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0 篇 期刊文献
  • 8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0 篇 理学
    • 239 篇 大气科学
    • 33 篇 生态学
    • 20 篇 化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14 篇 工学
    • 5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8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27 篇 农学
    • 2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主题

  • 26 篇 臭氧
  • 20 篇 pm2.5
  • 18 篇 细颗粒物
  • 17 篇 挥发性有机物
  • 17 篇 非均相反应
  • 13 篇 二次有机气溶胶
  • 13 篇 来源
  • 12 篇 源解析
  • 10 篇 颗粒物
  • 9 篇 大气污染
  • 9 篇 珠江三角洲
  • 9 篇 vocs
  • 9 篇 北京
  • 8 篇 来源解析
  • 8 篇 甲醛
  • 8 篇 新粒子生成
  • 7 篇 pm_(2.5)
  • 7 篇 化学组成
  • 6 篇 排放特征
  • 6 篇 多环芳烃

机构

  • 316 篇 北京大学
  • 40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37 篇 清华大学
  • 1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3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1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 篇 暨南大学
  • 8 篇 中山大学
  • 7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7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6 篇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
  • 6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5 篇 同济大学
  • 5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4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作者

  • 74 篇 胡敏
  • 65 篇 曾立民
  • 47 篇 张远航
  • 41 篇 郭松
  • 39 篇 朱彤
  • 30 篇 吴志军
  • 30 篇 陆克定
  • 29 篇 zeng limin
  • 29 篇 王雪松
  • 29 篇 蔡旭晖
  • 29 篇 hu min
  • 25 篇 邵敏
  • 25 篇 陆思华
  • 22 篇 宋宇
  • 20 篇 尚静
  • 19 篇 guo song
  • 17 篇 黄晓锋
  • 17 篇 何凌燕
  • 17 篇 闫才青
  • 17 篇 康凌

语言

  • 39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397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泰安市夏季大气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5期60卷 927-934页
作者: 田莎莎 宋梦迪 祖可欣 宋锴 董华斌 曾立民 陆克定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于2019年5月10日—6月10日对泰安市大气PM_(2.5)中的碳组分、水溶性离子进行在线监测,分析PM_(2.5)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讨论泰安市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泰安市夏季PM_(2.5)的质量浓度为37.7μg/m^(3),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次有机气溶胶相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7年 第5期37卷 1637-1645页
作者: 刘玥晨 吴志军 胡敏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总结了国内外对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相态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不同条件下SOA可能是固态、不定形态、液态.固态和不定形态SOA的体相扩散系数远低于液态SOA,从而阻碍SOA的物质传输和化学转化等物理化学过程.目前,SOA相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典型溶剂使用企业VOCs排放成分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5年 第2期35卷 374-380页
作者: 莫梓伟 陆思华 李悦 邵敏 屈航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通过罐采样-GC-MS/FID采集及分析系统,测定了北京市工业区内典型溶剂使用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成分.结果表明:在汽车喷涂企业中,芳香烃(22%~55%)和烷烃(13%~44%)是重要的VOCs排放组分,印刷企业排放的主要组分为烷烃(4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成都市夏季臭氧污染的环流分型与来源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3期58卷 565-574页
作者: 史文彬 屈坤 严宇 邱培培 王雪松 董华斌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为探究大尺度环流对成都市O_(3)污染的影响,基于四川盆地700 hPa位势高度场,采用T-PCA方法,将2015—2019年夏季(6—8月)各日的大气环流归纳为5类环流型,并对不同环流型下的成都市O_(3)污染特征与污染来源进行分析。5类环流型中,东北高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2009~2010年冬、春季PM_(2.5)污染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6年 第9期36卷 2578-2584页
作者: 顾芳婷 胡敏 王渝 李梦仁 郭庆丰 吴志军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针对北京地区冬季和春季PM_(2.5)污染特征进行研究.于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城市点采集24h大气颗粒物样品,进行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分析.冬季和春季颗粒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4.97±68.98)μg/m^3和(65.25±45.76)μg/m^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某小学内外VOC浓度及有毒害物种识别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8年 第12期29卷 3326-3330页
作者: 黄山 邵敏 陆思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采用美国EPA推荐的TO14/15方法定量分析了北京市某小学内外夏季观测的空气样品,得到8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水平及组成特征,对其中可能危害儿童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内总VOCs浓度高于外,烷烃是含量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壁面猝发湍流对颗粒物起尘机理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08年 第7期28卷 599-602页
作者: 林官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应用象限分析对在环境风洞中模拟的平坦近壁面湍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近壁面湍流的间歇性结构与猝发现象,观察了颗粒物起动的过程,探讨了猝发湍流对颗粒物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比平均雷诺切应力高1个量级的瞬时雷诺切应力,时间分担率小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三氟乙酸浓度测定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3年 第8期41卷 1140-1146页
作者: 胡瑕 吴婧 翟紫含 张博雅 张剑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建立了我国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TFA)的采集和分析方法。采用环形扩散管-滤膜联用装置分离气相和颗粒相,利用环形扩散管的碱性涂层吸附气相TFA,石英滤膜吸附颗粒相物质。对气相和颗粒相样品分别处理,以2,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蚊香和佛香燃烧过程中苯系物的排放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1年 第12期31卷 1958-1964页
作者: 刘晓途 汪冰冰 骆娜 闫美霖 白郁华 刘兆荣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利用小型烟雾箱对6种市售蚊香和5种佛香燃烧过程进行采样研究,定量分析释放的5种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利用单质量平衡模型分别计算排放系数.结果表明,蚊香和佛香的不同品牌之间苯系物的排放系数相差较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不确定性与趋势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5年 第8期36卷 3106-3118页
作者: 郝薛文 李力 王杰 曹燕 刘建国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国际学术界关于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术语、范畴和应用物质的界定与变迁,以PFASs的环境危害性评估和暴露评估为重心,综述评析当前关于PFASs环境风险评估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