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5 篇 理学
    • 47 篇 生态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生物学
    • 1 篇 地质学
  • 52 篇 农学
    • 4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畜牧学
    • 5 篇 林学
    • 5 篇 草学
    • 4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18 篇 工学
    • 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公安技术
  • 9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10 篇 物种多样性
  • 7 篇 氮沉降
  • 7 篇 碳排放
  • 5 篇 全球变化
  • 4 篇 碳汇
  • 4 篇 碳中和
  • 4 篇 气候变化
  • 4 篇 植物群落
  • 4 篇 温度
  • 4 篇 植物功能性状
  • 3 篇 城市化
  • 3 篇 物种组成
  • 3 篇 中国
  • 3 篇 干旱河谷
  • 3 篇 磷沉降
  • 3 篇 生物多样性
  • 3 篇 群落构建
  • 3 篇 季节动态
  • 3 篇 激发效应
  • 3 篇 群落结构

机构

  • 94 篇 北京大学
  • 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7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7 篇 云南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5 篇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5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5 篇 西北大学
  • 5 篇 山西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
  • 4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4 篇 潍坊学院
  • 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4 篇 南开大学
  • 4 篇 内蒙古大学

作者

  • 28 篇 方精云
  • 20 篇 王志恒
  • 18 篇 朱彪
  • 17 篇 zhu biao
  • 15 篇 唐志尧
  • 14 篇 朱江玲
  • 11 篇 沈泽昊
  • 10 篇 王少鹏
  • 9 篇 吉成均
  • 7 篇 zhu jiangling
  • 7 篇 wang zhi-heng
  • 7 篇 ji cheng-jun
  • 7 篇 fang jing-yun
  • 7 篇 fang jingyun
  • 6 篇 zhiheng wang
  • 6 篇 gao xian-ming
  • 6 篇 岳超
  • 6 篇 高贤明
  • 6 篇 冯继广
  • 6 篇 zehao shen

语言

  • 10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灌丛叶片氮磷比1 km分辨率数据集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 第1期10卷 225-235页
作者: 邓滢 徐文婷 熊高明 李家湘 王杨 赵常明 刘庆 唐志尧 谢宗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学院长沙410004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叶片氮磷比是反映植物养分限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尺度的叶片氮磷比数据在评估区域生态系统养分利用、氮磷沉降作用下的碳汇潜力具有重要作用。而灌丛生态系统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不确定性较大,研究灌丛植被叶片氮磷比兼具科学研究和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凋落物和根系去除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整合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3期59卷 532-538页
作者: 周岱瑒 冯继广 朱彪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基于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凋落物去除和根系去除实验,获取61对土壤N_(2)O排放数据,通过整合分析方法,定量地评估去除凋落物和根系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与调控因素。结果表明,去除凋落物处理后,土壤N_(2)O排放显著降低(-16.5%);去除根系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磷添加对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4期58卷 730-738页
作者: 李瑞 冯继广 朱彪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选取黑龙江五营温带森林和福建武夷山亚热带森林两个站点,通过120天内培养实验,探讨氮磷(NH_(4)NO_(3)和NaH_(2)PO_(4))添加对两种森林表层土壤(0~20 cm)碳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通过降低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及其碳氮比来降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添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3期58卷 517-525页
作者: 苏梓锐 曾发旭 郑成洋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以福建省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米槠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氮添加实验。采用4个氮添加梯度(CK,N50,N100和N150,分别表示氮添加0,50,100和150 kg/(hm2·a))模拟自然氮沉降变化,探究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4期60卷 758-766页
作者: 秦文宽 李晓杰 王旭东 朱彪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特性及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响应机制这一土壤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首先阐述土壤DOC的特性,并总结其采集和测定方法。土壤DOC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碳的溶解、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物与残体转化等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拟氮沉降对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 第9期43卷 783-792页
作者: 邹安龙 李修平 倪晓凤 吉成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传统的元素限制模型认为氮是温带森林生长的限制元素,不过该结论更多是从地上生物量以及群落水平进行阐述,忽视了不同物种以及不同径级树木对外源氮的响应差异。辽东栎(Quercuswutaishanica)林是华北地区常见的森林类型,该研究北京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地物种海拔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2年 第5期30卷 120-134页
作者: 祖奎玲 王志恒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过去1个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显著并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最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山地因其具有较高的生境异质性、气候多样性和较低的人类活动干扰,已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0年氮磷添加对海南尖峰岭热带雨林优势植物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 第6期48卷 690-700页
作者: 俞庆水 倪晓凤 吉成均 朱江玲 唐志尧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包括淀粉和可溶性糖,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热带雨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缓解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大气氮磷沉降的热点区域。目前,热带雨林原始林和次生林优势植物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叶片形态的生态功能、地理分布与成因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21年 第10期45卷 1154-1172页
作者: 李耀琪 王志恒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叶片是植物与环境进行水气交换的重要场所,形态多变。叶片形态可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反映植物的资源获取策略。该文以叶片大小、叶形、叶缘特征(有无叶齿)和叶型(单、复叶)等形态性状为例,总结了当前叶片形态的研究进展,分析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理论进展与展望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0年 第11期28卷 1391-1404页
作者: 王少鹏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食物网刻画了物种间通过捕食而形成的复杂网络关系。阐明食物网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既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响应的重要依据。早期关于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往往是分离的,或是基于食物链等的简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