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472 篇 期刊文献
  • 262 篇 会议
  • 2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6,7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98 篇 法学
    • 2,217 篇 社会学
    • 434 篇 政治学
    • 306 篇 民族学
    • 22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66 篇 法学
    • 52 篇 公安学
  • 3,093 篇 管理学
    • 2,593 篇 公共管理
    • 248 篇 工商管理
    • 18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7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701 篇 教育学
    • 504 篇 教育学
    • 17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1 篇 体育学
  • 618 篇 经济学
    • 430 篇 应用经济学
    • 282 篇 理论经济学
  • 341 篇 工学
    • 193 篇 城乡规划学
    • 2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5 篇 农业工程
    • 25 篇 公安技术
    • 21 篇 软件工程
  • 316 篇 文学
    • 235 篇 新闻传播学
    • 7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57 篇 哲学
    • 256 篇 哲学
  • 234 篇 历史学
    • 178 篇 中国史
    • 63 篇 世界史
    • 40 篇 考古学
  • 231 篇 医学
    • 13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7 篇 临床医学
  • 60 篇 理学
    • 16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54 篇 艺术学
  • 21 篇 农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216 篇 中国
  • 136 篇 社会学
  • 104 篇 社会工作
  • 66 篇 社会变迁
  • 63 篇 现代性
  • 61 篇 老年人
  • 56 篇 社会治理
  • 52 篇 农村
  • 52 篇 社会资本
  • 50 篇 民族志
  • 46 篇 流动人口
  • 45 篇 社会建设
  • 43 篇 费孝通
  • 43 篇 社会政策
  • 41 篇 社会
  • 39 篇 城市化
  • 38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38 篇 影响因素
  • 36 篇 中国社会
  • 36 篇 人类学

机构

  • 5,266 篇 北京大学
  • 68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434 篇 清华大学
  • 14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40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18 篇 中央财经大学
  • 96 篇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
  • 93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88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75 篇 南京大学
  • 67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6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57 篇 中山大学
  • 53 篇 浙江大学
  • 46 篇 南开大学
  • 44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40 篇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
  • 38 篇 上海大学
  • 34 篇 复旦大学
  • 3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370 篇 王思斌
  • 332 篇 陆杰华
  • 164 篇 马戎
  • 148 篇 王铭铭
  • 146 篇 李建新
  • 113 篇 夏学銮
  • 104 篇 高丙中
  • 103 篇 谢立中
  • 98 篇 佟新
  • 90 篇 lu jiehua
  • 85 篇 周飞舟
  • 76 篇 邱泽奇
  • 76 篇 张静
  • 75 篇 钱民辉
  • 67 篇 杨善华
  • 61 篇 lu jie-hua
  • 59 篇 刘爱玉
  • 55 篇 熊跃根
  • 55 篇 郑也夫
  • 55 篇 刘能

语言

  • 6,73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67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边疆调查与文化分类:魁阁时期的功能论反思及超越——以田汝康和许烺光的早期研究为例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 2025年 第1期 104-117页
作者: 王燕彬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马林诺夫斯基功能论是魁阁学者的重要思想资源,尤其是他关于精神文化的分类。在边疆民族调查过程中,田汝康和许烺光等学者认识到,马氏的精神文化分类建立于个体心理的基础上,因而内含西方中心主义的想象和秩序。他们分别扬弃和改造了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风土记反思民族志
收藏 引用
开放时代 2025年 第2期 59-75,M0005页
作者: 张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继权力批判和表征危机之后,近年来人类学对民族志展开了新一轮反思,指出民族志是在由万物构成的不同世界中穿梭、转译和对话的过程,从而消解启蒙认识论之下人与非人、文化与自然等的分裂,进而拓展“社会”概念的内涵。本文回到中国的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方人类学“人观”研究述评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 2025年 第1期 143-150页
作者: 央金拉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人观”(personhood)作为人类学研究的经典主题,受到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围绕独立个体与可分之人这对概念展开的考察与分析,经历了长期、深入的讨论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梳理这些研究的学理脉络,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公”、进化论与社会主义:孙中山塑造革命学说过程的再审视
收藏 引用
社会 2025年 第1期45卷 116-142页
作者: 赵逸洲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以往对孙中山思想的研究往往会注意到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公”的概念、进化论以及社会主义学说所扮演的角色,但对这些观念如何联系起来并共同成为其思想底色的过程的讨论较少。本文认为,对进化论的利用与批判是孙中山接触社会主义学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个体宗教——基于宗教社会学的视角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文化 2025年 第2期 27-33页
作者: 陈朗 黄星尧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对宗教社会学而言,个体宗教是与制度性宗教相对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当下全球宗教变迁的重要话题。根据历史与视角的差异,本文梳理了个体宗教研究的三条线索。首先,齐美尔奠定了“宗教性-宗教”的二分法,将宗教性视为一种先验禀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明在走廊
收藏 引用
开放时代 2025年 第1期 58-65页
作者: 渠敬东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走廊是一种文明复合体,走廊研究是一个综合性和全局性的学术领域,关涉文明议题。文明所提供的,是一种普遍化的世界图景,是一种存在或认识论上的宇宙观,将人世、历史、自然乃至神圣存在皆纳入总体构想之中。同时,文明也必须具有融合多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新发现“自然”:抗战前燕京学派社区研究传统的三重转换
收藏 引用
社会 2025年 第1期45卷 172-202页
作者: 刘圆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作为学科史研究对象的燕京学派,对其的讨论还远没有结束。本文沿着燕京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轨迹,呈现抗战前社区研究传统的三重转换。早期燕大的社会学研究笼罩于“宗教与社会合一”的视角下,致力于社会再造。自许仕廉开始,衡量社会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等级与君主制的起源:孟德斯鸠的封建法问题
收藏 引用
社会 2025年 第2期45卷 176-204页
作者: 许方毅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的重要努力,是从历史的角度追溯现代君主制的起源,考察等级制与中介权力的形成,并最终理解君主制的统治方式。他聚焦于封建制建立这一“政体腐化”的过程,以及现代君主制如何在此基础上构成为“政体革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熟人关系、道德评价与市场价格竞争 以河南省西村的民宿经营为例
收藏 引用
社会 2025年 第1期45卷 89-115页
作者: 罗聪聪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借助河南省西村民宿定价的案例,本文探究了熟人社会何以遏制市场低价竞争。研究发现,熟人关系中的道德评价机制对价格竞争秩序的形成发挥了调节作用。道德评价机制通过公共化和道德化的环节,以议论、传话、减少互动和不予配合等方式,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县域亲代抚育的恢复——中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抚育方式的转变机制
收藏 引用
青年研究 2025年 第2期 39-58+194页
作者: 欧阳杜菲 刘能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近年来,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大量新生代农民工回流至家乡所在的县域,这些农民工家庭的抚育方式从隔代抚育恢复至亲代抚育。本文通过对中部T县的案例研究发现,教育城镇化、产业向中西部县域转移和抚育观念的代际革命是抚育方式转变的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