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 篇 理学
    • 3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7 篇 工学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4 篇 二次有机气溶胶
  • 4 篇 臭氧
  • 3 篇 大气污染
  • 3 篇 挥发性有机物
  • 3 篇 臭氧生成潜势
  • 2 篇 基于观测的模型(o...
  • 2 篇 大气污染扩散
  • 2 篇 北京地区
  • 2 篇 氨气
  • 2 篇 二氧化氮
  • 2 篇 气候变化
  • 2 篇 烟雾箱
  • 2 篇 仪器研发
  • 2 篇 源解析
  • 2 篇 影响因素
  • 2 篇 活性缺失
  • 2 篇 随机游走模拟
  • 2 篇 芳香烃
  • 2 篇 vocs
  • 2 篇 东亚地区

机构

  • 32 篇 北京大学
  • 9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3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3 篇 中科院大气边界层...
  • 2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 篇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
  • 2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2 篇 中国科学院区域大...
  • 2 篇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
  • 2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
  • 1 篇 江苏省苏州环境监...
  • 1 篇 中国科学院环境光...
  • 1 篇 北京大学环境模拟...
  • 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 篇 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10 篇 郭松
  • 10 篇 曾立民
  • 9 篇 蔡旭晖
  • 6 篇 张远航
  • 5 篇 陈仕意
  • 5 篇 唐荣志
  • 5 篇 俞颖
  • 4 篇 陈家宜
  • 4 篇 刘辉志
  • 4 篇 宋锴
  • 4 篇 郭昱
  • 3 篇 胡建林
  • 3 篇 胡敏
  • 3 篇 王辉
  • 3 篇 陆思华
  • 3 篇 李歆
  • 3 篇 吴志军
  • 3 篇 陆克定
  • 2 篇 黄晓锋
  • 2 篇 万子超

语言

  • 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大气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我国臭氧污染研究热点与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4年 第12期44卷 6513-6521页
作者: 谢晓栋 胡建林 张远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为了探究过去20a来我国臭氧污染研究的发展与演变特征,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系统分析了2005~2022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我国臭氧污染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18年之后增长迅速.研究热点主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州市初夏臭氧污染成因及年际变化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4年 第3期45卷 1392-1401页
作者: 吴也正 张鑫 顾钧 缪青 魏恒 熊宇 杨倩 吴斌 沈文渊 马强 苏州市环境监测站 苏州215000 江苏省环境保护空气复合污染物监测重点实验室 苏州215000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北京10004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江苏省苏州环境监测中心 苏州215000
以2017~2021年的5~6月苏州市城区站点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臭氧(O_(3))、氮氧化物(NO_(x))、总氧化剂(O_(x))、一氧化碳(C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利用基于观测的模型(OBM)研究了O_(3)污染成因及其年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市南部地区O_(3)污染特征、生成敏感性及传输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3年 第8期44卷 4231-4240页
作者: 郑新梅 胡崑 王鸣 谢放尖 王艳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南京210018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近年来长江三角洲(YRD)地区大气臭氧(O_(3))污染问题突出.于2020年7~9月和2021年4~5月在南京市南部地区溧水站点开展了大气O_(3)、氮氧化物(NO_(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的在线观测.在此基础上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强O_(3)和PM_(2.5)协同控制,持续改善我国环境空气质量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2年 第18期67卷 1975-1977页
作者: 胡建林 张远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我国自2013年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六项常规污染物中,二氧化硫(SO_(2))、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_(2))浓度均显著下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境空气气相过氧化氢在线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4年 第12期44卷 338-349页
作者: 朱姝 曾凌寒 杜玥萱 李世超 吴娟 曾立民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211106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02206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本研究基于酶促荧光法设计了一套环境空气气相过氧化氢(H_(2)O_(2))在线分析仪,优化了各项仪器参数,实现了对大气H_(2)O_(2)浓度的在线可靠测定,并可长期稳定运行.仪器检出限为40×10^(-12)(V/V,下同),噪声低于满量程的1%,延迟时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中东部地区城乡(郊)地面O_(3)和VOCs的联合在线观测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 第10期36卷 1857-1869页
作者: 王婉 高健 李红 张玉洁 车飞 朱玉姣 薛丽坤 刘玥晨 吴志军 牟玉静 徐小娟 董薇 段玉森 周春艳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山东青岛26623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北京100191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长三角区域上海淀山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200235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北京100094
针对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新形势下的环境问题,2021年6−9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同步开展了4组(北京市、保定市、廊坊市和上海市)城乡(郊)臭氧(O_(3))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在线观测与比对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我国O_(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协同的区域空气质量精细化调控战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6期24卷 164-172页
作者: 吴志军 王志立 张强 陆克定 李歆 胡建林 郭松 邢佳 同丹 王德英 胡京南 雷宇 王书肖 龚山陵 胡敏 张小曳 贺克斌 张远航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北京100084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4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2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北京100012
开展气候协同的区域空气质量精细化调控研究,对推进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构建未来气候背景下多污染物协同减排路径、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区域大气污染演变规律、多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污染防治策略与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平原霾污染天气大气边界层空间结构综合观测——COATS实验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3年 第5期53卷 928-947页
作者: 李倩惠 张宏昇 张小曳 蔡旭晖 靳茜芃 张璐 宋宇 康凌 胡非 朱彤 天津市气象服务中心 天津市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华北平原霾污染问题严重,霾污染的演变与大气边界层密切相关,但华北平原边界层理化过程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尚且不足,仍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为此,2016~2020年,北京大学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平原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实验室模拟研究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及老化机制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 2020年 第6期78卷 516-527页
作者: 王辉 俞颖 唐荣志 郭松 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由于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对气候变化、区域污染和人体健康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实验室的方法可以在稳定可控的条件下探讨SOA的生成机制,其中环境烟雾箱和气溶胶生成潜势反应器是最常用的两种模拟工具.本文综述了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对泰州大气NH 3浓度观测与分析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年 第2期41卷 360-367页
作者: 张国贤 胡仁志 谢品华 王凤阳 王怡慧 童金钊 陈仕意 李姝乐 邱婉怡 刘文清 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岛分院 安徽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 福建厦门361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氨(NH 3)是大气中活性氮最主要的还原形式,是形成二次无机铵盐的重要气态前体物。在中国极度污染的条件下,这些铵盐可占PM 2.5质量的40%~60%。NH 3污染不仅影响全球的光辐射强度,而且会加剧大气光化学污染。目前,城市地区氨气来源仍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