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0 篇 期刊文献
  • 8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0 篇 理学
    • 239 篇 大气科学
    • 33 篇 生态学
    • 20 篇 化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14 篇 工学
    • 5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8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27 篇 农学
    • 2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主题

  • 26 篇 臭氧
  • 20 篇 pm2.5
  • 18 篇 细颗粒物
  • 17 篇 挥发性有机物
  • 17 篇 非均相反应
  • 13 篇 二次有机气溶胶
  • 13 篇 来源
  • 12 篇 源解析
  • 10 篇 颗粒物
  • 9 篇 大气污染
  • 9 篇 珠江三角洲
  • 9 篇 vocs
  • 9 篇 北京
  • 8 篇 来源解析
  • 8 篇 甲醛
  • 8 篇 新粒子生成
  • 7 篇 pm_(2.5)
  • 7 篇 化学组成
  • 6 篇 排放特征
  • 6 篇 多环芳烃

机构

  • 316 篇 北京大学
  • 40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37 篇 清华大学
  • 1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3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1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 篇 暨南大学
  • 8 篇 中山大学
  • 7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7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6 篇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
  • 6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5 篇 同济大学
  • 5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4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作者

  • 74 篇 胡敏
  • 65 篇 曾立民
  • 47 篇 张远航
  • 41 篇 郭松
  • 39 篇 朱彤
  • 30 篇 吴志军
  • 30 篇 陆克定
  • 29 篇 zeng limin
  • 29 篇 王雪松
  • 29 篇 蔡旭晖
  • 29 篇 hu min
  • 25 篇 邵敏
  • 25 篇 陆思华
  • 22 篇 宋宇
  • 20 篇 尚静
  • 19 篇 guo song
  • 17 篇 黄晓锋
  • 17 篇 何凌燕
  • 17 篇 闫才青
  • 17 篇 康凌

语言

  • 39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397 条 记 录,以下是151-160 订阅
排序:
鸣沙沙粒振动频率自锁机制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 第4期51卷 601-605页
作者: 林官明 赵小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100084
研究在30°安息角的沙坡面上,单一粒径球形沙粒的运动状态。假设沙粒无滑动且碰撞时角动量守恒,则扰动沙粒经过不超过5次的滚动、抛射、再滚动后,即进入与初条件无关的周期性运动,其频率为0.39g/D(1/2),与鸣沙流的梯度相近,临界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大气中VOCs垂直分布的航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09年 第7期29卷 679-684页
作者: 王思源 邵敏 王玮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2
2007年8月在北京市地表水平及地表以上900~3100m采集全空气样品,并用气相色谱(GC-FID)-质谱(MS)对样品中的50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北京市大气VOCs的垂直分布特征,并识别了当地排放与周边地区的输送作用对大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PM_(10)自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2年 第2期33卷 525-531页
作者: 齐玲 赵越 谢绍东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100044
北京市26个PM10监测站点2007-07-01~2008-06-30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应用正矩阵因子分析法将这些监测站点划分区域,使得每个区域具有独特的季节变化特征,并依据各类区域的去除偏差识别冗余信息站点,优化监测网络.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秋冬季环流型下的细颗粒物传输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1年 第2期41卷 548-557页
作者: 林廷坤 屈坤 严宇 王雪松 赵宁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080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北京市2013~2018年秋冬季(即当年11、12月和次年1、2月份)细颗粒物(PM_(2.5))进行模拟,计算北京周边4个截面的PM_(2.5)传输通量,结合流场、浓度的分析,总结11种大气环流型下北京市的PM_(2.5)传输特征.污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正矩阵因子分解法评价北京市PM10和SO2监测网络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0年 第3期31卷 560-565页
作者: 郜涛 谢绍东 薄宇 赵越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100044
为辨识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相同的区域,筛选监测网络中表征冗余信息的监测点,使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分别对北京市PM10和SO2监测网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获得北京市PM10和SO2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M10浓度春季最高,夏季较低;SO2浓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采用活性污泥富集与回收废水中碳源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1年 第4期32卷 1042-1047页
作者: 刘宏波 文湘华 赵芳 梅益军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215011
以活性污泥为吸附剂,研究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强化富集与有效回收的方法与参数.在连续运行模式下,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富集效果,COD平均吸附率达到63%,且约50%的溶解性碳源分布在细胞外部,在温和条件下就能被解吸;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家具涂料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致癌风险估算
收藏 引用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5年 第9期37卷 71-75,91页
作者: 马荣真 莫梓伟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采用顶空实验装置采集家具涂料挥发蒸汽,通过不锈钢采样罐-气相色谱(GC)/质谱(MS)分析系统测量了溶剂型和水型涂料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溶剂型涂料排放的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7.6mg/m3,远高于水型涂料的2.6m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螺旋管-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线检测甲醛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年 第5期33卷 109-112页
作者: 马亿园 王会祥 王少丽 刘斌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研究建立了一种大气环境中气态甲醛在线采样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螺旋管液相吸收和高效液相色谱衍生法,实现了对大气气态甲醛的在线分析。大气中的气态甲醛经过在螺旋管内经液相吸收后,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吸收液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膜采样离线分析与在线测定大气细粒子中元素碳和有机碳的比较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8年 第12期29卷 3297-3303页
作者: 胡敏 邓志强 王轶 林鹏 曾立民 Yutaka Kondo ZHAO Yong-jing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东京大学先端科学技术研究所 东京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DavisUSA
针对普遍采用的膜采样离线分析与在线测定大气细粒子中元素碳和有机碳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2006年1月--2007年4月期间在北京大学校园内应用膜采样离线分析和在线分析分季节同时测定了PM2.5中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并将结果进行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初探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1年 第12期32卷 3522-3530页
作者: 王琴 邵敏 魏强 陈文泰 陆思华 赵越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100048
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HPLC方法,于2010年6月24日、7月22日、8月24日、9月14日(夏季)和2011年1月13日(冬季),在北京及周边地区38个采样点组织5次同步观测,测定了大气中23种羰基化合物的浓度水平.观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各类站点夏季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