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88 篇 期刊文献
  • 21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0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29 篇 理学
    • 417 篇 大气科学
    • 161 篇 生态学
    • 61 篇 化学
    • 14 篇 生物学
    • 3 篇 物理学
    • 3 篇 海洋科学
  • 566 篇 工学
    • 29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0 篇 农业工程
    • 76 篇 水利工程
    • 4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7 篇 城乡规划学
    • 16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电气工程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建筑学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土木工程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56 篇 农学
    • 14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林学
  • 61 篇 管理学
    • 52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工商管理
  • 24 篇 经济学
    • 18 篇 应用经济学
    • 11 篇 理论经济学
  • 14 篇 医学
    • 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法学

主题

  • 49 篇 臭氧
  • 33 篇 pm2.5
  • 28 篇 大气污染
  • 24 篇 北京
  • 23 篇 气溶胶
  • 22 篇 颗粒物
  • 22 篇 废水处理
  • 21 篇 挥发性有机物
  • 21 篇 非均相反应
  • 21 篇 污染控制
  • 21 篇 大气
  • 19 篇 细颗粒物
  • 18 篇 土壤
  • 17 篇 源解析
  • 15 篇 大气监测
  • 14 篇 来源
  • 14 篇 季节变化
  • 14 篇 膜污染
  • 13 篇 二次有机气溶胶
  • 13 篇 白腐真菌

机构

  • 520 篇 北京大学
  • 312 篇 清华大学
  • 17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3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47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9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7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6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16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4 篇 南京大学
  • 12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
  • 12 篇 中山大学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0 篇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
  • 9 篇 兰州大学
  • 8 篇 暨南大学
  • 8 篇 同济大学
  • 8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8 篇 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35 篇 胡敏
  • 98 篇 曾立民
  • 84 篇 张远航
  • 68 篇 朱彤
  • 59 篇 钱易
  • 52 篇 邵敏
  • 52 篇 文湘华
  • 48 篇 唐孝炎
  • 46 篇 蔡旭晖
  • 43 篇 黄霞
  • 43 篇 郭松
  • 42 篇 陈忠明
  • 41 篇 胡洪营
  • 40 篇 hu min
  • 39 篇 施汉昌
  • 37 篇 zeng limin
  • 34 篇 吴志军
  • 33 篇 王雪松
  • 33 篇 邵可声
  • 32 篇 杨志峰

语言

  • 1,101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1102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北京冬季PM_(2.5)中有机气溶胶的化学特征和来源解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1年 第5期42卷 2101-2109页
作者: 徐楠 王甜甜 李晓 唐荣志 郭松 胡敏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区域污染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为探讨北京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有机气溶胶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和来源变化,对2016年11月10日~12月10日采集的北京大气PM_(2.5)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定量了129种颗粒有机物(POM),约占有机物总量的(9.3±1.2)%.其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化学非均相反应摄取系数的测定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06年 第3期25卷 266-272页
作者: 李宏军 朱彤 李雷 徐冰烨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摄取系数是表征大气非均相反应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也是大气颗粒物表面摄取气体能力的重要量化指标.本文综述了摄取系数的主要概念、主要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以NaC l与NO2非均相反应为例,讨论了用漫反射傅立叶转换红外原位反应器扩散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水纹识别的水体污染溯源案例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年 第8期36卷 2590-2595页
作者: 吕清 徐诗琴 顾俊强 王士峰 吴静 程澄 汤久凯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苏州215004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三维荧光光谱是近年新兴的高灵敏度有机污染检测技术。以此技术,清华大学研制出污染预警溯源仪,并在南方A市投入使用,用于水体荧光水质指纹监测和异常情况污染溯源。这一新型监测手段打破了传统水质监测技术无法提供污染源指向性信息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及在活性污泥中粘附率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8年 第10期29卷 2809-2814页
作者: 孙晓莹 施汉昌 全向春 呼丽娟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以4株不同菌株为对象,研究了培养基类型对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及初始细胞表面疏水性、接触时间等因素与细菌在活性污泥中粘附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培养基类型、培养时间以及菌株的自身特性均会对所培养菌种的表面疏水性产生影响;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厌氧条件下活性翠蓝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环境科学 2001年 第6期20卷 274-276页
作者: 付莉燕 文湘华 钱易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通过试验,考察厌氧条件下金属络合型活性染料活性翠蓝的生物降解过程,表明活性翠蓝的厌氧降解过程是厌氧菌对活性翠蓝与葡萄糖产生共代谢作用的结果。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厌氧条件下pH值、葡萄糖浓度、染料浓度对活性翠蓝降解率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均匀对流边界层的地转强迫流动和动量输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03年 第3期27卷 381-388页
作者: 蔡旭晖 陈家宜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地转强迫下的对流边界层流动和地表热力非均匀性影响。模拟重现了典型对流边界层的平均风廓线和动量通量垂直分布。地表热力非均匀性对区域平均风速和动量通量分布无明显影响 ,但边界层内的局地流动性状和湍流动量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对广州地区光化学污染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00年 第2期20卷 132-135页
作者: 彭立新 唐孝炎 白郁华 李金龙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北京100871
运用二维网格模式模拟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对广州地区光化学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的减少直接引起臭氧浓度的减少.当天然源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为零,臭氧平均浓度将减少51.0%;当人为源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为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光路FTIR研究HFC152a光化学反应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1996年 第3期16卷 258-263页
作者: 陈忠明 唐孝炎 王美蓉 邵可声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大气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模拟分室
用长光路FTIR技术研究氟里昂替代物HFC152a(CH_3CHF_2)在对流层中的光化学反应,氯原子作反应的引发剂,用相对速度方法测定了HFC152a与Cl原子反应速率常数为(2.3±0.5)×10(-1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轨迹模式模拟近地层臭氧日变化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1999年 第4期19卷 345-350页
作者: 胡泳涛 张远航 谢绍东 李金龙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1
提出在多条轨迹上应用轨迹模式,以实现对固定地区臭氧浓度日变化的模拟.应用该方法对北京燕山石化炼油厂地区的O3 浓度日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十分吻和.进一步模拟了当地的臭氧生成特征,并讨论了当地的气象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态光电催化器件ITO/TiO_2/ITO的构型和机制
收藏 引用
催化学报 2010年 第12期31卷 1496-1500页
作者: 赵凤伟 李静 尚静 汪青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北京10087l
采用浸渍-提拉法将TiO2薄膜负载在具有一定电极构型的氧化铟锡(ITO)基底上,制备了全固态TiO2平面型器件(ITO/TiO2/ITO).采用扫描电镜对器件的表面形貌和膜厚进行了表征.以紫外光下器件光电协同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