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3 篇 期刊文献
  • 9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2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7 篇 理学
    • 245 篇 大气科学
    • 40 篇 生态学
    • 23 篇 化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物理学
  • 130 篇 工学
    • 6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7 篇 农业工程
    • 9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34 篇 农学
    • 3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主题

  • 26 篇 臭氧
  • 21 篇 pm2.5
  • 18 篇 非均相反应
  • 17 篇 挥发性有机物
  • 17 篇 细颗粒物
  • 13 篇 二次有机气溶胶
  • 13 篇 来源
  • 12 篇 源解析
  • 11 篇 颗粒物
  • 9 篇 大气污染
  • 9 篇 珠江三角洲
  • 9 篇 vocs
  • 9 篇 北京
  • 8 篇 来源解析
  • 8 篇 排放因子
  • 8 篇 甲醛
  • 8 篇 新粒子生成
  • 7 篇 多环芳烃
  • 7 篇 排放清单
  • 7 篇 pm_(2.5)

机构

  • 331 篇 北京大学
  • 52 篇 清华大学
  • 40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6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3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1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 篇 暨南大学
  • 8 篇 中山大学
  • 7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7 篇 河北科技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7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6 篇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
  • 5 篇 同济大学
  • 5 篇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
  • 5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4 篇 苏州科技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 篇 天津大学

作者

  • 73 篇 胡敏
  • 63 篇 曾立民
  • 45 篇 张远航
  • 40 篇 郭松
  • 39 篇 朱彤
  • 29 篇 zeng limin
  • 29 篇 王雪松
  • 29 篇 蔡旭晖
  • 29 篇 吴志军
  • 29 篇 hu min
  • 28 篇 陆克定
  • 27 篇 邵敏
  • 27 篇 陆思华
  • 22 篇 宋宇
  • 21 篇 尚静
  • 19 篇 guo song
  • 18 篇 黄晓锋
  • 18 篇 何凌燕
  • 17 篇 闫才青
  • 17 篇 shao min

语言

  • 42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
423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大气颗粒物中棕色碳的化学组成、来源和生成机制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 2020年 第5期32卷 627-641页
作者: 王玉珏 胡敏 李晓 徐楠 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区域污染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100871
大气颗粒物中棕色碳(BrC)在近紫外波段具有强吸光性,并因其显著的气候效应被广泛关注。BrC组成、来源、演变和光学性质的不确定性是造成气候模型估算气溶胶辐射强迫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物中BrC的化学组成、来源和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高效吸附与可见光光催化去除六价铬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2年 第4期67卷 447-458页
作者: 盛梦霜 余梅 尚静 朱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先进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100080
三维气凝胶材料由于具有大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光学、电学等性能,近年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为前驱体,结合交联法与超临界CO_(2)萃取法制备了三维多孔和易于回收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graphene oxide ae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机动车源对细颗粒物的贡献估算方法综述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7年 第12期62卷 1256-1273页
作者: 闫才青 郑玫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100871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源成为导致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源类之一.机动车源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浓度贡献,以及如何准确评估机动车源贡献是目前亟需解答的问题.本研究在调研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机动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大气中甲醛来源分析的示踪技术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第2期44卷 317-322页
作者: 顾达萨 邵敏 陆思华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518055
甲醛是城市大气中浓度水平最高的含氧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在城市地区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一次来源及大气光化学反应二次来源。然而,目前识别甲醛一次和二次来源的研究开展得较少。基于大气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示踪物的统计分析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粟酒裂殖酵母菌对环境压力响应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1年 第8期30卷 1845-1850页
作者: 文航 黄艺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粟酒裂殖酵母菌(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被广泛运用于细胞周期控制、染色体分离、基因沉默、线粒体来源论和减数分裂的研究。由于粟酒裂殖酵母与人类进化的亲缘关系较近,因此近年来其被运用于对非自然环境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气溶胶液态水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0年 第28期65卷 3118-3133页
作者: 肖瑶 吴志军 郭松 何凌燕 黄晓锋 胡敏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深圳518055
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是PM2.5的主要组分,具有重要的环境和气候效应.在其主要生成途径中,气溶胶液态水中的液相生成是当前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aqueous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aqSOA)前体物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老化过程对大气黑碳颗粒物性质及其气候效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0年 第36期65卷 4235-4250页
作者: 谭天怡 郭松 吴志军 何凌燕 黄晓锋 胡敏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深圳518055
黑碳颗粒物是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重要温物种,但对其气候效应的认知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老化过程对黑碳颗粒物性质的改变,是造成这种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针对黑碳老化这一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实验室和外场研究的进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流层大气过氧自由基实地测量的技术进展及其在化学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 2014年 第4期26卷 682-694页
作者: 李晓倩 陆克定 魏永杰 唐孝炎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大气过氧自由基化学是对流层大气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大气氧化性、光化学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等核心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地测量,准确掌握大气过氧自由基的浓度水平、进行相关化学行为分析以及实测结果模拟分析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ODIS反演数据的河套地区荒漠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 第6期51卷 1102-1110页
作者: 毛志春 宋宇 李蒙蒙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 68028部队
基于2001—2013年MODIS遥感反演数据,通过对土地覆盖类型、叶面积指数(LA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4个方面的分析,研究河套地区的荒漠化情况及其季节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001--2013年,河套地区整体植被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0年中国大气氮沉降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4年 第5期34卷 1089-1097页
作者: 郑丹楠 王雪松 谢绍东 段雷 陈东升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100084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北京100124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对我国2010年的氮沉降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氮沉降总量约为7.6?103Gg,化学组成上以NHx-N(包括NH3、NH4+中的氮)沉降为主,平均占到2/3以上.夏季氮沉降量最高,冬季最低.干沉降为氮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