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 篇 理学
    • 13 篇 生态学
    • 1 篇 生物学
  • 10 篇 农学
    • 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林学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草学
    • 1 篇 园艺学
  • 3 篇 工学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安技术

主题

  • 5 篇 物种多样性
  • 3 篇 温度
  • 2 篇 生产力假说
  • 2 篇 生物多样性保护
  • 2 篇 尺度
  • 2 篇 区域过程
  • 2 篇 植物群落
  • 2 篇 植被恢复
  • 2 篇 太白红杉
  • 2 篇 物种丰富度
  • 2 篇 全球变化
  • 1 篇 环境能量假说
  • 1 篇 松柏亚纲
  • 1 篇 野火
  • 1 篇 年降水
  • 1 篇 竞争
  • 1 篇 地上碳储量
  • 1 篇 华北地区
  • 1 篇 生态学代谢理论
  • 1 篇 寒冷忍耐假说

机构

  • 19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西北大学
  • 2 篇 云南大学
  • 2 篇 山西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1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 篇 南安普顿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
  • 1 篇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 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 篇 首尔大学
  • 1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 1 篇 内蒙古大学
  • 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 14 篇 方精云
  • 9 篇 唐志尧
  • 8 篇 王志恒
  • 3 篇 沈泽昊
  • 3 篇 马文红
  • 3 篇 王襄平
  • 2 篇 郑成洋
  • 2 篇 曾辉
  • 2 篇 yue ming
  • 2 篇 贺金生
  • 2 篇 岳明
  • 2 篇 gao xian-ming
  • 2 篇 zhang feng
  • 2 篇 高贤明
  • 2 篇 fang jing-yun
  • 2 篇 蔡宏宇
  • 2 篇 张峰
  • 2 篇 朱江玲
  • 2 篇 林鑫
  • 1 篇 wang ren-qing

语言

  • 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林线树种太白红杉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特性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 2004年 第4期28卷 579-583页
作者: 张玲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太白红杉 (Larixchinensis)是太白山的高山林线树种。通过在人工气候内的试验 ,研究了太白红杉种子在 6种不同的光照与温度组合处理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 :在恒温和变温两种条件下 ,交替光照对于种子吸胀后的脱落酸 (ABA)和赤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未来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茶适宜分布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9年 第6期27卷 595-606页
作者: 张晓玲 李亦超 王芸芸 蔡宏宇 曾辉 王志恒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茶是对气候变化敏感的重要经济作物,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茶分布和生产的影响对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茶农的生计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全球858个茶分布点和6个气候因子数据,利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全球茶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及其在2070年的不同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变化下的地下生态学:问题与展望
收藏 引用
通报 2004年 第13期49卷 1226-1233页
作者: 贺金生 王政权 方精云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150040
生态学10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主要集中在地上分.然而,当今的生态学家已经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鲜为人知的地下分已成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研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因而严重制约着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理论拓展.自1990年代后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裸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8年 第11期26卷 1133-1146页
作者: 吕丽莎 蔡宏宇 杨永 王志恒 曾辉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物种多样性的大尺度空间格局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利用中国裸子植物分布数据, 结合气候、地形等环境信息, 分析了中国裸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大尺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比较了不同类群之间物种多样性格局和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干热河谷植被与环境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6年 第4期24卷 462-474页
作者: 杨济达 张志明 沈泽昊 欧晓昆 耿宇鹏 杨明玉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昆明65009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组合形成了典型的干热气候环境,在云南省亚热带高原山地河谷下发育了一类特有的植被类型,即干热河谷植被。干热河谷植被具有非地带性和稀有性,以及由土地利用变化为主的人为活动干扰导致的脆弱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玉龙雪山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收藏 引用
山地 2006年 第1期24卷 110-116页
作者: 冯建孟 王襄平 徐成东 杨元合 方精云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云南昆明650034
生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是多样性环境梯度格局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对滇西北玉龙雪山2 900 m^4 200 m间沿海拔梯度进行的群落调查基础上,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垂直分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6个样地中共记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09年 第6期17卷 533-548页
作者: 方精云 王襄平 沈泽昊 唐志尧 贺金生 于丹 江源 王志恒 郑成洋 朱江玲 郭兆迪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武汉43007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在长期环境变化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组合。它提供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资源,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也为各种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具有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变化背景下野火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20年 第2期40卷 385-401页
作者: 岳超 罗彩访 舒立福 沈泽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杨凌712100 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中心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野火是森林和多种植被生态系统面临的最重要自然干扰,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灾害;而人类活动已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影响了野火的发生与分布,因此野火成为全球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基于国际野火研究的文献搜索和统计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地区落叶松林的分布、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 2019年 第9期43卷 742-752页
作者: 方文静 蔡琼 朱江玲 吉成均 岳明 郭卫华 张峰 高贤明 唐志尧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69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237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太原03000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日本落叶松(***)林及太白红杉(***)林是华北地区常见的3种落叶松林类型,其中日本落叶松林为人工林,华北落叶松林既有天然分布又有人工种植,太白红杉林则主要是天然林。该研究基于野外调查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地区主要灌丛群落物种组成及系统发育结构特征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 2019年 第9期43卷 793-805页
作者: 柴永福 许金石 刘鸿雁 刘全儒 郑成洋 康慕谊 梁存柱 王仁卿 高贤明 张峰 石福臣 刘晓 岳明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灌丛在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研究其物种组成特征及构建机制对植被恢复有重要意义。群落系统发育结构能有效反映群落组成的生态过程,对揭示群落构建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华北地区自然植物群落资源综合考察数据库的灌丛数据,分析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