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4 篇 期刊文献
  • 8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0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3 篇 理学
    • 240 篇 大气科学
    • 35 篇 生态学
    • 20 篇 化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18 篇 工学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0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29 篇 农学
    • 2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主题

  • 25 篇 臭氧
  • 20 篇 pm2.5
  • 19 篇 细颗粒物
  • 17 篇 挥发性有机物
  • 16 篇 非均相反应
  • 14 篇 二次有机气溶胶
  • 14 篇 来源
  • 12 篇 源解析
  • 10 篇 大气污染
  • 10 篇 颗粒物
  • 9 篇 珠江三角洲
  • 9 篇 vocs
  • 9 篇 北京
  • 8 篇 多环芳烃
  • 8 篇 来源解析
  • 8 篇 甲醛
  • 8 篇 化学组成
  • 8 篇 新粒子生成
  • 7 篇 pm_(2.5)
  • 6 篇 排放特征

机构

  • 318 篇 北京大学
  • 40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37 篇 清华大学
  • 1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3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1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9 篇 暨南大学
  • 8 篇 中山大学
  • 7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7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6 篇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
  • 6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5 篇 同济大学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4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作者

  • 74 篇 胡敏
  • 65 篇 曾立民
  • 46 篇 张远航
  • 41 篇 郭松
  • 39 篇 朱彤
  • 30 篇 吴志军
  • 29 篇 王雪松
  • 29 篇 蔡旭晖
  • 29 篇 陆克定
  • 25 篇 邵敏
  • 25 篇 陆思华
  • 23 篇 宋宇
  • 20 篇 尚静
  • 18 篇 康凌
  • 17 篇 黄晓锋
  • 17 篇 何凌燕
  • 17 篇 闫才青
  • 15 篇 郑玫
  • 15 篇 吴宇声
  • 14 篇 陈仕意

语言

  • 400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01 条 记 录,以下是381-390 订阅
排序:
膜采样离线分析与在线测定大气细粒子中元素碳和有机碳的比较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8年 第12期29卷 3297-3303页
作者: 胡敏 邓志强 王轶 林鹏 曾立民 Yutaka Kondo ZHAO Yong-jing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东京大学先端科学技术研究所 东京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DavisUSA
针对普遍采用的膜采样离线分析与在线测定大气细粒子中元素碳和有机碳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2006年1月--2007年4月期间在北京大学校园内应用膜采样离线分析和在线分析分季节同时测定了PM2.5中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并将结果进行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AC在α-Al2O3表面非均相反应的T-FTIR研究
MAC在α-Al2O3表面非均相反应的T-FTIR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
作者: 赵佳宁 陈忠明 介崇禹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在矿物质颗粒物上非均相化学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反应机理很不清楚。作者利用透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FTIR)与常压流动管反应器相结合的技术,初步研究了大气中重要VOC组分甲基丙烯醛(MAC)在矿物质颗粒物重要成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AC在α-Al2O3表面非均相反应的T-FTIR研究
MAC在α-Al2O3表面非均相反应的T-FTIR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
作者: 赵佳宁 陈忠明 介崇禹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 100871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在矿物质颗粒物上非均相化学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反应机理很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透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FTIR)与常压流动管反应器相结合的技术,研究了大气中重要VOC组分甲基丙烯醛(MAC)在矿物质颗粒物重要成分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质燃烧对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研究
生物质燃烧对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会议
作者: 袁斌 刘莹 邵敏 陆思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生物质燃烧是大气中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对区域空气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2005年中国VOCs排放清单表明生物质燃烧的贡献达23.3%,但这一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实际的观测结果对生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可靠的量化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衍生化采样—热解析—GC/MS检测内醛酮化合物
应用衍生化采样—热解析—GC/MS检测室内醛酮化合物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
作者: 姚婷婷 何凌燕 于广河 黄晓峰 胡敏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深圳 518055 深港产学研基地 深圳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深圳 51805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 100871
本文应用五氟苯肼进行衍生化采样,通过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大气与内空气中常见的14种醛酮化合物进行检测。针对包括衍生化试剂的纯化、液态标准品的反应速度、气体的反应速度等在内的衍生化反应机理,以及采样方法、仪器参数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餐饮源排放细粒子理化特征及其对有机颗粒物的贡献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7年 第11期28卷 2620-2625页
作者: 温梦婷 胡敏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调研了北京餐饮业发展现状,通过在线监测、采样分析等手段研究北京4家不同烹调方式的餐馆所排放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形貌特征、化学组分,并初步估算餐饮源排放细粒子对北京细粒子中颗粒有机物的贡献.结果表明,餐馆的原料、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用燃煤含碳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测量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07年 第9期27卷 1409-1416页
作者: 刘源 张元勋 魏永杰 窦晗 顾达萨 曾立民 邵敏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通过烟尘罩稀释通道系统采样,实验室模拟民用燃煤的燃烧方式,获取了不同成熟度的散煤、蜂窝煤的PM2.5、EC和OC的排放因子.民用燃煤的排放与煤炭成熟度有很大相关,不同煤种排放因子差距很大.在6种实验煤炭中,烟煤散烧的排放因子较大,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好氧MBR污泥与厌氧MBR污泥过滤性能的比较
收藏 引用
科学与技术 2007年 第1期27卷 27-31页
作者: 申欢 崔喜勤 金奇庭 胡洪营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安710055
首先将好氧MBR污泥和厌氧MBR污泥分离成悬浮固体、胶体+溶解性物质和溶解性物质3种组分,然后通过测定污泥及各组分的比阻和压缩系数对两种MBR污泥的过滤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好氧MBR污泥的比阻明显大于厌氧MBR污泥的比阻,它们比阻的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O2与单颗粒CaCO3非均相反应的拉曼光谱研究
NO2与单颗粒CaCO3非均相反应的拉曼光谱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
作者: 赵德峰 朱彤 陈琦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估计目前每年有1000-3000 Tg 的矿物气溶胶进入大气,CaCO(方解石)是大气矿物颗粒物其中的重要成分。大气矿物颗粒不仅对阳光有吸收和散射而影响地球能量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而且是 SO、NO 等污染气体发生非均相反应的重要场所。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的显微拉曼研究
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的显微拉曼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
作者: 刘颖君 朱彤 赵德峰 张泽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吸湿性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性质,能够影响其光散射效率,CCN 活性和大气寿命。颗粒物的吸湿性主要由它的化学组成所决定,但目前用于颗粒物吸湿性测量的技术大都无法同时测定颗粒物的化学组分。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