前提。借助碳同位素方法,可以精确区分不同碳源对土壤有机碳(SOC)和二氧化碳(CO_(2))的贡献,一方面定量根际沉积碳对土壤碳的输入,另一方面还可以量化根系生长对SO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优先区识别——以四川省华蓥山区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19年 第23期39卷 8948-8956页
作者: 苏冲 董建权 马志刚 乔娜 彭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成都610081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太原030001
优先区识别,是科学有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之一的四川华蓥山区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提取生态源地共1392.63 km^2,占华蓥山区总面积的35.60%;结合土地覆被类型与地质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收藏 引用
科学与社会 2015年 第1期5卷 40-50页
作者: 朱江玲 石岳 胡会峰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需要客观面对资源开发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光叶水青冈群落种子雨10年观测:种子雨密度、物种构成及其与群落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 2012年 第8期36卷 708-716页
作者: 许玥 沈泽昊 吕楠 唐圆圆 李道新 王功芳 谭家林 刘益平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 中国香港九龙 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 湖北宜昌443000
种子雨是植物种子扩散的起点,对群落更新及种群动态起着关键作用。该文以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内一片面积为1.3hm2的光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群落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层随机设计,在10个不同的地形位放置了100个种子雨收集框,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生代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地貌分异与黄河形成的控制作用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2年 第5期32卷 829-838页
作者: 袁宝印 汤国安 周力平 郝青振 李发源 陆中臣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21004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理系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100085
黄土高原面积广大,不同区域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有很大差别,根据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与沉积过程的差异,将黄土高原划分为鄂尔多斯稳定地块、陇西地区和汾渭新生代裂谷3个新生代构造运动分区。新生代构造运动控制黄土高原新生代沉积与侵蚀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滇中高原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3年 第11期31卷 15-28页
作者: 杨涛 沈泽昊 王晓凤 饶杰生 刘文聪 田希 陈稀 张秋雨 刘倩 钱恒君 解宇阳 刘其明 徐衍潇 涂梦灵 单子铭 张玉坤 侯波 李建斌 欧晓昆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昆明65009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云南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沾益管护分局 云南沾益655500 云南雕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云南广通651224 云南宾川县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宾川671699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群落构建和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重要平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滇中高原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但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天然群落当前仅呈片断化状态,零星分布于偏远山地。参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